綠燈亮了。
那刺眼的陽光如同金色的絲線,透過斑駁的樹葉縫隙,毫無保留地傾灑在街麵上,形成一片片細碎而閃爍的光影,像是無數細碎的鑽石在舞動。交通信號燈的轉變聲在空氣中悠悠蕩開,那聲音輕柔卻又充滿力量,仿佛是一聲號角,將清晨街頭那如薄紗般的寧靜徹底打破。街道上原本沉睡的車輛如同被喚醒的巨獸,開始緩緩蠕動起來,而行人們也像是聽到了衝鋒的命令,紛紛加快了腳步,朝著各自的目的地奔去。
劉好仃站在公司大樓那寬闊而冰冷的台階上,微微眯起眼睛,他的目光穿過那被陽光染得金黃的街道,遠遠地望著十字路口處那一抹鮮豔的綠色。此刻,他的思緒還深深地停留在剛剛和團隊激烈討論的方案上,那些觀點、那些數據、那些可能遇到的問題,如同亂麻一般在他的腦海中纏繞。他的手指不自覺地輕輕敲打著手中攝像機的鏡頭蓋,發出有節奏的“嗒嗒”聲,這是他思考時的小習慣,仿佛每一個聲響都能幫助他理清思緒。
“劉工,攝像機。”就在這時,小王氣喘籲籲地從後麵跑了過來,他的雙手小心翼翼地捧著攝像機,臉上帶著一絲焦急的神情。原來,就在剛才,劉好仃將攝像機交給他,想讓他先拿著去準備一下後續的拍攝工作,可小王才走了沒幾步,就突然想起劉好仃還有一些重要的交代沒有說完,於是又匆匆忙忙地折返回來。
劉好仃回過神來,眼神從遠處收了回來,落在小王身上。他緩緩地伸出手,接過攝像機,手指輕輕地摩挲著機身,那動作嫻熟而又沉穩,仿佛在觸摸一件珍貴的寶物。隨後,他抬手指了指會議室門口貼著的白板紙,上麵用馬克筆醒目地寫著大大的“八點,會議室”幾個字,旁邊還畫了一個簡單的箭頭,直直地指向會議室的方向。“今天八點,老地方,彆遲到。”他的聲音低沉而堅定,目光中透著不容置疑的威嚴,讓人不敢有絲毫的懈怠。
小王抱著機器用力地點了點頭,眼神中滿是敬重和信任。他轉身朝著辦公區走去,陽光將他的身影拉得細長而單薄,那影子隨著他的步伐在走廊的地麵上輕輕晃動,仿佛是一個正在追逐夢想的精靈。他懷裡的攝像機在晨光下反射出一道微弱的光,那光就像是一盞小小的明燈,像是在訴說著他們工作中的點點滴滴,那些汗水、那些歡笑、那些為了完成目標而付出的努力。
劉好仃沒有立刻跟上去,而是靜靜地站在原地,眼神變得有些複雜。他望著小王漸漸遠去的背影,腦海中又浮現出剛剛討論方案時的各種細節。隨後,他又緩緩地轉過頭,看向質檢台的方向,眼神中帶著一絲思索和擔憂。經過一番深思熟慮,他緩緩地轉過身,腳步沉穩地朝著質檢台走去,每一步都像是承載著他對工作的責任和擔當。
質檢台在辦公區的一角,旁邊擺放著各種精密的檢測儀器,那些儀器散發著冰冷的氣息,仿佛是守護著產品質量的忠誠衛士。劉好仃走到質檢台前,熟練地拉開抽屜,動作中帶著一種對這裡無比熟悉的掌控感,就像是在自己的領地中自由穿梭。他從抽屜深處取出一份文件夾,文件夾的封麵是深藍色的,上麵用燙金字體寫著“v1.0培養計劃框架”,那幾個字在陽光的照耀下閃爍著金色的光芒,仿佛預示著這個計劃的重要性。
