劉好仃邁著沉穩且堅定的步伐走進辦公室,他每一步都仿佛踏在歲月的琴弦上,發出沉穩而有節奏的聲響。那帆布包在他肩頭微微晃動,好似一位即將奔赴硝煙彌漫戰場的戰士,背負著無比重要的使命,包身隨著他的步伐輕輕擺動,仿佛在無聲地訴說著即將麵臨的挑戰與責任。
他徑直走向自己的辦公桌,用力將帆布包往桌上一擱,巨大的聲響在寂靜得仿佛能聽見心跳的辦公室裡轟然回蕩。帆布包拉鏈上那截磨得發亮的銅頭,在晨光的映照下閃爍著古樸而神秘的光芒,“哢”地一聲輕響,彈開了它緊閉的“嘴唇”,仿佛一位被禁錮許久的使者,在迫不及待地想要釋放裡麵裝著的秘密。
劉好仃卻沒有急著去掏裡麵的文件,他的眼神在桌上快速掃視了一圈,目光最後落在了那個有些陳舊卻依舊陪伴著他的保溫杯上。這隻保溫杯陪伴他度過了無數個在辦公室裡奮鬥的日夜,見證了他的喜怒哀樂,也承載著他對工作的執著與熱情。他伸出手,穩穩地擰開保溫杯,一股濃烈的茶香瞬間彌漫開來,那獨特的香氣如同一隻無形的手,輕輕撩撥著他的嗅覺神經。他仰頭喝了一大口濃茶,那茶葉梗子調皮地卡在杯口,就像一個小旗杆似的,高高豎立著,仿佛在宣告著這杯茶的獨特與不平凡。他輕輕咂了咂嘴,回味著茶的苦澀與甘甜,這茶就像他的生活,雖有艱辛與苦澀,卻也有著彆樣的滋味與溫暖。
“小吳,黑板擦了沒?”劉好仃突然提高音量喊道,那聲音如同驚雷般在辦公室裡回蕩。他深知團隊需要及時獲取最新的信息和數據,黑板是他們交流思想、展示成果的重要陣地,必須保持乾淨整潔。
不一會兒,小吳從隔壁質檢室探出頭來,嘴裡還嚼著半塊沒吃完的饅頭,含糊不清地說道:“剛擦的,等您貼新東西呢。”他臉上帶著一絲憨厚的笑容,眼神中透露出對工作的認真與期待。
劉好仃點了點頭,從帆布包裡小心翼翼地抽出一張紙,那張紙的邊角微微卷著,上麵印著“深大材料學院內部交流資料”幾個字,字體端莊而清晰,仿佛在訴說著它的權威與重要性。他邁著大步走到那塊被稱為“光角”的黑板前,這塊黑板可不是普通的黑板,它是團隊交流思想、展示成果的重要陣地,承載著大家的智慧與心血。
他輕輕地把紙貼在技術區正中央,動作輕柔而專注,就像一位嚴謹的工匠在雕琢他的作品。然後,他從口袋裡掏出四顆磁鐵,分彆壓在紙的四個角上,確保紙張不會輕易滑落。他圍著黑板轉了一圈,仔細檢查著紙張是否平整,每一個細節都不放過。接著,他又拿起一支綠色粉筆,在紙張底下工工整整地寫了一行字:“可改造接口標準——舊線升級有路可走。”他的字跡剛勁有力,每一個筆畫都仿佛蘊含著他對工作的熱情和決心,仿佛在向團隊成員宣告著一個新的開始和挑戰。
就在這時,老李正好路過,他的腳步不由自主地頓了一下,目光被黑板上的內容吸引住了。他湊近看了兩眼,眉頭先是鬆了半分,似乎對內容有些認同,但緊接著又緊了半分,像是心中還有著疑慮。老李皺著眉頭,站在原地沉思了片刻,他的眼神中閃爍著思考的光芒,似乎在權衡著其中的利弊。然後,他搖了搖頭,匆匆離開了,那匆匆離去的背影仿佛帶著一絲未解的困惑。
