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聯單在門衛老周的桌上雜亂無章地堆成了一座小山,每一張單子上都蓋著藍黑墨水的戳,那戳痕或深或淺,有的還帶著些許暈染,像是歲月不經意間留下的痕跡。經過頻繁的拿取與傳遞,這些單子邊角已經卷起,皺巴巴的,就像夏日裡被曬蔫的菜葉子,毫無生氣地癱在那裡,仿佛在無聲地訴說著被過度折騰的疲憊。
小吳站在桌前,眉頭微微皺著,目光專注而認真,他一張一張地仔細數著,手指輕輕劃過那些單子的邊緣,感受著紙張的粗糙質感。當數到第七張時,他有些機械地抬起頭,目光投向了牆上的鐘。那是一個老式的掛鐘,指針緩慢地移動著,此刻分針已經明顯地比預定交接時間多走了十八分鐘。小吳嘴唇微微動了動,嘴唇的蠕動間似乎能看出他心裡在琢磨著什麼,想要說出些什麼話,但最終還是把到嘴邊的話咽了回去。他默默地把單子一張一張地整了整,試圖讓它們看起來稍微整齊些,動作裡帶著一絲無奈與焦急。隨後,他將整理好的單子塞進透明文件袋,那文件袋看起來有些舊了,邊角還有些磨損,但他依然小心翼翼地把單子放了進去,邁著略顯沉重的步伐往叉車組走去,每一步都仿佛帶著對時間流逝的無奈。
與此同時,劉好仃正蹲在卸貨區門口,他的膝蓋抵在堅硬的地上,神情專注,仿佛整個世界都隻剩下眼前的那本子和那支紅筆。他手裡緊緊捏著一支紅筆,在本子上重重地劃掉一個數字,那紅筆劃過的痕跡清晰而有力,仿佛要把這個繁瑣的環節從他的工作流程中徹底抹去。老李則站在他旁邊,手裡攥著剛收回來的第二聯單子,眉頭擰得像個疙瘩,臉上的不滿與無奈一覽無餘。
“又加環節了。”老李把單子遞過去,語氣中帶著幾分抱怨,聲音裡透著一種對現狀的不滿與無奈,“門衛老周說,怕漏查,登記完還得抄一遍台賬。叉車那邊也自己搞了個簽到表,說是為了‘留底’,我看就是沒事找事。”他的手微微顫抖著,似乎對這多出來的環節充滿了憤怒與厭煩。
劉好仃接過單子,目光在上麵停留了片刻,他的眼神裡帶著一種審視與思考,仿佛在尋找著這一切繁瑣流程背後的根源。隨後,他輕輕歎了口氣,那歎息聲仿佛在為這繁瑣又無意義的流程感到惋惜,也仿佛在為那些被浪費的時間而心疼。他緩緩站起身,由於蹲得太久,起身時身體晃了晃,他用力拍了拍褲子上的灰,動作中透露出一種果決,仿佛下定了決心要改變這一切。然後,他轉身朝著門衛室走去,每一步都帶著一種不容置疑的氣勢。
門衛室裡,老周正低頭專注地寫著什麼,他的眼睛緊緊盯著紙上的字,手中的筆在紙上快速地移動著。聽見腳步聲,他下意識地抬起頭,臉上立刻堆起了笑容,那笑容看起來有些諂媚:“劉師傅,您看,這不是為了穩妥嘛,多一道程序,心裡踏實。”他的聲音裡帶著一絲討好,似乎希望通過這種方式來讓劉好仃理解他的做法。
“穩妥?”劉好仃把那一摞三聯單重重地放在桌上,聲音中帶著一絲憤怒,那聲音在小小的門衛室裡回蕩著,“現在一條貨要簽三次字,走三道賬,大家都把時間耗在這堆紙上,工作還怎麼做?”他的眼神中閃爍著不滿與堅定,仿佛要把這些繁瑣的流程全部推翻。
“可萬一出事呢?”老周急忙辯解道,眼神中帶著一絲惶恐,他的手不自覺地搓著衣角,似乎在為自己的行為尋找著借口,“現在外麵這麼亂,出了事可怎麼辦?”
