劉好仃坐在質檢台前,身體微微前傾,眼神專注而沉穩。他的手緩緩地伸向那個放在一旁許久、有些陳舊的保溫杯。手指觸碰到杯身的瞬間,那熟悉的金屬冰冷感沿著指尖蔓延開來,讓他微微一怔,思緒仿佛也隨著這股涼意飄回到了那些忙碌的日子。隨後,他輕輕將保溫杯挪到一旁,伸手從保溫杯底下抽出那張被壓了不知多久的紙。
指尖剛一觸碰到紙張,一絲輕微的粘膩感便順著皮膚傳遞過來,那是水漬乾透後留下的獨特痕跡。紙張似乎在保溫杯底下承受了無數個日夜的擠壓,水漬早已徹底乾了,隻在紙張的邊緣留下了微微卷起的痕跡,像是歲月不經意間卷起的褶皺,又像是生活不經意間留下的滄桑印記。劉好仃的動作自然而又帶著一種篤定,他沒有抖落紙上的水漬,也沒有特意去晾曬,仿佛這張紙上的每一處痕跡都承載著某種不可言說的意義。他輕輕地、穩穩地把紙平鋪在質檢台的角落,那神情,仿佛在展開一張指引方向的地圖,又仿佛在揭開一段塵封已久卻又無比重要的故事。
就在這時,一陣有節奏的腳步聲從門外傳來,小吳、老李、老周陸續走了進來。他們的臉上都帶著日常勞作後的疲憊,但眼神中卻又透著一絲難以掩飾的期待和凝重。每個人的手裡都端著一個搪瓷缸,那是他們日常用來泡茶的容器。搪瓷缸的缸身上印著的字跡,曾經或許是鮮豔奪目的,但如今已經有些模糊,那是歲月留下的印記,就像他們臉上的皺紋一樣,帶著一種獨特的韻味,訴說著他們的故事和經曆。
屋子裡沒有人說話,但他們的腳步比平時慢了半拍。每一步都像是用儘了全身的力氣去斟酌,又像是在積蓄著某種力量,仿佛知道今天這杯茶,不會白喝,接下來會有重要的事情要發生。小吳率先走到自己常坐的位置旁,輕輕地將搪瓷缸放在桌上,動作輕盈卻又帶著一絲小心翼翼,仿佛這個搪瓷缸裡裝著的不僅僅是茶水,更是他此刻複雜的情緒。老李則把搪瓷缸抱在懷裡,那溫暖的觸感讓他微微眯起了眼睛,享受著這片刻的寧靜,但他的眼神卻時不時地瞟向劉好仃,似乎在等待著什麼。老周最後一個進來,他隨手把搪瓷缸放在一邊,然後找了個位置坐下,雙手交叉抱在胸前,目光緊緊地盯著劉好仃。
“開始吧。”劉好仃打破了沉默,他的聲音低沉而有力,在質檢台前緩緩回蕩。他微微用力,把紙往質檢台的中間推了推,手指輕輕地點著背麵那行手寫的字。那行字在有些昏暗的燈光下顯得有些模糊,但卻仿佛有著一種無形的力量,吸引著所有人的目光。“‘我想讓他說,我爸在一家讓人放心的廠上班。’這話不是說給我們聽的,是替客戶說的——他們要的不是花哨的東西,是安心。”他的眼神中透著一種堅定和執著,仿佛看透了客戶內心最真實的渴望。
小吳嘬了口茶,茶水的溫度還剛剛好,但他卻感覺嘴裡微微發苦。聽到劉好仃的話,他的眉頭一跳,一種莫名的焦慮湧上心頭。他緩緩放下茶缸,茶缸與桌麵碰撞發出清脆的聲響,在寂靜的屋子裡格外清晰。“可安心看不見啊。現在市場競爭這麼激烈,客戶連咱們廠的大門都不願拍一下,誰知道咱們是‘放心’的廠?這安心可怎麼傳遞給客戶?”他的語氣裡帶著一絲焦慮,眼神中透露出一絲迷茫,仿佛在黑暗中迷失了方向的行者,找不到前進的道路。
