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剛亮,劉好仃還沒來得及脫下工裝,小吳就抱著三台平板衝進技術台。他把設備往桌上一摞,屏幕還閃著昨夜最後一波攻擊的波形圖。
“劉工,七十二小時數據跑完了。”小吳手指劃過圖表,“咱們的防禦模塊在佛山車間扛住了十七輪脈衝攻擊,響應時間全壓在0.07秒以內。”
劉好仃端起桌上涼透的豆漿喝了一口,酸味直衝腦門。他放下杯子,順手把編號“001”的防護箱推到白板前:“這不是終點,是起點。現在沒人知道我們穩不穩,得有人去看,去記,去說。”
他拿起記號筆,在白板上畫了個樹狀圖。“成立觀察組,技術、售後、客服三條線並進。我要知道每一塊模塊在哪個車間、什麼溫度、被哪個工人怎麼操作。連他們開機前搓不搓手都要記。”
老周從門外探頭:“那我帶人跑現場?”
“你帶巡檢隊,三天一輪換。”劉好仃圈出幾個城市,“佛山、東莞、武漢,重點盯溫濕度波動大的廠。發現問題當場錄視頻,上傳區塊鏈存證,時間戳精確到毫秒。”
拆解室裡,王浩正用鑷子夾起一塊返修的競品電路板。他湊近顯微鏡,忽然“咦”了一聲。
“這板子……低溫下根本沒法用。”他抬頭,“傳感器補償電路少了一路穩壓,五度以下直接失靈。”
劉好仃接過板子,走到熱成像儀前開機。屏幕上的競品外殼迅速顯影,散熱孔集中在中部,兩側幾乎無熱傳導。
“設計給恒溫車間用的。”他調出對方宣傳視頻,“你看,他們演示的環境溫度標著25c±2c,連空調外機的聲音都剪掉了。”
“所以他們主攻北方?”小吳翻著銷售數據,“可北方冬天動不動零下十幾度,這種板子不燒才怪。”
“不是主攻北方。”劉好仃關掉視頻,“是專挑氣候穩定的客戶。我們拚耐高溫,他們拚低溫省電。一個往火裡跳,一個躲在空調房。”
老周冷笑:“那讓他們待著唄,鋼廠、玻璃窯爐這些地方,夏天車間能煮雞蛋。”
“可有些客戶不懂。”劉好仃指著地圖,“你看這幾個點,長江流域的包裝廠,濕度高、溫度變幅大,正好踩在他們宣傳的‘穩定運行’邊緣。一出問題,就說我們係統不行。”
客戶服務中心的錄音筆在循環播放。
河北客戶的聲音沙啞但有力:“你們那係統在鋼廠用了兩年半,就換過一次濾網。宏泰的三個月燒主板,客服說是我環境太差。”
錄音停頓,又切到另一段。
廣東客戶語氣平和:“建議加個濕度補償功能,我們這邊梅雨季經常報警,雖然知道是誤報,但每次都要人工複位。”
劉好仃把兩段錄音並排標記,再調出巡檢隊發回的地理數據。地圖上,紅色是投訴點,綠色是表揚區。華北、華南綠成一片,長江中遊卻紅得紮眼。
“不是產品不行。”他圈住武漢、南京、合肥,“是他們用錯了地方。就像讓羽絨服去泳池保暖,出了問題怪衣服不防水。”
小吳皺眉:“可客戶覺得都是玻璃廠,環境差不多。”
“差多了。”劉好仃調出溫濕度曲線對比圖,“佛山一天三變溫,武漢濕氣常年壓著走。宏泰那係統,散熱跟不上,誤報就多。可他們不改設計,反倒在宣傳裡把測試環境調得特彆理想。”
“那我們怎麼辦?澄清?”
“不。”劉好仃搖頭,“我們帶他們看真實世界。”
裝配線上,老周正盯著新一批模塊的散熱測試。風扇轉速自動調節,進風量控製在±2精度內,散熱片溫度穩定在40c。
“比實驗室還穩。”他拍下數據,“這版加了雙頻溫控傳感器,響應快,波動小。”
劉好仃翻著成本表,眉頭一跳:“單機成本漲了8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