他輕輕打開文件夾,一張有些陳舊的卡片掉了出來。他彎腰撿起卡片,目光落在上麵那有些模糊的字跡上:“誰來接我的班”。那幾個字仿佛帶著歲月的痕跡,刺痛著他的眼睛。他的目光在卡片上停留了幾秒,眼神中閃過一絲憂慮和堅定。這張卡片是一位已經退休的老工人留給他的,老工人在退休前一直擔憂著工廠未來的技術傳承問題,這張卡片就是他心中的牽掛。劉好仃沒有多看,很快合上文件夾,夾在腋下,然後邁著大步朝會議室走去,那堅定的步伐仿佛是在向大家宣告,他一定會解決這個問題。
會議室裡已經坐了兩個人,老李和質檢組長。老李坐在靠窗的位置,正百無聊賴地轉著筆,那支筆在他的手指間飛快地旋轉著,就像是一個小小的陀螺。陽光灑在他那有些花白的頭發上,泛著銀光,那是歲月留下的痕跡。質檢組長則坐在會議桌的另一邊,手裡拿著一支筆,在筆記本上隨意地畫著一些線條,那些線條淩亂而又毫無章法,似乎在為即將到來的會議做著簡單的準備,又像是在釋放著內心的緊張。
門還沒關嚴,老李那洪亮的聲音就鑽了出來:“你說‘理解力要達標’,那我問一句——小陳昨天調參數錯了,是因為不理解,還是手滑?這怎麼分?”他的眉頭緊緊皺著,臉上帶著幾分不滿和質疑,就像一隻發怒的獅子。劉好仃走進會議室,將文件夾輕輕地放在桌上,發出“啪”的一聲輕響。此時,投影儀已經連好,紅色的指示燈閃爍著,像是在等待著一場精彩的展示,又像是一顆期待著綻放光芒的星星。
本小章還未完,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!
他按下開關,隨著一陣輕微的嗡嗡聲,草案的第一頁緩緩浮現。白色的背景上,黑色的字體清晰而醒目:“成長雙軌製落地推進方案”。那幾個字就像是一把鑰匙,即將打開工廠人才培養的新大門。
“不靠猜。”劉好仃的聲音沉穩而有力,在會議室裡回蕩,仿佛是一聲驚雷,打破了原本有些緊張的氣氛。他站在投影儀前,身體挺得筆直,像一棵挺拔的白楊,眼神堅定地看著屏幕,仿佛那是他必須要征服的陣地,“我們把標準拆細。”
屏幕輕輕翻頁,出現一張詳細而清晰的表格。技術軌的五個階段一目了然:跟崗、模擬、輔助、半獨立、全獨立。每個階段後麵都跟著三到四項具體能力要求,比如“能獨立完成冷卻參數設置並說明依據”“可在導師監督下處理非標訂單”。每一項要求都寫得非常具體,沒有任何模糊的地方,就像是一條條清晰的路線,指引著員工前進的方向。
“月底考核表上不寫‘悟性良好’。”劉好仃點了點“半獨立”那一欄,手指在屏幕上輕輕敲擊,像是在強調重點,又像是在敲打著每一個人的心,“寫的是‘能否在無提示下複現昨日故障處理流程’。能,就過;不能,補訓。”他的語氣斬釘截鐵,沒有絲毫猶豫,仿佛這是不可更改的鐵律。
老李哼了一聲,那聲音帶著幾分調侃:“這還像句人話。”他的身體往後靠在椅背上,臉上的表情稍微緩和了一些,但眼神中還是透露出一絲懷疑,就像一個警惕的衛士,不輕易相信眼前的一切。
這時,小王抱著一摞打印稿匆匆走進會議室。他把打印稿放在桌上,皺著眉頭開始翻閱:“可‘傳承軌’這三關也太狠了——工藝複現、故障答辯、帶教試講?這不像培養,像選秀。”他的眼睛在紙張上快速掃視著,眉頭越皺越緊,似乎對這個方案有些難以接受,心中充滿了擔憂。