老李搓著手裡的缸子,缸子被他的手摩挲得有些發亮。他皺著眉頭,像是陷入了深深的思考,臉上的皺紋更加明顯了,仿佛一道道歲月的溝壑。“要我說,不如把大門修修,省得風吹塑料袋嘩啦響,那聲音就像討債的旗,讓人聽著心裡發慌。”他一邊說著,一邊用手比劃著那刺耳的聲音,仿佛此刻耳邊又響起了那令人煩躁的聲響。他想象著客戶來到廠門口,聽到那刺耳的聲音,估計還沒進廠門就對廠子的印象大打折扣了,更彆提了解廠裡的實力和產品質量了。
老周搖了搖頭,他的臉上帶著一絲不屑,頭也微微揚起,仿佛對老李的建議並不認同。“修門?那不還是遮醜?十年前咱們展台都被人擠出去了,現在補門麵,不等於穿西裝下車間嗎?表麵上看著光鮮了,可裡子還是那個裡子。”他的語氣有些強硬,眼神中透露出一絲固執,那是一種長期在市場中摸爬滾打形成的堅持,認為僅僅改變外表並不能解決根本問題。
三個人你一言我一語,聲音越說越低,氣氛也變得越來越壓抑。他們的眼神中既有對現狀的不滿,又有對未來的擔憂,仿佛擠在一個窄巷裡,誰也推不動誰,都各執一詞,卻又都無法說服對方。空氣仿佛都凝固了,隻有他們沉重的呼吸聲在質檢台前回蕩。
劉好仃沒有立刻接話,他靜靜地坐在那裡,眼神望向窗外,仿佛在思考著更深層次的問題。過了一會兒,他從旁邊的筆記本裡抽出三頁紙,一張一張地擺開在質檢台上。紙張與桌麵摩擦的聲音在安靜的屋子裡格外清晰,仿佛在敲擊著每一個人的心房。
本小章還未完,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!
“咱們的問題,不是沒人來,是來了也不記得。不是不做,是做了沒人知道。”他指著第一張紙,語氣嚴肅地說道。那紙上密密麻麻地記錄著一些客戶反饋和市場數據,每一個字都像是一把尖銳的針,刺痛著他的心。“客戶記住的是‘穩定’,但‘穩定’這東西就像空氣——有它的時候大家覺得正常,沒它了就要命,可誰會沒事誇空氣好呢?”他頓了頓,目光掃視著在場的每一個人,眼神中帶著一種無奈和期待,“咱們得讓人看見空氣,也就是讓客戶看見咱們的優勢。”
小吳一愣,他的眼神中充滿了疑惑,眉頭緊緊地皺在一起,仿佛在努力理解這個有些抽象的概念。“看見空氣?那不得靠特效嗎?難道咱們還能把空氣變得肉眼可見?”他的思維還停留在常規的認知裡,對於這個新穎而又有些難以捉摸的想法有些難以理解,就像一個孩子麵對一個複雜而又神秘的謎題。
“不靠特效,靠痕跡。”劉好仃說著,拿起手機,熟練地調出一段視頻。他的手指在手機屏幕上輕輕滑動,眼神專注而認真,仿佛在展示一件珍貴的寶物。視頻裡是上次客戶來訪時,車間角落自動上傳數據的提示音,“叮”的一聲,綠色對勾跳出來,那是數據成功上傳的標誌。畫麵雖然簡單,但卻充滿了力量,仿佛在訴說著廠裡的高效和規範。“這聲音,客戶沒聽見。這畫麵,他們沒看到。可這就是咱們的‘空氣’在呼吸,是咱們實力和規範的體現。”他合上手機,目光堅定,仿佛在黑暗中找到了指引方向的明燈,“形象不是靠貼金貼出來的,是把咱們天天乾的事,清清楚楚地讓人瞧個明白。”
老李抬起頭,眼神中似乎有了一絲光亮,仿佛在黑暗中看到了一絲曙光。“你是說……咱們不是沒形象,是藏太深了?一直埋頭做事,卻忘了展示自己?”他的語氣中帶著一絲自責,仿佛在反思自己之前的工作,一直以來,他們都隻專注於產品質量的提升,卻忽略了向外界展示自己的重要性。
