劉好仃把筆放進筆筒的那一刻,it同事還在門口站著,話沒說完,臉上的緊張也沒散。他低頭看了眼手機,又抬起來:“還有兩家公司,說可以遠程先做個方案演示,不用等下周二。”
“那就都安排上。”劉好仃沒多想,“明天下午,一間一間來,會議室騰出來,電腦接好投影,咱們一個不落都看一遍。”
小張從座位上探出身:“要不先篩一篩?聽說有家公司專做餐飲係統的,玻璃廠的流程他們可能壓根沒碰過。”
“篩是得篩,”劉好仃點頭,“但彆光看行業。有的係統底層邏輯通了,改改就能用。咱們現在要的是‘能跑得動’的方案,不是‘長得最像’的。”
老吳在本子上劃拉了幾筆:“那報價呢?之前說預算卡得死,超一分都難批。”
“談。”劉好仃笑了,“他們報價是他們的事,咱們還價是咱們的事。做生意,開口就閉口,那叫買菜。咱們這是找搭檔,得磨得來。”
會議散了,人走得快,腳步裡帶著勁兒。劉好仃沒急著走,站在白板前,把“數據轉換程序”底下那行小字擦了,重新寫上:“候選科技公司:待評估”。
第二天一早,辦公室的打印機就開始響個不停。小張抱著一摞資料來回跑,全是各家科技公司的介紹頁、係統功能清單、客戶案例。老吳坐在角落,一張張翻,翻到一半忽然抬頭:“這家‘智聯工控’,去年給一家玻璃包裝廠做過倉儲係統,還上了行業簡報。”
劉好仃接過資料,掃了一眼案例詳情,手指在“智能分揀+動態庫存預警”那行停了停:“有圖嗎?”
“有,附在後麵。”小張遞過一頁彩印,“這是他們係統界麵,紅框標的是庫存異常提醒,綠的是自動補貨觸發。”
劉好仃盯著看了幾秒,忽然笑出聲:“這不就是咱們想要的‘眼睛’嗎?哪天貨快沒了,係統自己喊一聲,總比人漏記強。”
老吳也湊過來看:“關鍵是,他們這係統能接叉車調度?”
“能。”小張翻頁,“他們配了個車載終端,司機一進倉,屏幕上就推任務,做完一項劃掉一項,跟點外賣似的。”
“那挺好。”劉好仃把資料翻到報價頁,眉頭一皺,“不過這價格……比咱們預算高出三成。”
“可以談。”小張早就準備好了,“他們官網留了個‘中小企業扶持計劃’,符合條件能打八折。”
“條件呢?”
“得簽三年服務協議,還得讓他們拿咱們當案例宣傳。”
劉好仃沉吟幾秒:“案例可以,名字不掛全,就說‘華南某玻璃製造企業’。服務協議先簽一年,乾得好再續。”
“那我這就聯係他們,安排演示。”小張轉身就走。
接下來三天,五家公司輪番上陣。有的一上來就放ppt,講得天花亂墜,結果一問定製功能,支支吾吾;有的係統界麵老舊,但報價低得驚人,劉好仃看了兩眼就搖頭:“便宜是便宜,可得搭兩個專人天天修bug,算下來更貴。”
直到第四天下午,智聯工控的工程師上線,人還沒露臉,先甩出一句:“我們不講ppt,直接進係統,您想看哪兒,我開哪兒。”
劉好仃挑眉:“真進?”
“真進。”對方聲音乾脆,“您說個場景,我現場操作。”
“好。”劉好仃轉頭問小張,“上個月東莞那單試點訂單,編號還記得嗎?”
“記得,dgg。”
“就拿這單,從下單到出庫,全流程走一遍。”
屏幕一閃,係統界麵彈出。工程師手指敲擊幾下,訂單信息跳出,接著是生產排程、原料匹配、倉儲調撥、物流派車,每一步都自動關聯,數據實時跳動。最後,一張電子運單生成,二維碼一閃,模擬簽收完成。
全程不到三分鐘。
會議室裡安靜了幾秒,老吳先開口:“這……這比咱們手工填快了十倍不止。”
“還不止。”工程師補充,“係統還能回溯每一步操作人、時間、設備號。要是哪環出問題,一查就清。”
劉好仃沒說話,低頭翻了翻手邊的試點訂單記錄。那天他們七個人盯了八小時,才勉強沒出錯。而眼前這套係統,幾分鐘就走完了全流程,還自帶糾錯和留痕。
“你們這係統,能接咱們現有的erp嗎?”他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