車間的燈剛亮起來,劉好仃就站在了回音角的平板前。屏幕還停留在昨夜最後一條語音提交的記錄上,標題是“夜班看不清刻度”,提交時間淩晨兩點十七分。他沒急著關機,而是點進後台,把過去三天的所有建議翻出來,一條條往下拉。
建議多了,問題也來了。
“機器吵”“飯太鹹”“休息區椅子少”——寫得倒是痛快,可怎麼落地?老周端著搪瓷杯走過來,喝一口茶,瞅了眼屏幕:“收了一堆話,辦不了還是白搭。咱們這平台,彆整到最後成個許願池,扔個硬幣許個願,回頭啥也不剩。”
劉好仃沒反駁,隻把篩選條件調出來:重複提交三次以上,且附帶具體位置或現象描述。數據刷完,頁麵跳出了七條高頻率建議,其中“b線夜班區照明不足”被提了四次,還有人用語音補充:“c7台子彎腰那會兒,影子全擋臉上,刻度線都看岔了。”
“就它了。”劉好仃把這條標紅,順手在共議台模塊發布通知:“第17號建議已受理,微光小組今晚跟夜班勘查,48小時內反饋進展。”
小林正好路過,看了眼屏幕,點頭:“我帶測光儀去,順便拍點現場視頻。”
“彆光拍,”老周插嘴,“得讓夜班的人也說說,到底黑成啥樣。”
“那就錄音。”劉好仃順手把語音入口的提示音調高一檔,“讓大夥兒知道,話不是扔進洞裡。”
午休鈴一響,b線休息區的長桌旁,幾個人圍坐著吃飯。小林蹲在地上連測光儀,老周一邊嚼飯一邊念叨:“真要改,得用ed條燈,老式頂燈耗電還發熱。”
“備件櫃有現成的。”劉好仃咬了口饅頭,“去年節能改造剩下的,一直壓箱底。”
“那誰裝?”
“咱們自己。”劉好仃抹了抹嘴,“午休兩小時,夠乾一票。”
下午一點,c7檢測台前,四個人圍成一圈。小林拿著測光儀蹲在操作位,模擬彎腰動作:“照度隻有42勒克斯,國標是150,差三倍還多。”
老周舉著手電筒往頂上照:“這兒有個夾層,燈帶可以藏進去,不礙事。”
兩個夜班工人也湊過來幫忙扶梯子,一個說:“以前我拿手機fashight照著乾活,被班長說了好幾回。”
“現在不用了。”劉好仃拆開燈帶包裝,“今天就讓它亮起來。”
他們沒請維修組,也沒走報批流程。四個人輪著上梯子,布線、卡槽、接電,動作不算利索,但穩。一小時後,開關按下,一道柔和的白光從頂縫灑下,正好鋪滿檢測台的操作區。
“亮了!”有人低呼。
小林立刻拍照,上傳平台,標題寫得直白:“第17號建議落地——c7台照明提升實錄”。他順手把前後照度數據也附上,還加了段語音:“現在是168勒克斯,超國標一點二倍,廢品率估計能降。”
劉好仃沒急著走,蹲在台邊試了試角度。他伸手摸了摸燈帶邊緣,確認沒有裸露電線,才站起身,拍了拍褲子上的灰。
第二天一早,回音角的平板輪播圖換了封麵。第一幀就是c7台的前後對比:左邊是昏暗角落裡模糊的刻度,右邊是明亮清晰的操作麵,底下一行字:“來自夜班兄弟的建議,已辦。”
阿珍來得早,看了眼屏幕,又抬頭看了看公告欄。她發現劉好仃把那張“燈亮了,我也敢寫了”的便簽貼了上去,字跡歪歪扭扭,像是在搖晃的桌邊匆忙寫下的。下麵沒有署名,也沒有評語,隻有一行新寫的字:“下一條,等你。”
她沒說話,隻是伸手把便簽紙角壓平了些。
上午九點,平台彈出一條新建議:“a線更衣室掛鉤太少,工服堆地上容易臟。”提交者代號“晾不乾”。
十點二十三分,另一條語音提交:“能不能在休息區放個充電架?手機放口袋老被玻璃渣劃。”
十一點,有人在“心理支持”類寫下:“我上個月提的調崗建議,昨天批了。謝謝沒讓我寫名字。”
劉好仃一條條看過去,沒急著回複,也沒標記優先級。他隻是把“活躍建議”列表刷新了一遍,順手把“晾不乾”的提議拖進了微光小組待辦池。
午休時,老周坐在回音角的小桌旁,翻著登記本。他忽然抬頭:“你說,現在這些人咋這麼敢說了?”
“不是現在敢說,”劉好仃正往平板支架上擦布,“是現在說了有用。”
“可萬一以後沒用了呢?”
“那就讓它一直有用。”劉好仃把擦布搭在椅背,“一條一條辦,辦一條,信一條。”
下午三點,小林跑來告訴他,平台剛收到一條跨班組協作請求:“d線小李想跟c線老趙換崗,兩人技能對口,孩子同校,接送方便。”
“這不算建議,是人情。”老周搖頭。
“也是改變。”劉好仃點開處理頁麵,批注:“請班組長協調,三日內反饋。”
他合上平板,走到回音角的公告欄前。那張“下一條,等你”的紙條邊上,又多了一張新便簽,字跡工整:“我提了個小事,沒想到真有人看。謝謝。”
他沒動它,隻是把玻璃檢測環輕輕挪了半寸,讓陽光正好照在那行字上。
傍晚,夜班工人走進車間,第一眼就看見c7台那道熟悉的光。有人抬頭看了眼燈帶,笑了:“嘿,還真給裝了。”
旁邊人接話:“我昨天語音提的,今早就亮了。”
“那你再提一個?”
“提!明天就說食堂包子餡太素——”
話沒說完,廣播響了,通知夜班例會提前十分鐘。一群人往會議室走,路過回音角時,有人停下,往建議箱裡塞了張紙條。
劉好仃從辦公室出來,看見那一幕,沒過去,也沒喊。他隻是站在走廊拐角,看著那張紙條被輕輕推了進去,像一片葉子落進溪流。
他轉身回屋,打開登記本,在最新一頁寫下:“第18號建議待確認——包子餡問題,建議人代號‘想吃肉’。”
筆尖頓了頓,他又補了一句:“已轉食堂意見簿,三日內反饋。”
本子合上時,窗外傳來夜班工人說笑的聲音。有人哼起了歌,調子跑得離譜,但唱得理直氣壯。
喜歡深圳玻璃廠打工記請大家收藏:()深圳玻璃廠打工記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