劉好仃輕輕把手機放回褲兜時,天際才剛剛泛起魚肚白,晨曦像一層薄紗,輕柔地覆在還未完全蘇醒的車間上。那淡淡的藍色光暈,像是大自然為這座忙碌的鋼鐵巨獸拉開了序幕。車間裡的燈還沒有全開,隻有幾盞昏黃的應急燈在角落裡散發著微弱的光芒,暈染出一個個光斑,像是夜空中遺落的星辰。機器的轟鳴聲也還未響起,隻有偶爾的金屬碰撞聲打破這份寧靜,那聲音清脆而短促,仿佛是沉睡巨獸不經意間的翻身。
但劉好仃卻已經端坐在辦公桌前,他的身影在這昏暗的環境中顯得格外挺拔。他迅速地按下電腦的開機鍵,電腦啟動時發出的輕微嗡嗡聲在寂靜的車間裡格外清晰,像是巨獸蘇醒前的心跳。待電腦屏幕亮起,他熟練地打開了人事係統的臨時工檔案。屏幕上頓時滾動起一串串密密麻麻的名字、工號以及考勤記錄,那些字符在白色背景下快速閃過,如同一條條靈動的小蛇,帶著某種神秘的節奏。
他的手指在觸控板上輕快地滑動著,目光如同敏銳的獵鷹,在一堆數據中仔細搜尋著。每一個名字、每一個數字都不放過,仿佛在尋找著寶藏的線索。很快,他的目光停在了幾個連續三個月全勤、且有帶教記錄的賬號上,那些名字仿佛在黑暗中閃爍的星辰,格外引人注目。名單的最後是小王的名字,後麵還跟著一行醒目的小字——“帶徒申請:劉好仃”。看到小王的名字,劉好仃的嘴角微微上揚,眼中閃過一絲欣慰。
他隻是匆匆掃了一眼小王的名字,便默默地把這七個人的信息一一複製到一個新建的文檔裡。新建文檔的標題被他寫得極為簡單——“首批調薪建議名單試行)”。他保存文檔的路徑是“\共享\薪酬改革\待審”,這個路徑名可是他昨晚加班加點,和小李在辦公室裡對著電腦屏幕反複討論,改了又改,才最終確定下來的。昨晚,辦公室裡的燈光昏黃而溫暖,劉好仃和小李坐在辦公桌前,周圍堆滿了文件和資料。他們的影子在牆壁上拉得長長的,交織在一起,仿佛是一場激烈的爭論的見證。
“這個路徑名能不能再簡潔一點?”小李皺著眉頭,看著電腦屏幕說道。
“簡潔是簡潔了,但意思表達不清楚啊。”劉好仃反駁道,他的手指在桌麵上輕輕敲擊著,似乎在思考著更合適的表述。
“那這樣呢,把‘薪酬改革’改成‘薪資優化’?”小李提議道。
“不行,‘薪酬改革’更正式,更能體現這次調整的重要性。”劉好仃搖了搖頭,眼神堅定。
兩人為了這個路徑名爭論得麵紅耳赤,氣氛一度有些緊張。但最終,在不斷地討論和權衡之後,他們還是達成了一致,確定了現在的路徑名。
八點整,辦公室的門被輕輕敲響,人事小李抱著筆記本走了進來。小李的頭發有點亂,像是剛從睡夢中被強行拉起來,幾縷發絲翹了起來,顯得有些滑稽。他的手裡還拎著兩個早餐袋,臉上帶著一絲疲憊,卻又強打著精神。
“劉工,我熬了一夜,把轉正評估表改了三版呢。”他把袋子輕輕放在桌上,笑著說道,“您愛吃的韭菜包子,趁熱吃。”
劉好仃點了點頭,接過包子咬了一口,濃鬱的韭菜香味瞬間在口中散開。他的眼睛卻始終沒有離開屏幕,仿佛那屏幕裡藏著什麼珍貴的寶藏。那一個個跳動的字符、一組組詳細的數據,都吸引著他的全部注意力。
“新增的‘技能認證+帶徒時長’雙指標,能過嗎?”他一邊咀嚼著包子,一邊含糊不清地問道。他的眉頭微微皺起,顯然對這個新指標的實施效果還有些擔憂。
“能過,但得掛個說明。”小李一邊說著,一邊打開了自己的電腦,手指在鍵盤上飛快地敲擊著,“不然老員工會覺得,乾了十年還不如一個帶兩個月徒弟的臨時工,心裡肯定不平衡。”
“那就說明白。”劉好仃擦了擦手,伸手從抽屜裡拿出一張打印的培訓記錄。他的手指在紙張上輕輕摩挲著,眼神專注而認真,仿佛在撫摸著一件珍貴的藝術品。“你看小王,上個月自學pc課程28小時,協助調試兩次,故障排除記錄都有留痕。這不是運氣,是實打實的投入,是對工作的熱愛和負責。”他的聲音沉穩而有力,充滿了對小王的讚賞。
小李接過培訓記錄,仔細地翻了翻數據,臉上露出無奈的神情,歎了口氣說道:“問題是,以前這些都不算分。大家習慣了以前的評估方式,現在突然改變,難免會有抵觸情緒。”
“那就從現在開始算。”劉好仃把那份名單推了過去,他的眼神堅定而執著,像是燃燒著一團火焰。“我們不搞突襲式漲薪,也不搞平均主義。誰付出看得見,誰進步摸得著,待遇就跟上去。不然,梯子畫得再漂亮,也是貼牆上的畫,中看不中用。”
小李沉默了幾秒,眼睛突然一亮,忽然笑了:“您這招,比發紅包還狠。紅包花完了就沒了,這可是讓人天天盯著自己差幾分,時刻保持競爭意識。”
本小章還未完,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!
