保溫杯擱在桌角,蓋子開著,茶涼了。劉好仃沒喝,手指在鍵盤上敲下“003a方案執行追蹤表”第一行日期:今日起,五項數據首周采集。
群裡消息彈出的瞬間,小王正啃包子。他咬住最後一口,騰出手點開文檔,看見自己的名字掛在“設備數據+輿情”那一欄,嘴角一抽。老陳翻著新巡檢表,抬頭問:“這回真不考核?”
“不考核。”劉好仃站在設備組門口,把打印版遞給老周,“但得記實話。”
老周接過紙,掃了一眼,嘀咕:“這表比工資條還細。”
劉好仃沒接話,隻指著其中一欄:“誰拆的,幾點開始,幾分鐘裝好。不寫心得,不寫感悟。”
“行。”老周塞進工作服口袋,“回頭讓小陳他們照做。”
上午九點,鍍膜車間。
小陳一邊開機一邊跟同事吐槽:“拍視頻?當我是網紅?”
同事笑:“你那手速,拍出來全是殘影。”
他嘴上說著,還是掏出手機架在支架上,點了錄製。
斷電、拆模塊、換備用板——動作利落,三分鐘搞定。
視頻上傳後,小王後台一看,眉頭皺成疙瘩:斷電前沒驗電筆測試,關鍵步驟漏了。
他立馬撥通劉好仃電話。
十點三十分,劉好仃站在車間監控屏前,畫麵裡小陳的操作被慢放三遍。
“他沒按規程來。”劉好仃指著屏幕,“斷電前沒確認線路狀態。”
小王點頭:“視頻也缺這段。”
兩人走進車間時,小陳正擦工具。
“視頻重拍。”劉好仃說。
“啊?”
“不是演戲,是留底。”劉好仃聲音不高,“哪天半夜報警,你不在,彆人靠什麼修?”
小陳愣住,手裡的扳手停在半空。
“規程走全,時間水印帶上。”劉好仃說完,轉身走了。
小王在追蹤表備注欄敲下一行字:“建議增加視頻完整性自動校驗功能。”
中午飯點,冷卻塔機房外。
劉好仃蹲在通風口邊,掀開濾網蓋板。灰塵撲簌簌往下掉,半邊網麵發黑結塊。
他掏出手機拍照,發進工作群,附一句:“匿名郵箱第一條,查實了。”
群裡靜了兩秒。
小王回:“真有人敢寫?”
劉好仃回:“敢寫,就該有人敢查。”
他在追蹤表“複合環境耐受性”一欄新增記錄,來源標注“siuhaoting”,備注打上星標:“可信度★☆,需交叉驗證。”
下午兩點,售後辦公室。
劉好仃把廠長簽批的授權書拍在桌上:“隻看批次,不看客戶名。”
主管翻著文件,遲疑:“可這流程……”
“出了問題我擔著。”
對方終於點頭。
小李立刻調出近三月返修單,篩選關鍵詞“起霧”“脫膜”“邊角發白”。
屏幕跳轉,兩起案例亮起黃標,批次號:b2307。
“同一批。”小李標記關聯。
“再查電商。”劉好仃說。
it那邊剛回話:爬蟲被封了。
“頻率太高,平台反爬。”
“降頻,錯峰。”劉好仃說,“今天能抓多少是多少。”
小李打開瀏覽器,手動錄入近兩周差評。
一條跳出:“用了一個月,玻璃邊緣發白,像長黴。”
發布地:曼穀。
小李把信息填進追蹤表,順手備注:“疑似與b2307返修案例相關。”
四點十七分,會議室。
五項數據陸續歸集。
劉好仃一條條過:
設備演練重拍完成,視頻完整上傳;
應急響應記錄開始每日提交;
氣候數據同步更新;
斷能演練排進下周計劃;
技術依賴名單啟動梳理。
小王看著表格,忍不住問:“這些數據堆著,真能發現問題?”
劉好仃沒答,隻問:“還記得白板上第一條問題嗎?”
“哪條?”
“如果鍍膜液斷供,能不能用舊配方頂三天?”
小王點頭。
“現在有人寫了預案。”劉好仃翻開維修日誌附件,“老周昨天交的,連調配比例都標了溫度修正值。”
“他啥時候寫的?”
“昨晚十一點。”
五點零八分,公告欄前。
劉好仃貼上新版數據采集進度表,底下壓著一張便簽。
有人路過,瞥見那行字:“製度不是牆上的字,是地上的腳印。”
沒多看,走了。
第二天上午,設備組晨會。
老周發完任務單,忽然掏出本子,翻到一頁畫滿符號的紙。
“從今天起,每次換模塊,誰操作、用什麼工具、耗時多久,全記在這。”他說,“彆嫌煩,這本子以後要傳下去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