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晨六點,天邊才泛起一抹淡淡的魚肚白,車間裡那扇磨砂玻璃便開始透進絲絲縷縷的光亮。質檢台前,原本空蕩蕩的地方已然立著兩本嶄新的台賬。一本嶄新得如同白紙,封皮上端端正正地貼著“合規運營·1號線”幾個字,那字跡工工整整,筆鋒轉折間透著一股認真勁兒,仿佛小學生交作業時一筆一劃寫下的成果;另一本則截然不同,每一頁都被密密麻麻的字填滿,紅的藍的章印交錯其中,像一幅色彩斑斕卻又嚴謹有序的畫卷。在這本台賬的邊角處,還夾著幾張現場照片的打印件,照片裡記錄著車間裡各個工序的瞬間,讓人一眼就能感受到現場忙碌的氛圍。
劉好仃靜靜地站在台邊,他的身影被清晨微弱的光線拉得長長的。他目光專注地盯著這兩本台賬,沒有說一句話,隻是默默地把手伸進筆筒,將裡麵的三支筆一支一支地拿出來,整齊地擺成一排,筆尖朝著右邊,動作輕柔卻又帶著一種說不出的莊重,仿佛在列隊的士兵前整理著儀容。
沒過多會兒,老陳是第一個來接班的。他慢悠悠地晃到質檢台前,隨意地瞥了眼那兩本台賬,嘴裡嘟囔著:“喲,又換本子啦?這回還搞得這麼複雜,連拍照都要整上?”他的語氣裡帶著一絲不屑,似乎對這種新要求有些抵觸。
劉好仃沒有立刻回應,而是不緊不慢地從台邊拿起那本已經填好的台賬,輕輕遞到老陳麵前,語重心長地說:“不是換,是加。這本子裡的內容,全是昨天的情況,你拿回去好好看看。哪個環節是誰做的、具體幾點做的、合不合規,這裡麵全都有詳細記錄。要是中間漏了什麼,回頭想查都查不出來,那責任可就沒法落實了。”
老陳皺著眉頭,不太情願地接過台賬,隨意翻了兩頁。一開始,他的眉頭依舊緊緊皺著,但隨著翻看的頁數增加,他的表情漸漸緩和,眉頭也稍微鬆了點,帶著點疑惑問道:“搞得這麼細致……真有人會仔細看這玩意兒嗎?”
劉好仃微微仰起頭,目光堅定地看著遠方,緩緩說道:“現在沒人看,那是還沒到時候。等將來出了問題,那可就都得靠這個來理清責任了。製度這東西,可不是用來糊弄人的,有了它,咱們才能心裡踏實,晚上睡覺都安穩。”說著,他用力拍了下台麵,那聲音在安靜的車間裡顯得格外響亮。
六點十五分,車間裡漸漸熱鬨起來,五名班組長圍在流水線儘頭。劉好仃從口袋裡掏出那個隨身攜帶的小本子,輕輕翻到“數字化台賬試點”那一頁,他伸出手指,指著自己昨晚一筆一劃寫下的字,聲音沉穩而有力:“從今天開始,關鍵工序都得實行雙人簽字製度,全程都要留痕。誰負責操作,誰就得簽字;誰簽了字,誰就得承擔起相應的責任。”
小吳站在人群邊上,手裡緊緊抱著一遝《操作留痕指引》,他的臉上洋溢著興奮的神情,眼神裡透著一種期待已久的意味,仿佛在心裡呐喊著:“終於輪到我大展身手了。”
劉好仃抬起頭,目光掃視了一圈眾人,接著說道:“我每天都會巡查兩趟,主要就是補漏、糾錯、記錄問題。要是發現問題,不會扣你們的分,但要是發現了問題卻不改正,那可就真要扣分了。咱們不是搞什麼運動式的表麵功夫,而是要實實在在地建立起規矩。”
老李這時候也走了過來,他看著牆上那張名單,半信半疑地問道:“這事兒能長久地堅持下去嗎?”