兩人重新投入到評估標準的核對中,氣氛變得緊張而專注。他們時而低頭思考,時而輕聲討論,時而快速地在鍵盤上敲擊著文字。每一個字、每一個標點符號都經過了反複斟酌,仿佛在雕琢一件藝術品。
終於,文件改完了,劉好仃順手在文件夾的夾層裡塞了張手寫便條:“張工,你兒子明年高考,補貼可提前申領。”他沒多解釋,隻是像平常一樣,把文件夾輕輕合上,放進工具包。他的動作自然而流暢,仿佛這隻是他日常工作中的一個小插曲。但他知道,這張便條可能會給張工帶來很大的幫助,也體現了他對員工的關懷。
第二天晨會,車間裡彌漫著一股淡淡的氣息,那是機油和金屬混合的味道,帶著一種工業時代的獨特韻味。機器還未啟動,但空氣中已經隱隱透著一絲即將開始忙碌的緊張感。劉好仃站在操作台前,他沒有拿ppt,也沒有念稿子。他緩緩舉起手機,手機屏幕上的光映照在他的臉上,他的表情嚴肅而認真。他通過投影儀把小王的學習記錄截圖展示在大家麵前。
“有人問我,為什麼先給臨時工漲待遇?”他的聲音不高,但卻帶著一種不容置疑的力量,像是重錘敲擊在人們的心上。整個車間都安靜了下來,大家的目光都聚焦在他身上,連呼吸聲都變得輕了許多。
車間裡一片寂靜,沒人接話。仿佛時間都凝固在了這一刻,大家都陷入了沉思。每個人的腦海中都在思索著劉好仃的問題,也在審視著自己的工作態度和付出。
“小王上個月完成了鍍膜線參數優化協助任務,這是記錄;他自學課程通過內部認證,這是證明;他帶的新人下周就能獨立上崗,這是成果。”劉好仃頓了頓,他的目光掃視著車間裡的每一個人,那目光仿佛能看穿每個人的內心。“我們不是在獎勵身份,是在獎勵價值。每個人都有機會,隻要努力付出,就一定能得到回報。”
技術組長在後排聽了,眼睛裡閃過一絲光芒,他像是突然想到了什麼,點點頭說道:“要不,咱們乾脆搞個‘積分銀行’?乾一件事,攢一分,攢夠了換調薪、換假、換培訓名額。”他的聲音帶著一絲興奮,仿佛看到了一個新的希望。
“已經搞了。”劉好仃微微一笑,他打開公告欄後台,一張新表格彈了出來。表格清晰列著積分項目:完成一次技能培訓+50分,帶徒通過考核+100分,提出有效技改建議+80分……兌換規則也明明白白:300分可申請調薪評估,500分兌換一天帶薪假,800分優先推薦外部認證考試。
“這不是畫餅。”他看著大家,眼神真誠而堅定,“這是存錢。你今天存一分,明天就能花。隻要你有付出,就一定有收獲。”他的聲音在車間裡回蕩,仿佛是一種召喚,喚起了大家心中的鬥誌。
散會後,老趙湊了過來,他的眉頭緊緊皺著,臉上帶著一絲不滿和疑惑。他穿著有些陳舊的工作服,衣服上的汙漬見證了他多年的辛勤勞作。“劉師傅,我乾了八年,也沒見誰給我算過‘帶錢’。現在倒好,新人乾三個月,積分比我多?”他的聲音裡帶著一絲抱怨,像是積壓了很久的情緒終於爆發了出來。
劉好仃沒有回避他的問題,他看著老趙的眼睛,認真地問道:“老趙,你帶過幾個人?”