“對。”劉好仃點了點頭,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種自信和決心,“咱們不是背景音,是主旋律,隻是之前沒調大音量,客戶聽不到咱們的聲音。”他的手指在質檢台上輕輕敲擊著,節奏有序,仿佛在敲擊著未來的節奏,那聲音仿佛是一種激勵,讓每一個人都感受到了前進的動力。
小吳的眼睛亮了,他興奮地說道:“那咱們錄個片?拍咱們怎麼查數據、怎麼雙人簽字、怎麼半夜修傳感器?讓客戶看看,這‘穩定’是拿什麼換來的,讓他們知道咱們背後付出的努力。”他的臉上洋溢著激情,雙手不自覺地握成了拳頭,仿佛已經看到了未來的畫麵,自己的努力得到了客戶的認可,廠裡的業務蒸蒸日上。
老李皺了皺眉,他考慮問題總是比較實際,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絲擔憂,仿佛看到了實施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難。“拍可以,可誰看?咱們又沒有抖音大v帶流量,拍了視頻放在網上,估計也掀不起什麼水花。”他的聲音低沉而穩重,說出的話就像一盆冷水,潑在了小吳的熱情上。在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,想要讓一個視頻獲得關注並不容易,他們缺乏有效的宣傳渠道和資源。
老周插話道:“錢呢?攝像、剪輯、推廣,哪樣不要錢?上個月合規整改才花了一筆,財務正掐著脖子算賬呢,哪有那麼多錢去搞這些花裡胡哨的東西。”他搖了搖頭,覺得這個計劃實施起來難度太大,臉上的表情充滿了無奈。對於一個處於市場競爭中的小廠來說,資金是一個很大的問題,每一筆支出都需要精打細算。
空氣又靜了下來,每個人的臉上都帶著一絲凝重。大家心裡都清楚,資金確實是一個很大的問題,在沒有足夠資金支持的情況下,想要開展這樣的宣傳活動確實不容易。劉好仃沉默了一會兒,然後拿起筆,在紙上畫了個三角,三角的線條簡潔而有力,仿佛是他心中堅定的信念。“咱們不燒錢,不追熱,不搞一夜爆紅。”他在三角的一條邊上寫下一橫,“第一,對外,讓看不見的被看見;第二,對內,讓不好意思的敢開口;第三,對產品,讓摸得著的更有感。”
他抬起頭,目光掃視著每一個人,眼神中透露出一種堅定和決心,仿佛這三根柱子就是帶領廠子走向光明的希望。“三件事,三根柱子,撐起一個‘明’字。”他的聲音在質檢台前回蕩,仿佛給每一個人都注入了一股力量,讓大家看到了未來的曙光。
小吳念了出來:“明玻可見計劃?”他的聲音中帶著一絲好奇和期待,眼神中閃爍著光芒,仿佛對這個計劃充滿了無限的憧憬。
“對。”劉好仃笑了,他的笑容裡帶著一種自信,那是一種經曆過風雨後的從容和堅定。“‘明’是咱們廠名,也是‘明白’的明。咱們不是要變成彆人,是要讓彆人明白——咱們是誰,咱們的實力在哪裡。”他的聲音擲地有聲,在質檢台前回蕩,仿佛在宣告著一個新時代的到來。
小主,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,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,後麵更精彩!