上午九點,班組長們圍坐在會議室裡,氣氛有些凝重,沒有人說話,安靜得仿佛連根針掉在地上都能聽見。牆上的掛鐘滴答滴答地響著,像是在倒數著什麼重要的時刻,每一聲都敲在大家的心上。大家的眼神中都透露出一種期待和緊張,仿佛一場大戰即將拉開帷幕,每個人都清楚這次會議的重要性,它關乎著團隊未來的發展方向。
劉好仃站在投影儀前,他沒有開場白,直接打開手機相冊,將裡麵的照片投影到白板上。照片的畫麵有點晃,顯然是在拍攝時手有些抖動,不過還是能清晰地看到,那是南牆那塊試驗板剛通電時拍的場景。照片中,電表數字穩穩地停在3.2,旁邊的紅燈一閃一閃,仿佛在訴說著一種新生的活力,仿佛在向世界宣告著一個奇跡的誕生。
“一天發3.2度電。”劉好仃的聲音低沉而有力,在會議室裡回蕩,“這足夠車間那盞老吊燈亮十六個鐘頭了。以前咱們隻能依靠電網,每天都在為高額的電費發愁,現在,牆自己就能生電,這是多麼了不起的突破啊!這意味著我們在能源利用上邁出了重要的一步,也為廠裡的可持續發展帶來了新的希望。”
這時,有人小聲嘀咕起來:“可那玻璃做了三十年了,從我爸那輩就做這個,真的要改變嗎?”聲音雖小,但在寂靜的會議室裡卻格外清晰,仿佛一顆石子投入平靜的湖麵,激起了層層漣漪。那聲音中帶著一絲猶豫和擔憂,是對傳統工藝的留戀,也是對未知改變的恐懼。
這章沒有結束,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!
劉好仃點了點頭,神情堅定地說:“我知道,老手藝是咱們廠的根基,凝聚著先輩們的智慧和心血,不丟人。但咱們得知道什麼時候該換活法。三十年前,咱們用手磨玻璃,效率低不說,質量也難以保證,每一塊玻璃都凝聚著工人們辛勤的汗水,但產出卻不儘如人意;現在,咱們用機器,生產效率提高了,質量也更有保障了,咱們不也過來了嗎?時代在發展,科技在進步,咱們也得跟上步伐啊!如果一直固步自封,我們終將被時代所淘汰。”
他一邊說著,一邊翻開筆記本,動作熟練而自然。他翻到畫著舊產線的那一頁,那上麵密密麻麻地記錄著各種數據和標識,每一個數字、每一個符號都見證了他對工作的認真與執著。“下周起,三號生產線停兩天,我們要做接口適配改造。隻改一條線,先試跑一下,看看效果如何。這是一個謹慎而又必要的嘗試,我們必須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,逐步推進改革。材料先挪去五號倉,老張你帶隊,彆急,慢慢拆,一定要確保萬無一失。每一步操作都要嚴格按照規範進行,不能有絲毫的馬虎。”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種運籌帷幄的自信,仿佛一切都在他的掌控之中。
老李坐在一旁,低頭在本子上畫了兩條線,一條長,一條短,然後在旁邊標上“能耗對比”。他一邊畫,一邊嘴裡念念有詞,似乎在計算著什麼,時而皺眉思索,時而搖頭晃腦。畫完之後,他抬起頭,說道:“電壓還是個坎,得加穩壓模塊,不然電壓不穩定,很容易出問題。我們必須在電源穩定性上做好充分的準備,才能保證生產的順利進行。”