“我……”老趙頓了頓,眼神有些閃爍,他低下了頭,像是做錯了事的孩子。“我哪有時間帶?活都乾不完。”
“那就不是彆人搶了你的機會,是我們沒把‘帶人’當正經工作。”劉好仃拍了拍他的肩膀,他的動作帶著一種安撫的力量,像是在告訴老趙,事情並不是他想的那樣。“現在開始算。你願意帶,我們就給你記,給你獎。不願意,也不強求。但彆攔著彆人往上走,每個人都有追求進步的權利。”
老趙張了張嘴,想要說些什麼,卻又不知從何說起。他的臉上露出了一種複雜的表情,有不甘,也有一絲動搖。最後,他隻說了句:“那……積分咋查?”
“手機企業號,點‘我的成長’就行。”劉好仃笑著遞過一張操作指南,他的笑容親切而和藹,像是冬日裡的暖陽。“要不要現在注冊?我教你。”
中午,公告欄前圍了一圈人,大家都在好奇地看著新貼的“待遇升級進度表”。進度表用五級進度條清晰地顯示各項進展:“技能認證完成率68”“首批評優名單公示中”“帶徒積分累計突破500分”。沒有具體金額,也沒有人名,但每個人都能對照自己的賬戶,算出還差多少分能換想要的東西。大家圍在一起,你一言我一語地討論著,臉上帶著興奮和期待的神情。有的工人眼睛放光,已經開始規劃著自己要兌換什麼獎勵;有的工人則皺著眉頭,思考著如何提高自己的積分。
小王也擠在人群裡,他穿著樸素的工作服,衣服上還沾著一些油汙。他的眼睛緊緊盯著自己的積分頁麵看了好久,他的眼神裡充滿了希望和憧憬,仿佛看到了未來的美好生活。他掏出手機,給母親發了條語音:“媽,廠裡真要加工資了!我上個月攢了260分,下季度能評調薪!”他的聲音裡帶著一絲顫抖,那是興奮和喜悅的表現。
本小章還未完,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!
語音剛發出去,旁邊有人笑著調侃:“你媽信嗎?”
“信不信不重要。”小王把手機收好,他的臉上洋溢著自信的笑容,“反正我信了。我相信隻要我努力,就一定能得到回報。”他的眼神堅定而明亮,仿佛有火焰在其中燃燒。
下午三點,技術組長溜達到劉好仃工位,他假裝看設備報表,眼睛卻時不時地瞟向劉好仃的電腦屏幕。實則他從筆記本裡抽出一頁紙,有些不好意思地說道:“劉工,我算了算,考中級職稱報名費五百塊,按這積分,得攢一年。能不能……提前預支?”他的臉上帶著一絲期待,又帶著一絲擔憂,擔心自己的請求會被拒絕。
“不能預支錢。”劉好仃頭也不抬,他的手指在鍵盤上敲擊著,正專注地處理著工作。他的表情嚴肅而認真,仿佛這個請求已經超出了他的權限範圍。“但可以預支培訓資格。下個月市裡有pc高級班,十個名額,積分前五優先。”
技術組長眼睛一亮,他的臉上露出驚喜的神情,像是黑暗中突然看到了光明。“那我得趕緊帶人了。”他興奮地說道,眼神中充滿了鬥誌。
“對。”劉好仃合上電腦,他的表情嚴肅而認真,“以前是‘教會徒弟餓死師傅’,現在是‘帶出徒弟獎勵師傅’。風氣得變,我們要營造一個積極向上、共同進步的工作環境。”他的聲音鏗鏘有力,仿佛在宣誓著一個新的時代即將到來。
傍晚收工前,劉好仃又去了一趟公告欄。進度表下方,他親手貼了一行小字:“下一階段:季度獎金池動態公示”。字是打印的,邊角有點歪,但在夕陽的餘暉下,卻顯得格外清楚。他退後兩步看了看,確定無誤後,沒有多停留,轉身走向工具櫃。剛拉開抽屜,手機震了一下。是小李發來的消息:“張工剛提交了補貼申請,材料齊了,下周走流程。”
劉好仃回了個“好”字,把手機放回兜裡。他取出工具包,發現夾層裡的便條不見了——小李辦事一向利索,估計是已經把事情處理妥當了。他微微一笑,心中對小李的工作效率感到滿意。
夜班交接時,他碰見小王正幫新人錄操作日誌。小王專注地盯著電腦屏幕,手指在鍵盤上熟練地敲擊著,臉上帶著認真的神情。他的眉頭微微皺起,仿佛在思考著每一個數據的準確性。兩人打了個照麵,小王笑著說:“劉師傅,我徒弟今天第一次獨立調參數,沒出錯!”他的聲音裡帶著一絲自豪,那是對徒弟進步的肯定。