“不是選明星。”劉好仃微微轉身,看著小王,眼神中帶著一絲溫和的耐心,就像一位耐心的老師教導著自己的學生,“是篩真能接班的人。三關全過,才叫‘工匠學徒’認證。沒過的,退回技術軌,也不丟人。”他試圖用平和的語氣解釋這個方案的初衷,讓小王能夠理解這個方案背後的重要意義。
質檢組長也忍不住插話:“那要是學徒學到一半轉去倉庫了呢?咱們這流程卡、視頻、工時,不都白搭?”他的臉上露出擔憂的神情,雙手交叉放在胸前,仿佛在思考著各種可能出現的問題,就像一個在黑暗中摸索道路的旅人。
“所以設觀察期。”劉好仃翻到下一頁,動作熟練而自信,就像一位經驗豐富的將軍在指揮著戰鬥,“前三個月,不算正式入軌。每周一次評估會,導師填個簡表:學得進不進?坐得住不坐?願不願問?哪項連續兩周墊底,就暫停投入。”他的眼神中閃爍著智慧的光芒,對這個方案的每一個細節都了如指掌,仿佛這個方案就是他精心打造的一件藝術品。
“那資源省了,心也彆太熱。”老李嘀咕著,身體前傾,雙手撐在桌子上,就像一隻即將發起攻擊的獵豹,“教一半人跑了,比不教還難受。”他的眼神中帶著一絲警惕,對這個方案的實施效果還是有些擔憂,害怕自己的努力付諸東流。
劉好仃點頭,臉上露出一絲讚許的神情:“所以‘三拍原則’來了。”他切換ppt,屏幕上跳出一行大字:邊做邊說,拍一遍就行。
“老師傅隻管操作,想到哪說到哪,不用講稿,不用重來。拍完交給小王團隊,我們來剪成‘三頁紙流程卡’——一頁步驟,一頁常見坑,一頁手感訣竅。視頻生成二維碼,貼手冊裡,掃碼就能看。”劉好仃詳細地解釋著這個方案的具體操作方式,他的聲音富有感染力,仿佛在描繪一幅美好的藍圖,讓大家看到了工廠人才培養的美好未來。
小王抬頭,眼中帶著一絲疑惑:“我一個人剪得過來嗎?”他的臉上露出擔憂的神情,似乎對這個巨大的工作量感到有些力不從心,就像一隻獨自麵對大海的小船,充滿了無助。
“不你一個。”劉好仃看向質檢組長,眼神中帶著一種信任和期待,就像一位將軍在期待著自己的戰友能夠與他並肩作戰,“你們每組出個‘經驗輸出聯絡員’,負責收視頻、傳資料、跟進度。你不用親自剪,但得確認內容對不對。”他試圖用合理的分工來解決這個問題,讓每個人都能發揮自己的優勢,共同完成這個艱巨的任務。
質檢組長笑了,那笑容中帶著一絲輕鬆:“行,那我組裡讓小張上。她去年拍抖音還拿過廠裡二等獎。”他的眼神中透露出對小張能力的認可,仿佛看到了希望,就像在黑暗中找到了一盞明燈。
會議室裡的氣氛稍微鬆快了一些。老李摸著下巴,眼神中帶著一絲思考:“那這手冊……真要寫?咱們廠三十年沒印過這玩意兒,彆最後發下去沒人翻。”他的臉上露出擔憂的神情,對這個方案的實際效果還是有些懷疑,害怕手冊最終成為一堆廢紙。
本小章還未完,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!