“出事就查簽收單。”劉好仃手指著第一聯單子,語氣堅定而有力,仿佛在說一件不容置疑的事實,“這上麵有時間、有簽名、有照片,哪一條都能追查到底。你現在多抄一遍,又有什麼用?到時候誰有空看?看的人又能相信這額外抄的?”他的聲音越來越激動,眼神中充滿了對這種多餘流程的批判。
老周張了張嘴,想要說些什麼,卻發現找不到合適的理由,嘴唇動了動,最終還是沒說出話來。他的眼神裡滿是無奈與尷尬,站在那裡,不知道該如何是好。
“流程不是越多越穩,而是越準越快。”劉好仃拿起紅筆,眼神中透露出不容置疑的堅決,他在流程圖上狠狠劃掉“門衛二次登記”那一環,那動作仿佛在向那些繁瑣的流程宣戰,“從今天起,這張單子是唯一憑證。其他的,全停。”他的聲音鏗鏘有力,仿佛在宣布一個重要的決定。
說完,他轉頭對老李和小吳說:“我們不是怕擔責,是怕白忙一場。現在每一分鐘的等待,都是成本。成本清清楚楚記在本子上,誰還敢在這上麵加戲?”他的眼神掃過老李和小吳,帶著一種威嚴與期望。
小吳低頭翻了翻“接鏈”本子,上麵密密麻麻記錄著各種數據,他的手指輕輕劃過那些數字,仿佛在尋找著問題的關鍵所在。他念道:“前三天平均簽核延遲十八分鐘,其中十二分鐘花在重複登記上。”他抬起頭,眼神中帶著一絲期待,仿佛看到了改變現狀的希望,“砍掉這部分,效率能提升三分之二。”
這章沒有結束,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!
“那就砍。”劉好仃把筆帽哢噠一聲扣上,聲音響亮而乾脆,仿佛給這個決定敲下了一錘定音,“明天起,隻認三聯單。誰多設一道手續,我親自去問他——你是在防風險,還是在造堵點?”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股不容挑戰的威嚴。
第二天一早,陽光灑在廠區的道路上,給整個廠區披上了一層金色的光輝。一輛新到的膠膜貨車剛停穩,門衛老周登記完,立刻熟練地撥通了叉車組電話。他的動作比以前快了許多,臉上也不再是之前那種愁眉苦臉的樣子,而是多了一份自信和乾練。小吳站在一旁,手裡緊緊捏著秒表,眼睛一眨不眨地盯著,他的眼神裡充滿了緊張與期待,秒表表麵已經因為長時間的按壓而微微發燙。
不一會兒,叉車轟鳴著開了過來,它的聲音仿佛是一首激昂的戰鬥號角。僅僅十分鐘內就到場了,那速度快得讓人驚訝。貨被迅速卸下,質檢員熟練地拿著簽收單,仔細核對型號,他的眼神專注而銳利,不放過任何一個細節。簽字拍照,整個過程一氣嗬成,沒有絲毫的拖遝。
全程耗時十一分鐘。
老李站在一旁,眼睛緊緊盯著秒表,也許是太過激動,手一抖,筆尖在對比表上劃出一道長長的痕跡,紙都被劃破了。他愣了一下,隨即臉上露出了笑容,那笑容像是冬日裡綻放的暖陽,溫暖而燦爛:“直通組等待時間,比舊流程少了三十七個百分點。”他的聲音裡充滿了驚喜與自豪。
“數據不會騙人。”劉好仃把一個黃色的標簽貼在貨箱顯眼處,那標簽在陽光下格外耀眼,仿佛是勝利的旗幟。標簽上寫著“直通批次”,簡潔而有力,“以後這就是‘直通批次’的標誌。看到黃標,所有人優先處理,不問原因。”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種對未來的期許。
小吳拿出手機,拍了張照片,順手傳進了“客戶眼中的我們”文件夾,命名為“y01”。他盯著屏幕看了兩秒,嘴角不自覺地往上一揚,仿佛看到了效率提升帶來的美好前景,他的眼睛裡閃爍著希望的光芒。
試運行第三天,問題卻如一顆隱藏的炸彈,突然爆發了。
