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晨六點,天剛蒙亮,小吳抱著文件夾穿過展館後門時,保安正打著哈欠。他把宣傳冊往懷裡緊了緊,生怕露水打濕了封底那張手寫便利貼。
展台前,劉好仃正蹲在地上檢查電源線接口。他把插頭拔出來又插進去,聽了一聲“哢噠”,才站起身拍了拍褲腿。旁邊的測試台上,新款護角已經整齊擺好,邊上放著舊款殘片,裂口朝上,像一張張開的嘴。
“小吳來了?”他抬頭看見人,順手把保溫杯放在角落,“把樣品包打開,今天咱們不講ppt,隻做三件事:壓一壓,刷一刷,摸一摸。”
小吳點點頭,把文件夾放在操作台下。他剛想說話,劉好仃抬手一指展板方向:“先彆急,主辦方的人還沒走。”
果然,穿著製服的協調員正朝這邊走來,手裡拿著一份布展規範表。他掃了一眼測試台上的設備,眉頭皺了起來:“這台子……不能接外設,你們知道規定吧?統一展板,靜態展示。”
劉好仃沒說話,從文件夾裡抽出一本宣傳冊,翻到中間一頁,遞過去。那頁上印著一行加粗紅字:“市電閃斷37秒,數據未刪。”
“我們不是表演。”他說,“是還原。”
協調員愣了一下,抬頭看他。
“客戶在倉庫裡摔、砸、刮,我們也在這兒摔、砸、刮。”劉好仃指著測試台邊緣,“不占主通道,我們自己守著,每次演示不超過三分鐘。”
對方看了看表,又看了看展台位置,終於點頭:“行,但必須有人值守,出事你們負責。”
“沒問題。”劉好仃把宣傳冊輕輕合上,“我們連失敗都敢印,還能怕一台小機器?”
人一走,小吳鬆了口氣:“真讓他們看了那頁?”
“怕什麼?”劉好仃擰開杯蓋,熱氣往上竄,“咱們改了十七版日誌,就是為了讓人一眼看懂——這不是運氣,是實打實試出來的。”
他把杯蓋蓋好,走到測試台前,親手把投影儀關了,ppt展板也撤了下來。隻剩一張大幅照片釘在牆上:左邊是壓塌的舊護角,右邊是挺立的新款。底下沒寫參數,隻有一行字:“壓一百次,還是它自己。”
九點整,展館大門打開。人流像潮水一樣湧進來,腳步聲、交談聲、廣播聲混成一片。有人路過展台,拍照,點頭,走人。沒人停下。
劉好仃看了眼小吳:“準備好了嗎?”
“準備好了。”
“那就開始。”
他走上測試台,拿起一個舊護角,當著路過的幾個人麵,用力一捏。
“啪”一聲,邊角碎了。
他把碎片攤在掌心:“這玩意兒,壓一次就廢。”
然後換上新款,雙手壓到底,鬆開。
護角顫了兩下,慢慢直起身子。
“這個呢?壓一百次,它還能站起來。”
他沒說話,就站在那兒,等。
兩分鐘過去,沒人走。
有人低聲問:“真能回彈?”
“你來試試。”劉好仃把護角遞過去,“你壓,我計時。”
那人猶豫了一下,接過,用力壓彎,鬆手。
圍觀的人一起盯著。
一秒,兩秒,三秒……
護角開始動了,一點點,像伸懶腰。
“哎!”有人叫出聲。
“它真的在起來!”
“這材料還挺有脾氣。”
劉好仃笑了:“不是它硬,是它會喘口氣。人累了要歇,它也一樣。”
越來越多的人圍過來。小吳開始發樣品包,每個包裡都夾著一張手寫便簽:“試三個月,壞兩次,修一次八十。拍視頻,我們發公眾號——行嗎?”
十一點半,一家物流企業的技術主管在台前站了十分鐘。他看完測試,翻完日誌,最後盯著那張斷電記錄看了好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