“那就讓它有用。”劉好仃打開筆記本,那筆記本已經有些破舊,上麵寫滿了各種塗鴉和筆記,那是他多年來工作的見證。他翻到一頁寫滿塗鴉的紙,指著上麵的內容:“昨天我列了結構:四塊內容。第一,雙軌路徑圖,一目了然;第二,階段能力標準,圖文並茂;第三,經驗範例,帶視頻;第四,考核表,自評加實操。”他的眼神中閃爍著光芒,仿佛在向大家展示一個寶貴的財富,讓大家看到了手冊的巨大價值。
他抬頭,目光在會議室裡掃視了一圈:“誰寫?你們寫。老李負責打磨工藝模塊,組長負責質檢判定,小王統稿、排版、做模板。每周五交一稿,我們閉門過一遍,改完拚進去。”他的語氣中帶著一種不容拒絕的堅定,讓每個人都感受到了責任的重大,就像一座沉重的大山壓在了他們的肩上。
“每周一稿?”小王瞪大了眼睛,臉上的表情十分誇張,仿佛看到了世界上最可怕的事情,“這比趕生產計劃還緊。”他的身體微微往後靠,似乎被這個任務量嚇到了,就像一隻被嚇到的小鹿。
“趕的是未來。”劉好仃的聲音低沉而有力,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種對未來的堅定信念,就像一座屹立不倒的山峰,“斷層不等人。今天多寫一頁,三年後就少一次手忙腳亂。”他試圖用對未來的憧憬來激勵大家,讓大家明白這個任務的重要意義,讓大家明白他們現在的付出是為了工廠更美好的明天。
老李盯著屏幕,眼神中帶著一絲思考,忽然問:“這寫手冊的時間,算不算‘傳承工時’?”他的聲音在會議室裡回蕩,大家都沉默了下來,這個問題懸在半空,仿佛一道難題等待著解答,就像一團烏雲籠罩在大家的心頭。
沒人說話。會議室裡一片寂靜,隻有投影儀發出的輕微嗡嗡聲,仿佛是時間在流逝的聲音。劉好仃從文件夾裡抽出一張紙,動作熟練而迅速。他走到白板前,把紙貼在白板上。那是一張人事部的批複件複印件,標題寫著《關於“傳承工時”核算方式的初步意見》。
“教一小時,記一小時。”他指著其中一行,聲音洪亮而清晰,就像一聲驚雷打破了寂靜,“寫手冊、錄經驗、帶徒弟,全算有效工時,月底單獨列項,不衝產量,不扣績效。”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種欣慰,仿佛這個問題終於有了解決方案,就像一場暴雨過後出現了彩虹。
老李盯著那行字,看了好幾秒,然後慢慢點頭:“這還行。不然又是喊口號,乾活全靠情分。”他的臉上露出一絲輕鬆的神情,似乎對這個結果比較滿意,就像一個解開難題的孩子露出了笑容。
劉好仃把批複件按在牆上,手指在紙上輕輕敲擊:“我們不靠情分撐事,靠製度走路。”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種對製度的敬畏和信任,仿佛製度是他們前進的堅實保障,就像一艘在大海中航行的船隻需要堅固的船身一樣。
他翻回草案首頁,拿起藍筆,在“初稿”兩個字上劃了兩道,動作果斷而有力。然後,他在上麵寫下“v1.0培養計劃框架”。筆尖壓得重,墨水微微暈開,仿佛是他們這個方案即將展開的壯麗畫卷的一個開端,就像一顆種子開始發芽,預示著未來的繁茂。
“今天確認三件事。”他轉身麵對三人,眼神中透露出一種不容置疑的堅定,就像一位法官在宣判案件,“第一,雙軌路徑定下來了,目標清清楚楚;第二,手冊馬上開寫,執行有據;第三,工時算進考核,製度撐得住。”他的聲音在會議室裡回蕩,仿佛是一聲戰鬥的號角,激勵著大家為了目標而努力奮鬥。
他頓了頓,深吸一口氣:“這三根柱子立住了,人才鏈才能搭起來。”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種對未來的憧憬和期待,仿佛看到了公司人才濟濟、蓬勃發展的美好景象,就像一幅美麗的畫卷在他眼前徐徐展開。