劉好仃毫不猶豫地點了點頭,語氣肯定地說:“能。隻要咱們把第一筆記錄做對了,後麵的每一筆自然也就不會跑偏。”
八點二十分,劉好仃匆匆趕到行政樓信息科。他坐在角落那張破舊的塑料椅上,手裡緊緊捏著一張調試申請單。單子上寫著“1號生產線合規數據通道接入”,可在審批欄那裡,依舊是一片空白。
工作人員坐在對麵,頭也不抬,機械地說道:“係統排期已經排到後天了。你們這項目,也不算緊急情況。”
劉好仃微微皺起眉頭,身體前傾,把申請單往前推了推,語氣誠懇地說:“我這兒的生產任務可是十萬火急啊。”說著,他迅速掏出手機,熟練地翻出昨晚拍的台賬照片,遞到工作人員麵前,“每一筆記錄都得及時準確地進入係統,紙質台賬隻是做個備份。現在數據和係統脫節,就好比走路的時候閉著一隻眼睛,多危險啊。”
工作人員抬起頭,看了他一眼,又迅速低下頭,手指在鍵盤上敲了兩下,不太情願地說:“可接口的穩定性還需要進行測試……”
劉好仃連忙打斷他的話,眼神中透著一絲急切:“那就先接通一條線試試。我保證會提供完整準確的測試日誌,要是出了任何問題,我全權負責。但今天必須得接通。”
工作人員抬頭又看了他一眼,似乎被他的堅決態度所打動,又低下頭在鍵盤上快速敲擊了兩下,最終妥協道:“行吧,給你們優先安排在上午十點。”
這章沒有結束,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!
十點零七分,1號線的中控屏右下角突然跳出一個嶄新的圖標——“合規數據上傳中”。小吳眼睛緊緊盯著屏幕,像是在守護著一件珍貴的寶貝,這一盯就是三分鐘。當他看到第一條“塗層厚度檢測”記錄成功同步的時候,臉上瞬間綻放出燦爛的笑容,咧著嘴衝劉好仃比了個勝利的手勢。
劉好仃卻隻是微微點了點頭,表情依舊平靜。他順手把手機倒扣在操作台上,屏幕朝下,那動作仿佛把所有的事情都默默地壓進了心裡,不再去過多關注。
中午十一點四十分,車間裡正是一片忙碌的景象。調度員小林風風火火地衝進“光角”,手裡揮舞著一張單子,氣喘籲籲地喊道:“客戶加單啦!三十七片調光板,明天下午四點前必須交貨!”
小吳聽到這話,抬起頭,臉上露出擔憂的神情:“這批次還得走雙簽流程,時間根本不夠啊。”
小林喘著粗氣,連忙解釋道:“他們說可以跳過塗層檢測留痕這個環節,隻要檢測結果就行。這樣能省下半個小時,說不定還能趕上交貨時間。”
劉好仃正坐在一旁翻著台賬,聽到這話,手突然停在半空,整個身體都僵住了。他慢慢合上本子,緩緩站起身,從工裝口袋裡掏出那個小本子,再次翻到“數字化台賬試點”那一頁,手指用力指著上麵的字,語氣嚴肅地說:“這本子可不是寫給上麵領導看的擺設,它是留給我們自己未來生存的一條活路啊。”
屋子裡瞬間安靜下來,仿佛連空氣都凝固了。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劉好仃身上,等待著他的下一步指示。
“檢測環節一個都不能少,留痕步驟更不能跳過。”劉好仃邁著堅定的步伐,走到排產表前,眼神專注地掃視著表上的內容,“馬上增派一名質檢員,駐守在1號線,一邊生產一邊進行數據錄入。所有數據都要實時上傳到係統裡,絕對不能積壓單子。”
“那檢測報告呢?”有人提出了疑問。
劉好仃迅速拿起電話,手指熟練地按下號碼,語氣平穩地說:“王工,客戶加單的事我們接下了。檢測環節依舊會嚴格進行,留痕也會一步不落地做好,不過檢測報告我們會加急處理,明天中午前一定發到您郵箱,您看行不行?”
電話那頭沉默了兩秒,隨後傳來聲音:“……行。你們這回,倒是越來越有模有樣了。”
掛了電話,小吳湊過來,壓低聲音問道:“真的一點都不妥協嗎?”