劉好仃早有準備,他點了點頭,說道:“已經在訂了,貨到之前,先拿試驗板的數據調參數。誰有空,輪流去南牆盯兩小時,把發電波動的情況詳細記錄下來,這對我們後續的改進非常重要。每一個數據都可能成為我們突破難題的關鍵,大家一定要認真負責。”
散會後,小吳匆匆追了上來,他的臉上帶著一絲焦急,問道:“劉師傅,我那幾份客戶意向報告您看了嗎?”他的眼神中充滿了期待,希望能得到劉好仃的肯定和指導。
劉好仃一邊走一邊說,腳步沒有絲毫停頓:“看了七份,深圳中學改造、科技園辦公樓翻新,這兩個項目你得盯緊。這兩個項目需求明確,時間也比較緊迫,如果能拿下,對咱們廠的研發和發展都有很大的幫助。它們不僅能為廠裡帶來可觀的經濟效益,還能提升我們在行業內的知名度。”
小吳皺了皺眉頭,有些無奈地說:“可我現在還得跑質檢,一天三趟巡線,真的抽不開身啊。我怕到時候兩邊都顧不好,影響工作進度。兩邊的工作都非常重要,我擔心自己分身乏術。”
劉好仃停下腳步,拍了拍小吳的肩膀,語重心長地說:“所以得調。從明天起,你主抓研發協調,日常巡檢讓小陳替你。他上個月考核成績不錯,做事也比較認真負責,能頂上來。你要把更多的精力放在研發上,這可是咱們廠未來的希望。我們要把人才用在最合適的地方,發揮出最大的價值。”
小吳愣了一下,眼神中透露出一絲驚喜和不敢相信,他問道:“那……我算正式進研發組了?”他的聲音中帶著一絲顫抖,內心充滿了期待和興奮。
劉好仃笑著點點頭,說:“組還沒立,人先動。今晚你把那兩個項目的需求詳細拆解一下,把每個環節都考慮清楚,明天晨會提出來,咱們一起討論,把組搭起來。以後,咱們就是一起並肩作戰的夥伴了。我們要共同麵對挑戰,共同創造輝煌。”
當晚七點,車間角落的一張舊桌亮著燈。燈光昏黃而溫暖,照亮了小吳那專注的臉龐。他攤開筆記本,拿起筆,工工整整地寫下“光伏+調光複合玻璃研發小組”一行字,那字跡雖然還有些稚嫩,但卻充滿了力量,仿佛在宣告著一個新團隊的誕生。下麵,他認真地列了三欄:任務、責任人、時間節點。每一個字都凝聚著他的心血和思考,每一筆都書寫著他對未來的憧憬。
他盯著“第一階段目標”那格,筆尖懸在空中,遲遲沒有落下。他的腦海中思緒萬千,想象著未來小組會麵臨的挑戰和機遇,有困難時的愁眉不展,也有成功時的歡呼雀躍。最後,他一咬牙,落下筆:“9月10日前出樣品”。日期寫完,他順手畫了道斜杠,從“10”上方劃到底,像一道光劈開紙麵,仿佛在宣告著他堅定的決心。那道斜杠,如同他心中一道堅定的信念,激勵著他勇往直前。
第二天一早,劉好仃帶著工具包來到了南牆。遮雨簷昨天剛焊好,看上去十分結實,就像一個忠誠的衛士,堅守著自己的崗位,為試驗板遮風擋雨。他伸手搖了搖,遮雨簷紋絲不動,他的臉上露出了一絲滿意的笑容。接線口用三層絕緣膠帶纏得嚴嚴實實,又加了個防水盒,確保在惡劣的天氣下也能安全運行。他仔細檢查著每一個細節,不放過任何一個可能存在隱患的地方。
本小章還未完,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!