倉儲係統突然彈出警告:“未接收到質檢預通知,無法錄入庫存。”那警告聲在安靜的倉庫裡顯得格外刺耳,仿佛是一聲警報,打破了原本的平靜。倉管員看著貨箱上的黃標,一臉的猶豫與不知所措,站在那裡,不敢動手,他的眼神裡充滿了迷茫與擔憂。
“係統不認,我們認。”劉好仃鎮定自若地掏出手機,他的手指在屏幕上快速滑動著,迅速拍下簽收單和黃標,發到調度群,“視覺信號+人工確認,替代係統校驗。誰看到,誰響應。”他的聲音沉穩而有力,仿佛在黑暗中為眾人指引著方向。
五分鐘後,產線調度回複:“料已知,準備接產。”那簡短的回複仿佛是一顆定心丸,讓原本緊張的氣氛稍微緩和了一些。
劉好仃把手機收好,走到倉管員麵前,拍了拍他的肩膀,他的手掌溫暖而有力,給人一種安心的感覺:“人比係統快一步,很正常。我們不是繞開規則,是讓規則先跑起來,後續再慢慢調整。”他的眼神裡充滿了鼓勵與信任。
一周後,三號線再次迎來hh040係列訂單。這次,膠膜到廠、質檢、入庫、上線,每一個環節都緊密銜接,仿佛是一台精密運轉的機器。小吳站在控製台前,眼睛緊緊盯著屏幕,他的身體微微前傾,仿佛要把整個屏幕都看穿。看著物料狀態從“待檢”跳到“可用”,僅僅隻用了二十三分鐘。他興奮地握緊了拳頭,臉上的自豪笑容如同盛開的花朵般燦爛。
可第二天,劉好仃在跟車時,不經意間發現,有個輪值員工在簽完字後,又悄悄給質檢組打了通電話:“貨到了啊,你們準備一下。”那聲音雖然不大,但卻清晰地傳進了劉好仃的耳朵裡。
劉好仃微微皺了皺眉頭,他的眼神裡閃過一絲疑惑與思索,他沒有當場點破,而是決定召集三人開個短會,好好解決這個問題。
會議室裡,氣氛有些凝重。劉好仃坐在椅子上,目光平靜地看著那名員工,他的眼神裡沒有責備,隻有探尋與理解。
“為什麼還要打電話?”劉好仃輕聲問道,聲音裡帶著一絲溫和。
那人搓著手,神情有些緊張,他的眼神閃爍不定,不敢直視劉好仃的眼睛:“心裡不踏實……萬一他們沒看見群消息呢?”他的聲音越來越小,仿佛蚊子在嗡嗡叫。
“不踏實,是因為改得太快?”劉好仃語氣平和,眼神中帶著探尋,仿佛在試圖打開員工心中的那扇門。
“也不是……就是覺得,少了個聲音,像沒做完事。”員工的聲音帶著一絲猶豫,他的手指不自覺地揪著衣角。
劉好仃點點頭,陷入了短暫的沉思,他的眼神望向遠方,仿佛在思考著更深層次的問題。隨後,他帶著三人重新走了一遍直通流程,從貨車進廠到物料上線,每一個步驟都認真記錄時間——全程十一分鐘。
這章沒有結束,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!
“以前要五十八分鐘。”他把秒表放在桌上,聲音裡帶著一絲感慨,仿佛在回憶著過去的艱辛,“現在省下四十七分鐘。我宣布,從下周起,每個完成直通任務的班組,額外獲得這段節省時間的百分之十作為彈性休息。”
老李一愣,似乎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:“七分鐘?”他的眼睛瞪得大大的,滿臉的驚訝。
“對,七分鐘。”劉好仃臉上露出了笑容,那笑容中帶著鼓勵與期待,“可以喝茶,可以蹲門口抽煙,也可以什麼都不乾。但得光明正大地歇。”他的聲音裡充滿了對員工的關懷與理解。
小吳樂了,眼睛亮晶晶的,仿佛夜空中閃爍的星星:“那大家以後搶著做直通了。”他的臉上洋溢著興奮的笑容,仿佛看到了一個充滿活力的未來。
“對。”劉好仃翻開“接鏈”本子,拿起筆,在空白的頁麵上寫下新的一條,“簡化不是刪減,是把時間還給人。”他的字跡剛勁有力,仿佛在書寫著未來的藍圖。