劉好仃眼神堅定地看著前方,斬釘截鐵地說:“這不是妥協不妥協的問題,這是我們堅守的底線。要是為了省一步,看起來是快了那麼一點,但其實路就已經走歪了。咱們現在走的是一條能走一輩子的正道,可不能走偏了。”
下午三點,車間裡熱浪滾滾,機器的轟鳴聲不絕於耳。老李在倉庫門口攔住了正準備去其他地方檢查的劉好仃,他皺著眉頭,臉上滿是無奈:“老劉,我得跟你說句實話——這套新流程,實在是太細致了。年輕人打字快,拍照也利索,我們這些老家夥可就慘了,光是簽字都得想半天,生怕寫錯一個字。”
劉好仃站在原地,靜靜聽他說完,沒有立刻回應。沉默了片刻後,他轉身快步回到辦公室,不一會兒就拿出一本小冊子,封麵上醒目地寫著《台賬填寫示例冊》,扉頁上還有一行紅字:“57歲老劉學起”。
他輕輕翻開一頁,指著上麵某行內容,耐心地說:“這兒,日期格式很容易寫錯,我用紅筆特彆標出來了。還有這兒,檢測值的單位一定不能漏掉,一旦漏了,整頁的數據就都作廢了。”
老李接過小冊子,仔細地翻了翻,驚訝地發現每一頁都密密麻麻地寫滿了批注,有的地方還畫著箭頭、小圈,就像老師批改作業一樣細致入微。
“其實我一開始也不太熟悉這些。”劉好仃笑了笑,眼神裡透著一絲靦腆,“但我想明白了,咱們不怕慢,隻要穩紮穩打,一步一個腳印,就一定能走得長遠。”
“那……能不能教教我們這些老家夥啊?”老李有些不好意思地問道。
劉好仃眼睛一亮,連忙說道:“早就想跟你們提這事兒了。下周開始,午間抽出十分鐘時間,專門給大家上合規課。小吳負責講電子錄入的操作方法,我帶大家演練雙簽流程。誰來都行,不想來的也不強迫,來了就跟著學,總會有收獲的。”
老李點點頭,緊緊握住劉好仃的手,語氣誠懇地說:“行,那我第一個報名,給我留個名額。”
傍晚五點四十分,車間裡燈火通明,機器的運轉聲仿佛是一首激昂的交響曲。劉好仃站在1號線的首工位,靜靜地看著新來的質檢員小方和操作工老周並排站在檢測儀前。兩人全神貫注地核對完數據後,拿起筆,在台賬上並排簽下自己的名字。小方寫字速度很快,刷刷幾下就簽好了;老周則寫得慢一些,一筆一劃,雖然速度不快,但寫得格外工整。
這章沒有結束,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!
簽完字,小方順手把台賬放進透明文件夾裡,又仔細地貼上條形碼。接著,他用掃碼槍輕輕一掃,“嘀”的一聲清脆響起,屏幕上立刻跳出“上傳成功”的字樣。
劉好仃依舊站在原地,一動不動地等了幾秒,確認數據已經同步無誤後,才緩緩轉身,朝著“光角”走去。
路過質檢台時,他突然發現自己的保溫杯正擺在台麵上,蓋子擰得嚴嚴實實。杯身還帶著一點點餘溫,仿佛剛被人用過。他停下腳步,伸出手,隻是輕輕碰了一下杯壁,眼神裡閃過一絲複雜的情緒,然後便繼續向前走去。
就在這時,車間廣播裡傳來清晰的聲音:“1號線,今日合規數據上傳完成率,百分之百。”
小吳從電腦前抬起頭,臉上洋溢著自豪的笑容,衝劉好仃揚了揚手裡的筆,那動作仿佛在向世界宣告他們的成功。
劉好仃微微點頭,正準備離開,忽然聽見身後傳來老李的聲音:“老劉!”
他停下腳步,緩緩轉過身。隻見老李站在三米外,手裡高高舉著那本《示例冊》,大聲問道:“明天午間課,幾點開始啊?”
