電梯門合攏的瞬間,劉好仃把文件夾往腋下一夾,腳步沒停。三天後,同一間會議室,陽光比上次偏了十五度,照在桌角那張表格的“前置”二字上,光斑已經移到了“責”字右邊。
小林和阿珍一前一後推門進來,手裡都抱著一堆打印紙。小林的文件夾邊角卷了,阿珍的筆袋拉鏈沒拉嚴,一支紅筆探出半截。
“來了。”劉好仃把三份材料攤開,像擺牌局。左邊是小林整理的37條未閉環報警記錄,中間是阿珍彙總的六個班組對“異常處理”的理解差異,右邊是他自己在日誌上批注的痕跡,紅圈密得像螞蟻搬家。
“這三天,我翻了三年的交接班記錄。”劉好仃指了指最上麵一張,“發現一個事兒——‘沒人管’的報警,七成發生在換班頭十分鐘。”
小林湊近看:“那會兒人最亂,新班沒穩住,舊班急著走。”
“對。”劉好仃點頭,“信號來了,正好卡在責任真空帶。”
阿珍翻了翻自己的訪談摘要:“三班的老李說,‘報警燈閃,我得先問班長在不在,不在的話,我不敢動’。五班的小王說,‘上次誤報,我報了,結果被說多此一舉’。”
“不是不想動,是動了怕挨批。”小林歎了口氣。
劉好仃抽出一支藍筆,在白板上寫下三個詞:識彆、歸屬、閉環。
“咱們現在不爭誰先誰後,先定個鐵規矩。”他說,“所有調整,必須過這三關——第一,信號能不能被看見?第二,看見了歸誰管?第三,管了有沒有回音?”
他圈住三個詞:“這叫‘響應前置三要素’。咱們的方案,就得圍著這三個樁子搭架子。”
小林舉手:“那流程優化是不是得放第一?先把責任劃清楚,不然係統再智能,也找不到人。”
阿珍卻搖頭:“可流程寫死了,萬一設備情況不一樣呢?比如熔爐區和切割區,報警級彆能一樣嗎?”
“所以不能一刀切。”劉好仃從文件夾裡抽出一張新圖,貼在白板上。橫軸是時間,標著“短期”“中期”“長期”,縱軸是“響應能力提升度”。三條線從左下角斜著往上走,走勢不同,但最終彙向同一個點。
“咱們倒著來。”他說,“假設三年後,報警一響,責任人手機就震,五分鐘內到場,係統自動記檔。現在,咱們從終點往回走,看第一步該踩哪兒。”
他指著短期區域:“最近九十天,主攻‘識彆’和‘歸屬’。流程優化先出修訂版操作指引,把換班十分鐘的空檔責任明確下來,誰接班,誰負責頭十分鐘的異常響應。”
阿珍點頭:“我可以牽頭,把各班的口頭規矩收上來,統一成文字,再讓每人都簽一份。”
“技術這邊呢?”小林問。
“中期目標。”劉好仃指向圖中段,“等責任清楚了,咱們再上智能提醒。比如,報警觸發後,係統自動推送消息到責任人手機,帶處理建議和上報入口。現在做原型,但不急著上線。”
“那協同呢?”阿珍問。
“長期。”劉好仃畫了條虛線,連向南粵廠的位置,“等咱們自己閉環了,再拉兄弟廠一起建共享機製。現在搞,彆人也接不住。”
小林笑了:“合著咱們現在是自己先學會走路,再教彆人跑步。”
“對。”劉好仃也笑了,“不然你跑得再快,摔一跤,彆人還以為路有問題。”
會議室安靜下來。阿珍低頭翻本子,小林用筆尖點著桌麵,像是在數節拍。
“那方案……”小林抬頭,“是不是得有個名頭?總不能叫‘補鍋計劃’吧。”
“不急。”劉好仃打開一張空白表格,標題寫得端正:《首期90天行動計劃》。四欄:任務項、牽頭人、完成標誌、檢查方式。
他提筆寫下第一行:“修訂《異常響應操作指引》——阿珍——全員簽閱記錄——抽查三班執行情況。”
阿珍接過筆,寫下第二行:“開發報警分級提醒功能原型——小林——測試通過報告——模擬報警響應測試。”
劉好仃接著寫第三行:“組織首場跨班次協同演練——劉好仃——錄像複盤報告——問題清單與改進項。”
表格填到第六行,小林突然抬頭:“劉師傅,你說這演練,要是真有人沒反應,算不算違規?”
“不算。”劉好仃搖頭,“演練不是考試,是找漏洞。誰卡住了,咱們就補哪兒。”
“那要是係統推了消息,人手機沒響呢?”阿珍問。
“那就查接口。”劉好仃說,“是網絡問題,還是權限沒配?問題出在哪,責任就在哪。咱們不追責,隻追因。”
小林笑了:“聽起來像修水管,哪兒漏水,擰哪兒。”
“本來就是。”劉好仃把筆放下,“工廠這台大機器,最怕的不是壞,是漏。信號漏了,責任漏了,時間漏了,最後全漏了。”
他環視兩人:“這九十天,咱們不求大改,隻求每一步都踩實。信號來了,有人看,有人認,有人動,有人回。四步走完,才算閉環。”
小主,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,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,後麵更精彩!
阿珍合上本子:“那我下午就去收各班的意見。”
小林說:“我先搭個原型框架,把報警類型分個級。”
劉好仃把表格複印三份,每人發一張。“貼工位上,每天看一眼。不為交差,為記住——咱們乾的不是項目,是讓燈閃了,真有人動。”
會議結束,三人收拾東西。阿珍的紅筆終於掉出來,在桌麵上滾了半圈,被小林順手按住。
“對了。”小林忽然想起什麼,“南粵廠那邊,要不要同步一下進度?”
劉好仃站在門口,手扶著門框:“等咱們演練完,錄了像,再發。讓他們看看,咱們是怎麼把‘沒人管’變成‘有人盯’的。”
他走出會議室,走廊的風比前次大了些,吹得文件夾邊緣微微翹起。他用胳膊壓了壓,腳步沒停。
工位上,阿珍把表格貼在顯示器邊,正好擋住去年那個數據采集模塊的登錄提示框。小林打開編程界麵,新建文件夾,命名為“報警分級原型”。
劉好仃坐回位置,打開日誌本,翻到空白頁。他寫下:“90天計劃啟動。第一項:責任明確。”
筆尖頓了頓,又補了一句:“讓每一次報警,都有回音。”
他合上本子,放在抽屜最上層,順手把抽屜推到底。金屬滑軌發出“哢”一聲,嚴絲合縫。
窗外,玻璃切割機的聲音規律地響著,像心跳。
喜歡深圳玻璃廠打工記請大家收藏:()深圳玻璃廠打工記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