劉好仃把藍筆帽擰緊,放回筆筒時,筆身在桌麵輕輕一磕,發出清脆的“嗒”聲。他抬頭看了眼牆上的日曆,那個畫了圈的“下周五”還安靜地待在格子裡,像一顆沒炸的雷。
“等不如乾。”他說。
阿珍正把投資機構的溝通提綱往回收,聽見這話手一頓。小林從電腦前抬起頭,耳機還掛在脖子上,像條沒遊走的魚。
“三條路都在走,”劉好仃從鐵皮櫃裡抽出那張貼了便利貼的櫃門內側紙頁,又撕下牆上釘著的銀行回複單,“但咱們得知道哪條先到水邊。”
他把三張紙攤在維修角的小桌上,一字排開:基金申報已進入評審,銀行材料補交完成待複核,投資機構約了明天十點線上溝通。
“都不是定數。”小林說,“可也不是空等。”
“對。”劉好仃點頭,“所以咱們不能光站著看河,得先想好船怎麼劃。”
阿珍翻開筆記本:“那從哪兒開始?市場?資金?還是……先準備明天的會?”
“從客戶說起。”他走到白板前,拿起馬克筆,“你們記得pdf裡那句‘他們不怕貴,怕用不上’嗎?”
阿珍翻了幾頁,點頭:“b廠的采購主管寫的,說係統再先進,三個月才能上線,不如隔壁賣的現成盒子。”
“盒子?”小林笑出聲,“咱們搞了半年數據模型,結果人家想要個插上就能響的喇叭?”
“不是喇叭。”劉好仃在白板上畫了個方框,“是‘功能包’。”
他筆尖一頓,寫下三個詞:報警、歸檔、遠程診斷。
“咱們原來想一口氣端出一整桌菜,可人家隻想先嘗一口。那就切開來賣——先推報警模塊,三天能裝,五天能用,貴點也有人接。”
“可這不是降級嗎?”小林皺眉,“我們可是有七百次驗證數據的團隊。”
“降級?”劉好仃笑了,“你家熱水器壞了,是等工程師講完熱力學原理再修,還是直接換個加熱棒?”
小林愣住,阿珍噗嗤一聲。
“咱們的本事不在包裝上。”劉好仃指著牆上“在推進”三個字,“在能讓玻璃不白裂、客戶不白跑。先讓人用起來,比讓人聽明白重要。”
阿珍低頭記了兩行,忽然抬頭:“那界麵呢?原計劃請外包團隊做個可視化平台,預算八萬。”
“砍了。”劉好仃翻開隨身本子,在“資金使用”那一欄劃掉最後一項,“界麵咱們自己搭,能看就行。”
“自己搭?”小林瞪眼,“咱們三個誰會前端?”
“不會可以學。”他語氣平靜,“小周昨晚還用python寫了自動歸檔腳本,阿珍能把數據表做成動態圖,你連聲波頻譜都能調參——做個能點的按鈕,難嗎?”
“不難……”小林聲音小了,“可這得花時間。”
“時間比錢便宜。”劉好仃說,“現在銀行最多給五萬,基金還不知道成不成,投資機構更沒鬆口。咱們得按‘能到賬的錢’來打算盤。”
他頓了頓,寫下四個字:以戰養戰。
“報警模塊先收定金,五千一個,裝十家就是五萬。這筆錢回頭投歸檔功能開發,歸檔上線再推遠程診斷。一步一步來,不貪多。”
阿珍快速在本子上列了組數字,抬頭:“如果第一批十家全成,加上後續功能升級費,半年內能回本。”
“那就先衝十家。”劉好仃說,“不挑大廠,專找中小客戶——他們停機損失扛不住,反而更願意試新東西。”
小林看著白板上的三個功能包,仍有些猶豫:“可這麼拆著賣,彆人會不會覺得咱們不行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