下午,劉好仃在實驗區專注地整理數據,他的眼神緊緊盯著電腦屏幕,仿佛要把屏幕上的每一個數據都刻進腦海裡。手指在鍵盤上快速敲擊著,發出清脆而有節奏的聲音,他正在準備寫第一份效率對比報告。這時,小吳走進來,手裡拿著一疊新印的三聯單。
“我改了版式。”小吳把單子放在桌上,語氣中帶著一絲興奮,仿佛完成了一項偉大的任務,“把‘簽收人’‘時間’‘照片編號’放在最上麵,加粗了。背麵還加了流程圖,輪值的人一看就懂,這樣就不用每次都給大家講解流程了。”他的臉上洋溢著自豪的笑容,仿佛在展示自己的傑作。
劉好仃接過單子,仔細看了看,他的眼神中流露出一絲讚賞,仿佛看到了年輕人的智慧與活力:“好,明天就用這個。年輕人腦子就是靈活。”他的聲音裡充滿了對小吳的肯定與鼓勵。
不一會兒,老李也來了,手裡拎著一卷黃色標簽紙,臉上洋溢著笑容,那笑容仿佛能融化冬日的冰雪。“我跟倉庫說了,以後黃標貨優先調度。他們問是不是上麵批的,我說——是實驗區定的規矩。”他的聲音裡充滿了自豪與堅定。
“規矩立住了?”劉好仃放下手中的工作,抬起頭看著老李,他的眼神裡帶著一絲期待。
“立住了。”老李把標簽紙放在桌上,手指輕輕敲了敲,那聲音清脆而有力,“今天三號線提前半小時備料完成,大家工作積極性都高了不少。”他的眼睛裡閃爍著喜悅的光芒,仿佛看到了工廠的美好未來。
劉好仃合上本子,站起身,走到白板前。他拿起黑筆,在“環節簡化”四個字下麵畫了一條橫線,然後鄭重地寫下:
“刪冗餘,留痕跡,穩運行。”
小吳看著那行字,忽然來了興致,好奇地問:“下一步呢?”他的眼睛裡閃爍著好奇的光芒,仿佛在探索著未知的世界。
劉好仃沒有立刻回答,他轉身打開手機相冊,找到了“sc001”那張動線圖,放大,手指輕輕指著第二個等待節點。
“這兒。”他說,眼神中透露出一絲堅定,“質檢到入庫,平均耗時三十九分鐘。現在我們隻簽了字,但沒斷開‘等’的慣性,這個節點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。”他的聲音裡充滿了對未來的憧憬與期待。
老李湊過來,眼神中帶著一絲疑惑:“你的意思是……再砍?”他的眉頭微微皺著,似乎在思考著劉好仃的想法。
“不是砍。”劉好仃用筆尖輕輕點著屏幕,眼神中透露出一種深邃的思考,“是推一把。讓下一個環節,主動往前迎,而不是一直被動等待。”他的聲音沉穩而有力,仿佛在闡述一個重要的戰略。
小吳眨了眨眼,眼中滿是好奇:“怎麼迎?”他的身體微微前傾,想要更清楚地聽到劉好仃的答案。
劉好仃把筆放下,走到旁邊的抽屜前,緩緩打開,從裡麵取出一遝空白卡片。他的動作輕盈而熟練,仿佛在進行一場神聖的儀式。
“我們給質檢組每人發一張小卡。”他說,眼神中閃爍著智慧的光芒,“貨一放行,立刻塞進門縫,寫上‘已檢,可入’。不靠群消息,不靠口頭傳,就靠這張紙,把‘等’變成‘來’,這樣可以讓整個流程更加順暢。”他的聲音裡充滿了自信與堅定,仿佛看到了一個更加高效的工作流程。
隨著直通流程的持續推進,廠區裡的氛圍悄然發生著變化。工人們從最初的疑惑、不安,逐漸轉變為理解、支持,工作效率也在不斷提升。
這一天,廠區裡又迎來了一批新的訂單。膠膜貨車一輛接著一輛駛入廠區,卸貨區一片繁忙景象。小吳早早地來到現場,他身著工作服,精神飽滿,仿佛一位即將奔赴戰場的戰士。手裡拿著新改版的三聯單,眼睛在每一輛貨車之間快速掃視,他的眼神銳利而敏銳,仿佛能洞察一切。指揮著現場的工作,他的聲音洪亮而清晰,每一個指令都準確無誤地傳達給工作人員。
本小章還未完,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!