“可以通電了。”電工老周站在一旁,信心滿滿地說道。他對自己和同事們的工作成果充滿信心,期待著試驗板能夠正常運行。
劉好仃卻沒有立刻同意,他抬頭看了看天,隻見雲層壓得低低的,風也沉悶悶的,仿佛在醞釀著一場大雨。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絲擔憂,說道:“再等等,等雨過了。現在通電,萬一遇到下雨,可能會有安全隱患。我們不能冒險,安全始終是第一位的。”
話音剛落,豆大的雨點便砸了下來,劈裡啪啦地打在玻璃上,仿佛是大自然發出的抗議。雨滴打在玻璃上,發出清脆而又急促的聲響,仿佛在催促著他們儘快采取措施。
“收工!”劉好仃大手一揮,果斷地說道,“設備蓋好,電表箱鎖緊,誰也彆碰!安全第一,容不得半點馬虎。”他的聲音堅定而有力,讓大家不敢有絲毫懈怠。
大家紛紛行動起來,迅速撤進車間。雨越下越大,窗外的世界變得一片模糊,隻能看到雨幕中隱隱約約的輪廓。小吳趴在窗邊,望著南牆,擔憂地說:“這下懸了,這麼大的雨,不知道會不會影響試驗板。”他的眉頭緊鎖,眼神中充滿了憂慮。
劉好仃坐在工位上,鎮定自若地掏出小本子,開始畫接線圖。他的眼神專注而堅定,仿佛外界的一切都無法乾擾到他。他的手指在紙上快速移動,勾勒出一條條清晰的線條,每一條線都代表著他對工作的嚴謹和負責。“不懸。”他一邊畫一邊說道,“雨停了就裝,今晚通電。這場雨,就當是對試驗板的一次考驗吧。經曆過風雨的考驗,它才會更加堅強。”
淩晨一點,雨終於停了。劉好仃帶著老周和小吳摸黑回到了南牆。手電筒的光柱在牆麵上掃過,防水盒完好無損,接線口乾燥如初,仿佛這場大雨根本沒有來過。大家懸著的心終於落了地,臉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。
“乾!”劉好仃簡短有力地說道。
三個人立刻行動起來,蹲在地上,開始剝線、對接、測阻值。每一個動作都小心翼翼,每一個步驟都嚴格按照規範進行。劉好仃親自把最後一根線插進電表,他的手微微顫抖著,那是對成功的期待和緊張。他深吸一口氣,按下測試鍵。
綠燈亮了,那一抹綠色在黑暗中顯得格外耀眼。電表數字從0.0跳到0.3,再緩緩爬升,就像一個新生兒在慢慢成長。每一次數字的跳動,都讓大家的心跳加速,充滿了喜悅和激動。
“通了。”老周鬆了一口氣,臉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,“電壓穩定,沒漏電,這次咱們成功了。”他拍了拍劉好仃的肩膀,眼神中充滿了讚賞。
劉好仃卻沒有立刻露出笑容,他掏出一支記號筆,在電表箱側麵工工整整地寫了行字:“試驗段,勿觸。劉好仃7.20”。那字跡剛勁有力,仿佛在向世人宣告著這個重要的時刻。每一個字都傾注了他的心血和汗水,是對這段經曆的見證。
小吳看著那行字,忽然想到了什麼,問道:“明天要不要拍張照,發群裡?讓大家都知道通了,這對咱們廠來說可是個大喜事。”他的眼神中閃爍著興奮的光芒,希望把這個好消息分享給更多的人。
劉好仃收起工具,搖了搖頭,神情嚴肅地說:“不發。現在不是讓大家知道的時候,是讓它自己說話的時候。等它連著曬三天太陽,數據穩了,誰都能看懂,那才是咱們真正成功的時候。現在,我們還有很多工作要做,不能驕傲自滿。我們要以實際行動來證明我們的成果。”
第二天晨會,劉好仃站在會議室的前方,神情激昂地宣布:“研發小組今天正式成立,我牽頭,小吳負責技術對接,老李帶設備組配合改造,老周管電力適配。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任務,都要為這個小組的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。我們要齊心協力,共同攻克難關。”
他頓了頓,繼續說道:“名字不搞那麼正式,就叫‘光板組’——咱們從一塊會發電的玻璃開始,光,得先亮起來。這是我們的使命,也是我們的目標。我們要讓光明照亮每一個角落,讓綠色能源走進千家萬戶。”
老李坐在一旁,翻開筆記本,把昨天畫的能耗對比圖又仔仔細細地描了一遍,還在旁邊加了個小注:“舊線日耗電18度,試驗板日發電3.2度,差值14.8。這數據表明,我們的改造是有成效的,未來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。我們要繼續努力,不斷優化,爭取取得更好的成績。”
小吳在日誌本上認真地寫下:“7月21日,光板組第一次協調會。任務分配完畢,樣品開發啟動。這是我們邁出的第一步,雖然困難重重,但我相信,我們一定能夠成功。每一個困難都是我們成長的階梯,每一次挑戰都是我們前進的動力。”
他合上本子,抬頭看著劉好仃,眼中閃爍著期待的光芒,問道:“下一步,是不是該做第一塊原型了?”他的聲音中充滿了渴望,希望能儘快看到研發成果。
這章沒有結束,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!
