劉好仃把簽字筆甩進筆筒時,筆帽彈出來滾到桌角,撞上了那副不鏽鋼纖維手套。他瞥了一眼,沒去撿。
技術間裡七台測試機剛停,數據流還掛在屏幕上,像退潮後留下的水漬。小吳揉了揉發紅的眼睛,正要把“全部通過”的截圖發到工作群,劉好仃伸手攔住了。
“先彆發。”
“啊?”小吳愣住,“不是都過了嗎?王師傅剛才還說報警準得很。”
“準是準,但得知道它為啥準。”劉好仃拉開抽屜,把那張重新打印的轉賬截圖又壓了壓,“咱們這係統,現在是能自己學溫度、能調報警、能防誤觸,可它學得對不對,調得合不合適,得看數據說話。”
老周端著空咖啡杯進來,聽見這話差點嗆住:“你還想挑刺?這玩意兒通宵跑了二十多個小時,連內存泄漏都修了,你還想讓它跳舞慶功不成?”
“不是挑刺,是驗貨。”劉好仃打開主控台,“七台機子,四十八小時,三百多項指標,咱們一條條過。誰困了現在去睡,等會兒吵起來彆怪我沒提醒。”
小李打了個哈欠,又強撐著坐直:“那……從哪兒開始?”
“從最準的那個開始。”劉好仃點開溫度補償模塊的曲線圖,“昨天咱們把探頭誤差從0.3c壓到幾乎為零,靠的是動態修正算法。可我現在問一句——這0.3c,到底是機器準了,還是咱們算偏了?”
會議室瞬間安靜。
小吳翻出校準記錄:“三台紅外槍,都帶有效證書,環境溫濕度也錄了……”
“第三台呢?”劉好仃打斷,“它那天早上八點測完,九點才進係統,中間半小時乾啥了?”
沒人說話。
老周翻了翻日誌,一拍大腿:“操!那天車間換空調濾網,門開著,濕度掉了十五個百分點!校準的時候沒補錄!”
“那就重算。”劉好仃調出原始數據,“把這半小時剔掉,重新跑模型。”
小陳敲鍵盤的手有點抖,二十分鐘後,新曲線跳出來。老周湊近一看,差點笑出聲:“匹配度99.7?這比我和我老婆結婚證上的合照還般配。”
“所以說,不是機器有問題,是咱們漏了數據。”劉好仃在本子上畫了個圈,“記住,機器不會騙人,人會漏東西。”
小吳鬆了口氣:“那震動反饋呢?我們統計的有效率是92.3,也算達標了吧?”
“達標?”劉好仃抬頭,“你們怎麼算的?”
“剔除誤觸和無效操作,剩下的算有效觸發。”
“誰定的‘無效’?”
“我們……看錄像,手動標了。”
劉好仃沒說話,起身走到監控服務器前,調出第17段錄像:“王強戴著手套按麵板,壓力1.7牛,係統沒響。你們標成‘未觸發’,對吧?”
“對,因為當時閾值是1.5牛,他按了但沒達到條件……”
“可他手都砸出印子了。”劉好仃放慢畫麵,“再看日誌——第198次報警時,aar_og.d崩潰了。那三分鐘,係統根本沒在記。”
小李臉色變了:“所以……那幾次‘無效’,其實是係統死機?”
“不止。”劉好仃繼續翻,“我昨晚看了三十二段錄像,發現五次‘無效觸發’前後,設備都有過熱征兆。係統沒響,但人按了。這說明啥?”
沒人接話。
“說明工人比機器還警覺。”他合上屏幕,“咱們為了防誤觸,把標準卡太死,反而把真問題給篩掉了。”
老周撓頭:“那……有效率得重算?”
“當然。”劉好仃掏出本子,“以後‘有效’不光看按沒按著,還得看環境溫度、手套材質、操作壓力。三樣都對上了,才算真有效。”
小吳算了算:“那……有效率得掉到89.7。”
“但預警準確率升到97.4。”劉好仃點頭,“寧可多響一次,也不能讓工人白按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