“師傅,麻煩這邊靠一下。”小吳對著貨車司機大聲喊道,聲音在卸貨區回蕩著。司機熟練地操作著方向盤,貨車穩穩地停在了指定位置。小吳快步走上前,遞上三聯單,微笑著說:“師傅,麻煩您簽個字。”他的笑容真誠而溫暖,讓人感覺格外親切。司機接過單子,看都沒看,熟練地簽上自己的名字,還開玩笑道:“小夥子,你們這流程越來越順了,我們司機也輕鬆不少。”他的笑聲爽朗而響亮,仿佛在為這高效的流程喝彩。
門衛老周坐在門衛室裡,眼睛緊緊盯著監控屏幕,密切關注著廠區門口的情況。他的眼神專注而認真,不放過任何一個細節。一有貨車進入,他立刻在登記本上做好記錄,然後迅速拿起電話,通知叉車組。他的動作比以前快了許多,臉上也不再是之前那種愁眉苦臉的樣子,而是多了一份自信和乾練。每一個動作都顯得那麼嫻熟,仿佛在演奏一首流暢的工作樂章。
叉車組的老李此刻正開著叉車,在卸貨區和倉庫之間來回穿梭。他的眼神專注而堅定,仿佛一位技藝高超的駕駛員。熟練地操作著叉車,將一箱箱膠膜準確無誤地運送到指定位置。叉車轟鳴著,仿佛是高效工作的號角,激勵著每一個人更加努力地工作。
質檢員小王站在倉庫門口,手裡拿著簽收單,等待著貨物的到來。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絲期待,仿佛在迎接一場重要的挑戰。當一輛滿載膠膜的叉車緩緩停下時,他立刻走上前,仔細核對型號,認真檢查貨物的質量。他的動作迅速而專業,每一個細節都不放過。不一會兒就完成了簽收和拍照工作。他看著手中的簽收單,心中不禁感慨,這新流程讓工作變得簡單多了,以前那種繁瑣的重複登記再也沒有了。他的臉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,仿佛看到了工作變得更加輕鬆的希望。
就在大家都沉浸在高效工作的氛圍中時,一個意外情況發生了。一輛貨車在卸貨過程中,由於貨物擺放不穩,一箱膠膜突然滑落,摔在了地上。司機頓時慌了神,站在一旁不知所措,他的眼神裡充滿了驚恐與擔憂。小吳見狀,立刻跑了過去,他的腳步急促而有力,仿佛在與時間賽跑。他迅速查看貨物的損壞情況,同時安慰司機:“師傅,彆著急,先看看貨怎麼樣。”他的聲音沉穩而冷靜,給人一種安心的感覺。
司機一臉焦急:“這可怎麼辦,會不會影響送貨啊?”他的聲音帶著一絲顫抖,眼神裡滿是擔憂。小吳蹲下身子,仔細檢查貨物,他的眼神專注而認真,不放過任何一個可能損壞的地方。發現隻是包裝有些破損,裡麵的膠膜並沒有損壞。他站起身,拍了拍司機的肩膀:“師傅,彆擔心,貨沒事。不過為了保險起見,我們再重新登記一下,把情況說明清楚。”他的聲音裡充滿了安撫與信任。
說完,小吳拿起三聯單,迅速記錄下意外情況,同時聯係了倉庫和質檢組。不一會兒,倉庫管理員和質檢員都趕到了現場。他們按照新的流程,對貨物進行了再次檢查和登記,確認貨物可以正常使用後,又迅速投入到後續的工作中。他們的動作熟練而迅速,仿佛一群訓練有素的士兵。
這次意外事件,雖然打亂了一下工作節奏,但也讓大家更加深刻地認識到了新流程的重要性。如果沒有簡化後的流程,麵對這樣的突發情況,各個環節之間可能會因為溝通不暢、手續繁瑣而導致問題處理不及時,進而影響整個生產進度。大家都意識到,新流程不僅提高了工作效率,更增強了應對突發情況的能力。
隨著工作的不斷推進,劉好仃又開始思考如何進一步優化流程。他再次召集了小吳和老李,圍坐在會議桌旁,氣氛有些嚴肅,仿佛一場重要的戰鬥即將打響。
“雖然現在直通流程已經取得了不錯的效果,但我們不能止步於此。”劉好仃看著兩人,語氣堅定,“我們要繼續挖掘潛力,讓整個流程更加完美。”他的眼神裡閃爍著對未來的憧憬與追求。
小吳點點頭,拿出筆記本,上麵記錄著他在工作中發現的一些小問題:“劉師傅,我發現雖然我們已經減少了重複登記的環節,但在某些時候,部門之間的信息傳遞還不夠及時。有時候貨物已經到達下一個環節了,但相關信息還沒有完全同步。”他的眼神裡透露出一絲擔憂,仿佛看到了潛在的問題。
老李也補充道:“是啊,還有質檢組和倉庫之間的協調,有時候會因為對貨物的理解不同而產生一些小摩擦。”他的眉頭微微皺著,似乎在回憶著過去的經曆。
劉好仃認真地聽著兩人的發言,眼睛微微眯起,思考著解決方案。過了一會兒,他緩緩說道:“信息傳遞的問題,我們可以考慮建立一個更加完善的溝通機製。比如,每個環節完成後,及時在共享平台上更新信息,讓所有人都能第一時間了解到最新情況。”他的聲音沉穩而有力,仿佛在規劃著未來的藍圖。
這章沒有結束,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