劉好仃嘴角微微上揚,露出一抹欣慰的笑容,大聲回答道:“中午十二點十分,彆遲到!”說完,他邁著堅定的步伐,朝著車間的出口走去,夕陽的餘暉灑在他的身上,拉出一道長長的影子,仿佛在預示著他所堅持的道路,必將通向光明的未來。
第二天中午十二點十分,車間裡原本有些嘈雜的聲音漸漸小了下來。劉好仃站在臨時布置的“講台”前,麵前擺著一張簡陋的桌子,上麵放著小冊子和一支筆。小吳在一旁調試著電子設備,準備演示電子錄入的操作流程。
老李第一個走進了教室,他的身後還跟著幾個老員工,大家都好奇地看著眼前的布置。
劉好仃清了清嗓子,微笑著說道:“大家彆緊張,今天就是一起學習學習,互相交流交流。咱們先從電子錄入開始,小吳,你來給大家講講。”
小吳有些緊張地站起身,深吸一口氣,開始講解電子錄入的具體步驟和注意事項。他一邊說,一邊在電腦上操作演示,台下的老員工們眼睛緊緊盯著屏幕,生怕錯過任何一個細節。
講解完電子錄入後,劉好仃拿起小冊子,走到眾人中間,開始演練雙簽流程。他耐心地示範著每一個動作,解釋著每個步驟的意義。
“大家看,這雙人簽字,不僅僅是個形式,它代表著責任的傳遞和確認。誰簽字,誰就得對自己負責的部分心裡有數。”劉好仃認真地說道。
老李聽得格外認真,不時地提出一些問題:“要是兩個人意見不一致怎麼辦?”
劉好仃思考了一下,回答道:“如果出現這種情況,就及時向上級彙報,大家一起商量解決。但不管怎樣,絕對不能跳過這個流程。”
在大家的積極參與下,午間課進行得十分順利。結束的時候,老李走到劉好仃麵前,拍了拍他的肩膀,感慨地說:“老劉,你這次真是做了一件大好事啊。雖然一開始大家不太理解,但現在看來,這規矩立得好。”
劉好仃笑著說:“隻要能讓咱們車間越來越規範,能讓大家工作得更安心,我這些努力就值了。”
接下來的日子裡,車間裡的變化越來越明顯。每一道工序都嚴格按照規定進行,台賬記錄得清清楚楚,數據同步也十分及時。大家的工作效率雖然沒有因為新流程而明顯提高,但工作的質量卻有了質的飛躍。
有一次,上級領導來車間檢查工作。他們仔細查看了台賬和係統數據,對車間裡的合規運營情況給予了高度評價。
“你們這個數字化台賬試點做得非常不錯,值得在全公司推廣。”領導滿意地說道。
劉好仃謙虛地笑了笑,說:“這都是大家一起努力的結果,我們隻是把該做的事情做好了。”
隨著時間的推移,車間裡的年輕員工逐漸掌握了更多的技能,老員工們也慢慢適應了新的工作流程。大家在工作中相互配合,形成了一種良好的工作氛圍。
有一天,小吳興奮地跑到劉好仃麵前,說:“劉哥,現在外麵的公司都開始向我們學習合規運營的經驗了,咱們車間成了榜樣了!”
劉好仃笑了笑,說:“這隻是個開始,咱們還得繼續努力,把這條路走得更遠。”
傍晚,夕陽的餘暉再次灑在車間裡。劉好仃站在質檢台前,看著眼前整齊擺放的台賬和正在運行的設備,心中充滿了成就感。他知道,自己所堅持的底線和規矩,已經在這片車間裡生根發芽,並將帶領大家走向更加美好的未來。而這一路走來,雖然有困難,有質疑,但每一次的堅持都讓他更加堅信,隻要心懷信念,就一定能走出一條屬於自己的康莊大道。
又是一個清晨,六點的鐘聲剛剛敲響,車間裡的磨砂玻璃又透進了熟悉的天光。劉好仃依舊早早地來到質檢台前,這一次,他看著眼前那兩本台賬,嘴角露出了自信的笑容。他知道,這不僅僅是一本本記錄數據的本子,更是大家共同努力的見證,是走向未來的基石。而他,也將繼續帶著這份信念,守護著車間的合規運營,書寫著屬於他們的精彩篇章。
本小章還未完,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