劉好仃把手機從口袋裡掏出來,屏幕還亮著那張照片——新型護角靜靜躺在測試台上,邊緣泛著柔和的光。群裡已經刷了十幾條消息,小王回了個大拇指,老李發了個“穩了”,小張隻回了個笑臉,但那笑臉後麵藏著整整一夜的調試。
他沒關屏幕,直接走進會議室。桌上擺著三份打印出來的客戶反饋彙總,還有一張手寫的行動計劃表,墨跡未乾,像是剛從筆尖跳出來。
“昨天樣品過了密封測試,今天咱們談點更熱鬨的。”他把手機往桌上一放,“產品改得再好,沒人知道,等於在自家客廳辦演唱會——自嗨。”
小王憋不住笑:“那咱們是不是該請個主持人?”
“主持人就是你們。”劉好仃翻開本子,“上回說的營銷創新,今天開工。咱們不做花架子,但得讓人看見咱們在做事。”
會議室安靜了一秒,隨即老李開口:“投廣告?發傳單?還是搞促銷?”
“都不是。”劉好仃搖頭,“咱們不做老一套。客戶現在不看廣告,看‘有沒有意思’。咱們得讓他們刷手機的時候,突然停下來,說一句‘這玻璃廠,挺會玩’。”
小陳皺眉:“可咱們沒預算請網紅,也沒團隊拍大片。”
“誰說要請人了?”劉好仃笑了,“咱們自己就是大片。”
他打開投影,調出一頁ppt,標題寫著:“讓生產過程變成內容”。
“第一步,拍短視頻。不演,不剪太花,就拍真實——玻璃怎麼進爐,怎麼成型,怎麼檢測。配上字幕,加點冷幽默。比如‘這塊玻璃,比前任還抗壓’。”
小王差點嗆住:“這詞能播?”
“能。”劉好仃點頭,“隻要不違法,有趣就是通行證。現在人就愛看‘幕後’,看‘原來如此’。咱們把工廠變劇場,工人變主角。”
老李撓頭:“我可不想上鏡,鏡頭一來我就結巴。”
“沒人逼你當主演。”劉好仃笑,“你負責講質檢標準,一句話,講完就走。小王負責寫段子,小陳負責剪片子,我負責在評論區跟人嘮嗑。”
小王舉手:“那發布平台呢?抖音?視頻號?還是b站?”
“全上。”劉好仃說,“不同平台,不同風格。抖音要快,十秒抓眼球;視頻號要實,講客戶關心的點;b站可以長一點,講講技術流。咱們不求爆,但求有人記住——哦,這家廠,玻璃做得硬,段子也挺硬。”
小陳猶豫:“可這得花時間,生產線那邊……”
“時間擠一擠。”劉好仃說,“每天抽半小時,拍三條。不耽誤正事,但得堅持。品牌不是一天喊出來的,是天天露臉混熟的。”
他頓了頓,看向每個人:“我知道你們擔心效果。投了人力,片子沒人看,白忙。但我想說,咱們以前發宣傳冊,印一萬份,九千九百份進了廢紙簍。現在拍視頻,成本幾乎為零,萬一哪天火了呢?火了,是驚喜;不火,也留下了記錄——咱們確實在進步。”
沒人再說話。小王低頭在本子上畫了個播放鍵,小陳開始翻手機看平台規則,老李默默掏出筆,記下“抗壓測試實錄”六個字。
會議結束,劉好仃把行動計劃表貼在走廊公告欄上,標題加粗:“讓好產品,被看見”。
第二天一早,小王抱著手機蹲在熔爐旁,頭頂安全帽,手裡舉著自拍杆。
“各位觀眾,今天帶你們看看,一千五百度的爐子,是怎麼把沙子變成玻璃的。”他清清嗓子,“溫馨提示:本片無特效,但高溫真實,怕燙的建議降溫觀看。”
鏡頭一轉,通紅的玻璃液緩緩流出,像熔化的琥珀。
“看見沒?這溫度,連手機殼都想逃跑。”小王退後兩步,“但它得忍著——因為下一關,是冷!”
他按下拍攝暫停,回頭問技術員:“下一段拍退火窯?”
“行,但你彆靠太近,那塊玻璃剛出來,表麵看著涼,其實還燙手。”
“明白。”小王調整角度,“我要拍它從‘火裡出生’到‘冷靜做人’的全過程。”
片子剪完,當晚八點發布。標題:《一塊玻璃的“熱戀”與“分手”》。
評論區很快有了動靜。
“原來玻璃是這麼做的?長知識了。”
“你們廠這溫度,比我老板的臉還燙。”
“建議出周邊——‘比前任還抗壓’玻璃杯。”
劉好仃坐在辦公室,一條條翻著評論,手指在屏幕上滑動。他回了一條:“杯還沒出,但護角已經能扛4.8噸,要不先來個‘抗壓體驗裝’?”
對方秒回:“來十個,送前任。”
他笑出聲,順手把對話截圖發到項目群:“看,有人願意為段子買單。”
一周後,團隊開了第二次短會。數據出來了:三條視頻總播放量破二十萬,賬號漲粉四千,官網谘詢量比上周多了三成。
小陳有點不敢信:“就靠幾個段子?”
“不是段子。”劉好仃搖頭,“是真實。大家愛看的,不是笑話,是‘原來如此’。咱們把看不見的工序,變成了看得見的故事。”
本小章還未完,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!
小王興奮:“那咱們是不是可以搞係列?比如‘質檢員的一天’‘模具的壽命有多長’?”
“可以。”劉好仃點頭,“但彆貪多。先穩住節奏,一周兩更。內容要精,不能糊弄。”
老李突然開口:“我有個想法。咱們客戶裡有不少搬運工,他們最懂包裝好不好用。能不能讓他們出鏡?說說用了新護角,是不是真變輕了?”
“好主意。”劉好仃眼睛一亮,“用戶證言,比咱們自誇強十倍。找幾個老客戶,拍個‘真實體驗’係列。”
小陳立刻接話:“還能搞互動——讓觀眾投票,下一期拍哪個環節?熔爐?質檢?還是打包?”
“就這麼辦。”劉好仃在本子上記下,“讓用戶選內容,咱們負責執行。”
第二輪視頻上線,主題是《搬運工老張的一天》。鏡頭裡,老張扛著新包裝箱上樓,喘著氣說:“以前爬六樓得歇兩回,現在一口氣到頂。輕了,但沒軟——這點最放心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