測試艙的轟鳴聲剛停,劉好仃就聽見走廊傳來急促的腳步。王浩抱著一疊行程表衝進控製室,林曉彤緊隨其後,手裡捏著平板,屏幕還亮著三維建模界麵。
“劉工,展會排期出來了。”王浩把紙拍在桌上,手指點著最上麵一行,“深圳新材料展,布展時間後天下午三點前,演示艙必須今晚運過去。”
林曉彤把平板轉過來:“虛擬演示係統原型已經跑通,ar掃描能實時還原修複過程,但還需要兩輪壓力測試。”
劉好仃沒說話,彎腰從工具櫃底層抽出一遝泛黃的客戶反饋單,翻到中間一頁:“上個月華南三家電廠,因玻璃爆裂停機平均4.7小時,損失報價單我都留著。”他把紙推到兩人麵前,“你們說,客戶更關心我們怎麼修的,還是多久能開工?”
王浩愣了下:“當然是開工。”
“那就對了。”劉好仃拿起紅筆,在白板上畫了個倒三角,“展會是擂台,三分鐘內讓人記住我們能救命;平台是課堂,讓人慢慢看我們怎麼救的。擂台要狠,課堂要細。”
林曉彤眼睛一亮:“我懂了,宣傳語先打‘三小時恢複產線’,進階頁麵再展開技術原理。”
“對。”劉好仃點頭,“把磁控濺射那段做成動態拆解,讓噴槍像醫生動手術那樣,一針一線看得清。”
王浩咧嘴一笑:“那我培訓銷售的時候,也彆一上來就背參數,先讓他們講事故故事?”
“聰明。”劉好仃從抽屜裡抽出一份空白劇本,“就用上季度那起熔爐爆裂事件,改個名字,加點對話。讓他們演客戶,你們演銷售,演砸了當場重來。”
會議室很快被挪成臨時培訓場。投影儀亮起,畫麵裡一個滿臉油汙的車間主任拍著桌子:“你們說塗層能扛847度?我上家供應商也這麼說,結果三天就裂了!”
新來的銷售小李站在台前,手心冒汗:“我們……我們的稀土梯度配比經過72小時超負荷驗證……”
“停!”劉好仃按下遙控器,“你是在念實驗報告嗎?”
小李撓頭:“可客戶要數據啊。”
“數據是後話。”劉好仃走到台前,拿起一支筆當話筒,“你該說:‘您上次停機損失多少?兩萬?三萬?我們的方案,三天就回本。’”
底下有人笑出聲。王浩在角落記筆記,突然抬頭:“那要是客戶問減量22是不是偷工減料呢?”
“問得好。”劉好仃轉身在白板上畫出離子束軌跡,“林曉彤,把上次的對比數據調出來,離子密度提升41,這不是減料,是減肥不減肌。”
林曉彤點開圖表:“實驗室這三個月的疲勞測試,減量版的裂紋擴展速率比標準版還慢13。”
“這就夠了。”劉好仃撕下白板紙,折成紙飛機,“明天開始,每人每天模擬十輪談判,問題不過夜。”
夜班燈亮到十點,設計室的程序員還在調試ar程序。王浩舉著手機對準測試艙玻璃,屏幕裡裂紋緩緩愈合,銀色塗層如活物般蔓延。
“動了!”他喊,“真動了!”
劉好仃湊過去看了看:“把愈合速度調慢一點,太快像假的。讓客戶看著它一毫米一毫米地長,才有信任感。”
“明白。”程序員點頭,“就像傷口結痂,急不得。”
林曉彤突然抬頭:“要不要加個對比模式?左邊傳統塗層,右邊我們的,同步播放破裂過程。”
“加。”劉好仃說,“讓左邊炸得慘一點。”
眾人笑起來。王浩順手把行程表貼上牆,最頂端用紅筆寫下:“倒計時72小時,首戰深圳。”
第二天一早,物流車停在車間門口。演示艙用防震架固定,外層裹著氣泡膜,側麵貼著“精密設備,輕拿輕放”的標簽。劉好仃親自檢查了固定螺栓,又在箱體夾層塞進三塊舊電路板。
“這是乾啥?”搬運工問。
“壓艙底。”劉好仃拍拍箱體,“老物件鎮得住路。”
回程路上,林曉彤在車上改宣傳冊文案。劉好仃坐在副駕,翻看銷售培訓錄像。一段視頻裡,小李終於順溜地說完話術:“您不是在買玻璃塗層,是在買不停機的保障。”
“這句留下。”劉好仃說。
下午兩點,線上平台測試完成。ar手冊掃碼即顯,用戶能360度查看塗層生長過程,還能切換“極端工況”模擬模式。林曉彤在後台點了發布預覽,首頁彈出動態標語:“讓玻璃學會自愈。”
王浩帶著銷售團隊進行最後一輪演練。這次他扮客戶,聲音壓低:“你們價格比同行高兩塊七,憑啥?”
新銷售站在投影前,沒看筆記:“憑您明天不用停工。憑您的工人不用在高溫裡搶修。憑這塊玻璃,能記住它受過的傷,並且不再犯同樣的錯。”
會議室安靜了幾秒。
王浩笑了:“可以,這回像人話了。”
傍晚六點,劉好仃站在車間中央,看著牆上新掛的推廣進度表。展會、平台、培訓、物料,所有節點都標成綠色。他掏出紅筆,在最下方寫:“三日衝刺,每日十點,問題清零。”
廣播響起下班音樂,沒人動。
他敲了敲測試艙外殼:“二十年前,我們修玻璃靠手摸眼看;今天,我們能讓它自己長好。接下來,就看怎麼讓人相信——玻璃,也能有命。”
王浩把最終版行程表按在牆上,紅筆字跡未乾。
林曉彤調試完最後一版ar程序,手機震動,提示消息:虛擬平台訪問量預載測試,瞬時並發突破八千。
她剛要說話,劉好仃已經戴上安全帽,走向物流車。
車尾廂打開,演示艙靜靜躺著,三塊電路板壓在緩衝墊下,裂紋朝上,像三道指向遠方的路標。
喜歡深圳玻璃廠打工記請大家收藏:()深圳玻璃廠打工記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