老李低頭琢磨著,他的手指輕輕摩挲著搪瓷缸的邊緣,那細膩的觸感讓他陷入了沉思。“那……第一根柱子咋立?具體怎麼操作?”他想要知道更詳細的計劃,這樣才能心裡有底,也才能更好地配合和執行這個計劃。
“傳播,不靠嘴,靠證據。”劉好仃說著,翻開小吳整理的客戶語錄,那本語錄已經有些破舊了,但裡麵的每一句話都承載著客戶的信任和期望。“‘貨到了,人沒動靜’——這話多實在?沒有那些花裡胡哨的讚美,但卻能真實地反映出客戶對咱們廠的一種信任。咱們就拿這種原話做海報,貼在發貨區,拍成短視頻,標題就叫《客戶原話實錄》,讓客戶看到咱們的口碑。”他的手指在客戶語錄上輕輕滑動,仿佛在挑選著最珍貴的寶石,那些樸實無華的話語,就是他們最寶貴的財富。
小吳一拍大腿,臉上露出興奮的神情,仿佛發現了新大陸。“對!不吹不誇,就放真話!讓客戶看到最真實的一麵,這樣才能打動他們。”他的眼神中閃爍著光芒,雙手在空中揮舞著,仿佛已經看到了客戶被這些真實話語打動的場景,廠裡的訂單像雪花一樣紛紛飛來。
“第二,員工這塊。”劉好仃看向老李,眼神中帶著一絲關切,仿佛在關心著自己的家人。“你問卷裡那句‘我不想躲了’,比啥廣告都強。咱們在食堂牆上設個‘我家在明玻’故事角,誰願意寫,誰願意拍,都行。不評比,不打分,就一句話:你是誰,你在哪,你為啥在這兒。讓大家都能勇敢地說出自己的故事,也能讓客戶看到咱們員工的精神風貌。”他的聲音溫和而堅定,仿佛在給員工們打開一扇表達自我的大門,讓每一個員工都能在這個舞台上發光發熱。
老李慢慢點了點頭,他的眼神中帶著一絲感動,眼眶微微泛紅。“我兒子要是看到,興許能抬頭了。以前他總覺得我在這個廠沒前途,要是能看到這些,說不定能改變他的看法。”他的聲音有些哽咽,心中對兒子的愧疚和期望都化作了這簡單的話語。一直以來,他都希望兒子能以自己為驕傲,但因為工作的忙碌和廠裡的困境,他總覺得沒能給兒子一個好的未來。而現在,這個計劃讓他看到了希望,也許通過這個計劃,能讓兒子看到自己的價值和努力。
老周忽然開口:“那第三根柱子呢?產品這塊,咱們玻璃是好,可客戶摸著都一樣,怎麼才能讓他們感受到咱們產品的獨特之處呢?”他的眉頭微微皺起,思考著這個問題,眼神中透露出一絲焦慮。產品是廠裡的核心競爭力,如果不能讓客戶感受到產品的獨特之處,那麼之前的努力都可能白費。
“體驗。”劉好仃說著,從抽屜裡拿出一個樣品盒,小心翼翼地打開,裡麵是剛出廠的玻璃片,在燈光的照耀下閃爍著柔和的光芒,仿佛一件精美的藝術品。“以後每批貨,附一張手寫質檢卡——誰查的,幾點查的,結果如何。筆跡不一樣,但標準一樣。客戶打開盒子,第一眼看到的不是玻璃,而是咱們用心檢測的過程,是人性的溫度。”他的手指輕輕撫摸著玻璃片,仿佛在感受著它的質感,也在感受著客戶的期待。
小吳笑了,他的笑容中帶著一絲俏皮,眼神中充滿了對未來的憧憬。“這下,玻璃有溫度了。客戶拿到貨,看到那張手寫質檢卡,肯定會覺得咱們很用心。”他想象著客戶打開貨物,看到手寫質檢卡時的驚喜表情,仿佛看到了廠裡的未來一片光明。
老周摸著盒子邊角,眼神中透露出一絲專業,仿佛一位資深的工匠在審視著自己的作品。“影像這塊我來。不拍大片,就拍日常——晨會點名、換班交接、半夜搶修。剪成‘明玻十二時辰’,一天發一段,不吵不鬨,就一個字:真。讓客戶看到咱們最真實的工作場景,感受到咱們的努力和付出。”他的臉上洋溢著自信,仿佛已經看到了自己拍攝的作品在網絡上受到歡迎的場景,讓更多的人了解明玻廠,認可明玻廠。
劉好仃在本子上認真地寫下:“《明玻可見計劃》框架——一、傳播:客戶原話+車間實錄;二、產品:質檢手寫卡;三、員工:我家在明玻牆。”他的字跡工整而有力,每一個字都代表著他對這個計劃的重視,也代表著他為了廠裡的未來付出的心血。
他合上本子,抬起頭,目光堅定:“不搞虛的,不追快的,就做實的。咱們不爭第一,隻爭‘記得住’。隻要客戶能記住咱們,能明白咱們的優勢,咱們就有機會在這個市場上立足。”他的話語擲地有聲,仿佛在給每一個人打氣,讓大家在這個充滿挑戰的市場中有了前進的動力和方向。
老李忽然問:“可……客戶真會看嗎?咱們做了這麼多,萬一客戶根本不關注怎麼辦?”他的眼神中帶著一絲擔憂,畢竟之前他們也嘗試過一些宣傳活動,但效果並不理想。他不希望這次的努力再次付諸東流,讓大家的熱情再次被澆滅。
小主,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,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,後麵更精彩!