“記分了嗎?”劉好仃問道,他的眼神裡帶著一絲期待,仿佛在檢驗小王對積分製度的執行情況。
“記了!係統自動加了30分!”小王眼睛發亮,興奮地說道,“我還差70分就能換假了,想帶我媽去趟醫院。我媽身體不好,一直想帶她去醫院檢查一下,可平時工作忙,也沒時間。”他的眼神裡透露出一絲愧疚,那是對母親的牽掛。
劉好仃點點頭:“該去。工作重要,家人也重要。”他看著小王,仿佛看到了曾經的自己,為了工作忽略了家人。
他走到1號線控製台,習慣性看了眼pc監控界麵。信號穩定,溫度正常,生產節拍精準。他伸手摸了摸操作屏邊緣,那裡有一道淺淺的劃痕,是上次調試時不小心蹭的。他沒擦,隻是笑了笑,仿佛這道劃痕見證了他和同事們為工作付出的努力。那劃痕就像是一道歲月的印記,記錄著他們曾經奮鬥的時光。
第二天早上,人事部正式發布《績效激勵試行細則》。文件不大,十一頁,但每一條都標著執行日期和責任部門。劉好仃的名字出現在“方案建議人”一欄,但他沒多看,隻把文件打印了一份,釘在車間入口的公告欄最顯眼位置。文件上的文字清晰而醒目,吸引了不少工人的目光。有的工人停下腳步,仔細閱讀著文件的內容;有的工人則匆匆一瞥,心中暗自盤算著自己的積分情況。
上午十點,生產主管路過,他穿著整潔的工作服,步伐穩健。他的眼神犀利而敏銳,仿佛能看穿一切。他盯著細則看了許久,眉頭微微皺起,忽然問:“這積分製度,真能撐住?”他的聲音裡帶著一絲懷疑,對新的製度能否有效運行表示擔憂。
“撐不住也得撐。”劉好仃正在核對一份培訓簽到表,他的手指在表格上移動著,仔細檢查著每一個簽名,仿佛在檢查著一道道關卡。“以前是人追著活跑,現在得讓活追著人跑。待遇不是發出來的,是掙出來的。隻有讓每個人都感受到自己的付出有回報,大家才會更有動力。”他的聲音堅定而有力,充滿了對積分製度的信心。
主管沒再問,隻點點頭走了。他的身影在車間裡漸漸遠去,仿佛帶著一絲思考和疑問。劉好仃知道,主管的擔憂是正常的,畢竟新的製度需要時間來檢驗。但他相信,隻要堅持下去,積分製度一定會發揮出它的作用。
中午,劉好仃在食堂碰見幾個年輕工人圍在一起算積分。一個女孩穿著淡藍色的工作服,紮著馬尾辮,她指著手機,眼睛亮晶晶地說:“我再攢兩個月,就能換那個自動化培訓名額了!我對自動化一直很感興趣,學了這門技術,以後肯定有更多的發展機會。”她的臉上洋溢著青春的活力,對未來充滿了憧憬。
小主,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,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,後麵更精彩!
旁邊男生接話,他的臉上帶著自信的笑容:“我要是能帶出一個徒弟,年底評優就有戲。我早就想證明自己的能力了。”他的眼神裡透露出一股不服輸的勁頭,想要在這個新的製度下嶄露頭角。
劉好仃沒打擾他們,默默吃完飯,回工位時順手把一份《帶徒任務確認書》放在小王桌上。小王正在整理工具,看到確認書,眼睛一亮:“劉師傅,這是什麼?”
“這是帶徒任務確認書。”劉好仃解釋道,“你徒弟下周考核,要是通過了,你又能加積分了。”他的聲音溫和而耐心,仿佛在給小王傳授著一份寶貴的財富。
下午三點,小王拿著確認書來找他:“劉師傅,我徒弟下周考核,您能來當考官嗎?”他的眼神裡充滿了期待,希望劉好仃能見證徒弟的重要時刻。
“能。”劉好仃接過筆,在表格上簽字,他的字跡剛勁有力,仿佛在給小王的努力蓋上了一個認可的印章。“不過規矩得守。考不過,一分不給。考核是為了檢驗徒弟的真實水平,不能馬虎。”他的表情嚴肅,強調著考核的重要性。
“放心!”小王拍著胸脯,他的眼神裡充滿了自信,“我天天晚上加練!我不想讓師傅失望,也想給自己爭口氣。”他的聲音洪亮,充滿了鬥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