劉好仃點了點頭,說:“要做。但先做小樣,30厘米見方,不裝框,隻測發電效率和透光率。我們要從基礎做起,確保每一個環節都萬無一失。隻有基礎紮實,我們才能走得更遠。”
“材料用哪一批?”小吳問道,他深知材料的選擇對於樣品的質量至關重要,每一個材料都關係到研發的成敗。
“從五號倉調,用上周新到的低鐵超白玻,透光率高,適合做基板。這是我們經過多次試驗和比較後選定的材料,一定能夠滿足我們的需求。我們要選用最優質的材料,為研發提供保障。”劉好仃回答道。
“那……焊接誰來?”小吳又問道,焊接工作對於小樣的質量也有著重要的影響,一個好的焊接師傅能夠讓小樣更加完美。
劉好仃合上筆記本,說道:“我問過,廠裡有兩個老師傅以前在電子廠乾過貼片,能上手。先讓他們試試,看看效果如何,不行再想辦法。我們要充分利用廠裡的資源,發揮出每個人的優勢,讓每一個員工都能在自己的崗位上發光發熱。”
小吳記完筆記,忽然想起什麼,說道:“對了,阿強表弟的事,您寫那句‘歡迎有經驗的兄弟回來’,有人回應了。”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絲興奮,希望能為團隊引入更多的人才。
“誰?”劉好仃抬起頭,眼中閃過一絲驚喜,他知道人才是團隊發展的關鍵。
“昨晚夜班,阿強交了張紙條,說他表弟明天來門口等,想聊聊。他表弟在光伏廠乾過焊工,有三年經驗,說不定對我們有用。”小吳說道。
劉好仃抬頭看了眼“光角”黑板,民間信息區底下,果然多了行鉛筆字:“7月21日,阿強表弟,光伏廠焊工,三年經驗,願麵談。”
他沒說話,拿起綠色粉筆,在旁邊畫了個勾,然後說道:“讓他來。先看看手藝,如果合適,就留下來和我們一起乾。我們‘光板組’需要更多有經驗、有熱情的人加入。人多力量大,我們要彙聚更多的人才,共同為實現目標而努力。”
中午,太陽終於露出了笑臉,灑下溫暖的光芒。南牆那塊試驗板在陽光下泛著微藍的光,仿佛是一塊神秘的寶石,散發著獨特的魅力。電表數字跳到了5.1,看著那不斷攀升的數字,劉好仃的臉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。那笑容中既有對目前成果的滿意,也有對未來發展的期待。
他站在牆下,仰頭看了會兒,然後掏出小本子,認真地記下數據。每一個數據都像是他心中的寶貝,他將它們一一記錄下來,為後續的研究和改進提供依據。他深知,這些數據是他們研發過程中的重要財富,是推動項目前進的動力。
小吳走過來,手裡拿著剛打印的材料清單,他的臉上洋溢著興奮的神情,說道:“劉師傅,小樣材料齊了,下午就能開始切割。我們終於要邁出這關鍵的一步了。每一個材料都承載著我們的希望,每一次切割都意味著我們離成功更近一步。”
“好。”劉好仃合上本子,眼神中透露出一種堅定和期待,“讓老周先測一遍接地電阻,安全不過關,一塊玻璃也不能上牆。安全是我們工作的首要前提,不能有任何疏忽。我們要確保每一個環節都安全可靠,才能保障整個項目的順利進行。”
“明白。”小吳認真地回答道,然後匆匆離開了。他的腳步輕快而有力,充滿了對工作的熱情和乾勁。
劉好仃轉身要走,又停下了腳步。他從工具包裡拿出一塊小玻璃片,30厘米見方,邊緣還帶著毛刺,這是第一塊原型基板。他輕輕地將它靠在牆根,用一塊防水布小心翼翼地蓋好,仿佛在嗬護著一個新生的嬰兒。然後,他又在旁邊插了塊手寫牌子:“光伏試驗小樣,勿動。劉好仃7.21”。每一個動作都充滿了對他的尊重和期待,他希望這塊小樣能夠順利完成測試,為後續的研發打下堅實的基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