小吳也低聲接上:“咱們真的……能不一樣?市場上的競爭對手那麼多,咱們想要脫穎而出,談何容易。”他的聲音中帶著一絲迷茫,仿佛對這個計劃的前景並沒有十足的把握。在這個競爭激烈的市場中,每一家企業都在努力展現自己的優勢,想要脫穎而出並非易事。
陽光從高窗斜切進來,像一道金色的絲帶,照在質檢台上。那張被水暈過的紙在陽光的照耀下,字跡有些模糊,但那行手寫的話,還在,仿佛在訴說著客戶的心聲,也仿佛在激勵著每一個人為了廠裡的未來而努力。
劉好仃沒回答,他打開手機相冊,手指在屏幕上輕輕滑動,翻到一張舊照。照片裡,2013年廠慶,一群人站在嶄新的大門前,笑得沒心沒肺。他站在中間,工裝筆挺,手裡舉著一塊透明玻璃,對著太陽,陽光透過玻璃,在他臉上灑下一片五彩斑斕的光影。那時的他們,充滿了激情和希望,對未來充滿了憧憬,仿佛整個世界都在他們的腳下。
“那時候,咱們覺得自己挺亮的。大家齊心協力,把廠子建設得越來越好,每個人都充滿了乾勁。”他的聲音不高,卻帶著一種回憶的溫度,仿佛那些美好的時光就在眼前。“後來忙了,忘了亮給彆人看。其實咱們一直亮著——隻是沒讓人看見。咱們就像一顆藏在深巷裡的明珠,有著自己的光芒,隻是缺少一個被發現的機會。”
他把手機轉過去,屏幕停在那塊玻璃上,光從邊緣透出來,像一道細小的彩虹。那彩虹雖然微弱,但卻帶著一種希望的光芒,仿佛在告訴每一個人,隻要不放棄,總會有機會綻放出屬於自己的光彩。
老周先動了。他拿起方案稿,眼神中透露出一絲堅定,仿佛一艘在黑暗中航行的船隻看到了遠方的燈塔。“我下午就把影像素材歸類,按‘十二時辰’分好。我一定要把咱們廠最真實、最美好的一麵展現出來。”他的聲音充滿了決心,仿佛已經做好了迎接挑戰的準備,要用自己的鏡頭記錄下廠裡的每一個精彩瞬間。
小吳打開電腦,手指在鍵盤上快速敲擊著,那清脆的聲響仿佛是他心中的戰鼓。“我擬第一期視頻腳本,就從‘叮’那聲提示音開始。我要把這個小小的提示音變成咱們廠的標誌性聲音,讓客戶一聽到這個聲音,就能想到咱們廠。”他的眼神中閃爍著興奮的光芒,仿佛已經看到了自己的作品在市場上引起轟動的場景,讓更多的人了解明玻廠,記住明玻廠。
老李站起身,慢慢把搪瓷缸放回台麵,他的動作有些遲緩,但卻充滿了力量,仿佛每一步都帶著他對廠裡的深厚感情和對未來的期待。“我……去問問幾個老客戶。他們要是願意說句實話,也算幫咱們發聲。畢竟他們對咱們廠最了解,他們的評價也最有說服力。”他的臉上帶著一絲期待,希望老客戶們能支持這個計劃,用他們的真實評價為廠裡樹立良好的口碑。
劉好仃翻開筆記本,在最後一頁認真地寫下:“方案確定,下周推進。”他的字跡剛勁有力,仿佛是對這個計劃的鄭重承諾,也是對未來的一種堅定信念。
他合上本子,陽光正好落在封麵上,“明玻”兩個字清晰可見,在陽光的照耀下閃爍著金色的光芒,仿佛在預示著明玻廠美好的未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