劉好仃把最後一顆釘敲進公告欄,錘子在掌心震了一下。他沒鬆手,反而轉了個方向,用錘背把那張“我做了”卡的右下角又壓了壓。風吹不起來的紙,才算真釘住了。
半小時後,工具間的燈亮著,u盤插在老式台式機上,屏幕藍光映在小陳鼻梁上。劉好仃站在顯示器旁,手指點著鍵盤,把上個月的台賬一條條調出來。“環保記錄、安全操作、員工參與、信息公開、應急響應、資源利用、監督機製。”他念一句,小陳就新建一個文件夾。
“這七條,是新標準裡最常被抽查的。”劉好仃說,“咱們不等彆人查,先自己過一遍。”
老周翻著紙質備份,眉頭一跳:“碳排放那塊,咱們隻有廠裡統報的數據,沒自己測過。”
“標黃。”劉好仃說,“寫上‘待外部佐證’。”
小李盯著屏幕:“工傷記錄倒是全,連續三十天零上報,能打勾嗎?”
“能。”劉好仃點頭,“但得注明‘含輕微擦傷未就醫情況’,咱們沒漏記。”
七項指標,一項項過。能打勾的,綠標;有疑點的,黃標;完全沒影的,紅標。最終,綠標四個,黃標兩個,紅標一個——“碳排放獨立監測”。
“不算差。”老周鬆了口氣。
“也不算好。”劉好仃把u盤拔出來,吹了下接口,“綠的是咱們自己能管的,紅的是咱們碰不著的。中間這兩個黃的,才是真問題。”
小陳忽然抬頭:“人事科剛發通知,說第三方評估組今天下午來抽查,隨機抽三個車間。”
劉好仃把u盤翻了個麵,看了看標簽:“那就讓他們抽。”
下午兩點十七分,評估員穿著白襯衫走進三號車間,手裡夾著平板。他看了眼名單,抬頭:“你們這兒,數據報送不全啊,係統裡隻找到兩份掃描件。”
劉好仃沒說話,從工裝兜裡掏出u盤,插進車間辦公室的電腦。他打開“台賬_三號車間__v1_revered”,點開目錄,一頁頁翻給他看。
“這是每日環保檢測複印件,帶值班人簽字。”
“這是設備維護單,按月裝訂,附責任人確認。”
“這是‘我做了’卡歸檔,每張都有工號、日期、班組長核驗記錄。”
“這是共享盤上傳日誌,命名規範,版本可溯。”
評估員翻到一半,手指停在一張卡上。上麵寫著:“協助新工熟悉熔爐操作流程,耗時40分鐘。”簽名是手寫的,筆跡歪斜但認真。
“這個也算?”他問。
“算。”劉好仃說,“新工沒出錯,就是安全。安全不是不出事,是有人提前攔住了事。”
評估員沒再說話,低頭在平板上敲了幾下。五分鐘後,他抬頭:“數據鏈條完整,執行痕跡清晰,建議列為‘初步達標’單位。”
走出車間前,他忽然回頭:“你們這套……是自己搭的?”
劉好仃點頭:“沒人教,但總得有人開始。”
評估報告複印件貼上公告欄那天早上,風特彆大。劉好仃用四顆釘子把紙固定住,還在四角壓了小塊磁鐵。旁邊,“我做了”卡密密麻麻貼了一排,最新一張寫著:“參與台賬歸檔,連續七天無誤。”簽名是小李。
早班工人圍過來,有人念出聲:“初步適應?這是過了嗎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