老李搓了搓手,臉上露出一絲興奮的神情:“那我回去就讓小陳準備觀察期評估表。”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種躍躍欲試的衝動,仿佛已經迫不及待地想要開始實施這個方案了,就像一隻即將衝向獵物的獵豹。
質檢組長收起筆,眼神中帶著一絲堅定:“我也把技能斷層最嚴重的三個崗位列出來,優先做手冊模塊。”他的身體坐得筆直,仿佛在為這個任務做好了充分的準備,就像一位即將上戰場的士兵。
小王合上電腦,眼神中帶著一絲決心:“那……我明天開始錄老李調機?”他的聲音雖然還有些猶豫,但眼神中已經透露出一種堅定的信念,就像一顆開始發光的星星。
“你錄。”劉好仃說,他的眼神中帶著一種鼓勵和支持,就像一位長輩在鼓勵自己的孩子,“我來剪第一段流程卡。三頁紙,必須出來。”他的語氣堅定而自信,仿佛已經胸有成竹,就像一位經驗豐富的畫家已經勾勒好了畫作的輪廓。
散會後,劉好仃沒有立刻離開會議室。他靜靜地坐在桌邊,眼神有些放空,仿佛還在回味著剛剛的會議內容。他把文件夾重新打開,取出那張卡片,輕輕放在草案封麵上。陽光從窗外斜進來,照在“誰來接我的班”幾個字上,墨跡有些發白,像被曬褪了色。
這章沒有結束,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!
他靜靜地坐在那裡,思緒飄回到了過去。曾經,他也是在這個工廠裡,跟著老師傅們一步步成長起來的。那些老師傅們無私地將自己的經驗和技能傳授給他,讓他從一個懵懂的年輕人逐漸成長為一名能夠獨當一麵的技術骨乾。他還記得,剛進工廠的時候,他對那些複雜的機器設備一竅不通,是老師傅們手把手地教他,從最基礎的操作開始,一步一步地引導他。每一個細節,每一個要點,老師傅們都耐心地講解,一遍又一遍,直到他完全掌握。有一次,他在操作一台關鍵設備時出現了失誤,差點造成嚴重的後果。老師傅們並沒有責備他,而是安慰他,幫助他分析原因,總結經驗。在老師傅們的幫助下,他逐漸克服了困難,技術水平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。
如今,他肩負著同樣的責任,要為公司培養出一批又一批優秀的接班人。他知道,這是一項艱巨而又光榮的任務,就像一位傳承火炬的人,要將火炬一代一代地傳遞下去。
“一定要把這件事做好。”他在心裡默默地對自己說,眼神中透露出一種堅定的決心,就像一座不可動搖的山峰。
他沒多看那張卡片,輕輕合上夾子,起身走向車間。車間裡彌漫著一股機油和金屬的味道,各種機器的轟鳴聲交織在一起,形成了一首獨特的工業交響曲。路過b線打磨機時,他看到老李正舉著手機,對著冷卻閥比劃著。他的臉上帶著專注的神情,眼神緊緊地盯著手機屏幕,似乎在拍攝著什麼重要的畫麵。小陳蹲在一旁,手裡拿著小本子,抬頭記了兩筆,忽然笑出聲。老李也笑了,他的笑聲爽朗而洪亮,在車間裡回蕩。他說了一句什麼,聲音被機器蓋住,但那開心的氛圍卻感染了周圍的一切。
劉好仃站在一旁,靜靜地看著這一幕,臉上露出了一絲欣慰的笑容。他知道,這小小的畫麵背後,是老師傅和年輕工人之間的傳承和互動,是他所期待的景象。他仿佛看到了未來的工廠,一群充滿活力和創造力的年輕工人,在老師傅們的帶領下,不斷創新,不斷發展,將工廠的輝煌一直延續下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