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943集:培訓需求分析_深圳玻璃廠打工記_线上阅读小说网 
线上阅读小说网 > 都市言情 > 深圳玻璃廠打工記 > 第943集:培訓需求分析

第943集:培訓需求分析(1 / 2)

劉好仃把人事科發來的員工技能登記表和外訓名單在電腦上打開,兩份文檔並排著,像一對老夥計站崗。他沒急著看,先泡了杯茶,水有點燙,茶葉在杯底打著轉,慢慢舒展開來。窗外天光正好,照在鍵盤上,f和j鍵上的小凸點閃了下。

他點開第一份表格,密密麻麻的名字往下滾,工種、工齡、培訓記錄、技能證書……翻到第三頁,手指停住了。一個叫小陳的技術員,入職才兩年,但參加過三次外部技術交流,還考了個設備操作高級認證。劉好仃記得這小夥子,上回開會低著頭記筆記,散了會還在整理文件夾,動作利索得像在裝訂書。

他順手把這行標了黃,又往下拉。越看越覺得頭大。有人會英語,有人懂德語,有維修工考了電工證,也有質檢員偷偷報了線上管理課。可這些信息散在各處,像一筐混著豆子和石子的雜糧,得一粒粒挑出來。

“光看表不行。”他自言自語,端起茶喝了一口,茶還是燙的。

第二天一早,他把小林和老周叫到辦公室,桌上攤著打印出來的崗位清單。玻璃廠的崗位比想象中雜,光是生產線就有前段、中段、後段,再加上質檢、維修、調度、倉儲,十幾個工種,每個崗位的操作要點、技術難點都不一樣。

“咱們得下去聊聊。”劉好仃說,“不能光看表,得聽人說話。”

小林點頭:“我昨天翻了翻,發現有些老師傅雖然沒證書,但帶人特彆有一套。老李教徒弟,三句話就能把問題講透。”

“那就從他開始。”劉好仃拿起筆,“咱們分頭走,每人負責幾個崗位,跟人麵對麵聊,問兩件事:現在乾活缺什麼技能?以後想往哪走?”

老周皺眉:“問‘以後想往哪走’?這不玄乎了嗎?咱們廠又不是開職業規劃所的。”

“正因為不是,才得問。”劉好仃笑了笑,“人不動,廠子怎麼動?”

三人分了工,當天就開始走訪。劉好仃先去了質檢組。組長是個四十出頭的女工,說話乾脆,一開口就說:“我們最頭疼的是新標準看不懂。國外客戶給的參數表,全是新符號,老方法對不上。”

“那你想學什麼?”

“要是能有人把那些標準翻譯成咱們能聽懂的話,最好配上圖,再教一遍實操,那就踏實了。”

劉好仃記下來,又去了維修班。幾個年輕技工圍在一起討論新設備的故障代碼,其中一個說:“其實我琢磨過,這係統邏輯跟遊戲差不多,要是能係統學一學編程思維,說不定能自己寫個排查小程序。”

劉好仃抬頭看了他一眼:“你學過編程?”

“自學過一點,但沒人帶,卡住了。”

這句話被他寫進了筆記本,還畫了個圈。

下午輪到包裝組,情況又不一樣。一位五十多歲的老大姐說:“我乾這行三十年了,現在機器越來越快,我手跟不上。要是能慢點教,一步一步來,我也能學會。”

劉好仃點點頭:“那你希望怎麼學?”

“最好有人手把手帶一陣,彆一上來就讓我自己點屏幕。”

一圈走下來,他發現一個規律:年輕人想要“往上走”,老員工更想“穩著乾”。技能需求五花八門,有的要學外語,有的要懂係統,有的隻求操作更友好。統一培訓肯定不行,可要是人人定製,又像裁縫量體,費時費力。

第二天,團隊碰頭。小林彙報說,有好幾個調度員提到跨部門協作困難,信息傳遞像打啞謎。“他們說,要是能和其他組的人一起培訓,互相了解流程,效率能提一大截。”

老周則帶回一條意外消息:幾位維修工私下聊,說想轉崗到技術管理,但不知道從哪開始準備。

“看來不光是技能問題。”劉好仃把大家的記錄收上來,“還得幫人想清楚,自己到底想乾什麼。”

他讓小林設計了一份匿名問卷,題目簡單直接:你目前最缺哪方麵的技能?你未來三年想做什麼?有沒有想學但沒機會的內容?能不能接受跨崗位學習?

問卷發下去兩天,回收率出乎意料地高。有人寫“想學英語,想去國外客戶廠裡看看”;有人寫“不想升職,就想把現在這活乾得更精”;還有人寫“希望能有個機會,讓我試試帶項目”。

最讓劉好仃意外的是,有七八個人在“其他建議”欄裡寫了同一句話:想和其他部門的人一起上課。

“這不是培訓,是搭橋啊。”小林看著統計結果感慨。

可問題也來了。彙總時,團隊吵了起來。

“我覺得優先搞技術提升,畢竟咱們是工廠,活得好才是硬道理。”小林堅持。


最新小说: 我在古代偽裝成半老徐娘 穿越三國之扶持漢獻帝一統天下 考不進長安?那就打進長安! 吾為昊天帝 兵者,俠也 高冷校花帶兩個蘿莉女兒喊爸爸 殺戮都市! 四合院:從火車列車員開始 時間囚籠千年回響 穿書後,我和霸總契約結婚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