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浩的平板還在震動,屏幕上佛山客戶上傳的視頻縮略圖不斷刷新。林曉彤盯著後台數據流,手指在觸控板上劃出三道軌跡:“‘省火鍋’這三個字被掃了兩千多次,ar案例庫的跳出率降到了11。”
劉好仃把熒光筆蓋咬在嘴裡,對著玻璃樣本上的裂痕描邊。那道八毫米的傷痕在晨光下泛著微光,像被誰用銀線縫了一針。“掃裂縫能跳視頻,那咱們能不能讓裂縫自己說話?”
“讓它說什麼?”王浩抬頭。
“說它修過,修得好,還省了錢。”他放下筆,“現在客戶不是怕看不出修痕,是怕彆人不信他們修過。”
林曉彤調出內蒙古礦區的視頻截圖,保溫杯旁的修補麵在低溫下泛著霜色。“我們加個溫差顯影層,20c時修複區出藍光,客戶拍照就能發朋友圈——不是遮醜,是亮功。”
技術組的小李抱著新打樣的“極光藍01號”示蹤劑進來,瓶身還帶著冷卻台的涼氣。“試了五種配比,低溫顯色最穩定,就是成本高了兩塊三。”
“兩塊三能換一頓火鍋嗎?”劉好仃接過瓶子,對著燈照了照,“能換就行。客戶要的不是完全看不見,是能證明自己做過正確選擇。”
林曉彤已經在畫新方案草圖:客戶掃碼後,ar畫麵先顯示修複前的裂痕,再疊加溫差光暈效果,最後彈出一行字——“這道傷,治好了,還賺了”。
“再加個功能,”王浩湊過來,“讓客戶自己調顯影強度。想低調就淡一點,想宣傳就亮一點,像美顏滑塊。”
“那就叫‘修複自信度’。”劉好仃笑了,“修玻璃也是修麵子,麵子要能曬出來。”
方言錄音筆的分析結果剛導出來,王浩把“糊片兒”和“閃腰子”的聲紋波形投到牆上。林曉彤放大波峰細節:“‘糊片兒’的音調拐了個急彎,像塗層卡住噴槍時的聲音;‘閃腰子’的尾音拖得長,跟設備共振頻率對得上。”
劉好仃翻出東北客戶寄來的凍梨箱,冰碴還在紙板上結著。“咱們在極寒手冊裡加個動畫,凍梨裂紋一開,3d模型就彈出來,標著應力走向。客戶看不懂數據,但看得懂凍梨。”
“還能更直接。”林曉彤打開ar案例庫後台,“把‘糊片兒’對應的0.15厚度偏差做成預警提示,客戶填問卷時選‘擔心施工不勻’,係統自動推送凍梨動畫。”
王浩敲著鍵盤測試新邏輯,突然“哎”了一聲:“東莞客戶又掃碼了,這次上傳的是他們廠長蹲在爐邊看修補的畫麵,標題寫著‘老板親自驗傷’。”
“傷都成賣點了。”劉好仃搖頭笑,“以前怕客戶看到裂痕,現在他們自己拿手機拍。”
林曉彤調出問卷熱力圖,中小企業主對“施工時間預測”的關注度升到了第一。“他們不是不信數據,是怕算不準。咱們的計算器得像天氣預報,帶點人味兒。”
“加個語音選項。”劉好仃提議,“客戶說‘我們這兒冬天冷得邪乎’,係統就自動切到極寒模式,連話術都帶東北腔。”
“技術能實現。”王浩記下,“但得先錄一百句方言,還得讓算法聽懂‘邪乎’是25c的意思。”
“那不如做個方言挑戰小遊戲。”林曉彤眼睛亮了,“客戶錄一句‘這爐子震得慌’,係統評分,滿分送火鍋券。既能收語料,又能拉互動。”
劉好仃已經在日曆背麵畫火鍋換算表2.0版。基礎欄寫著“涮羊肉=4小時停機”,進階欄是“毛肚拚盤=6小時電費”,旗艦欄直接連了erp接口,標著“本月利潤停機損失=可兌換火鍋次數”。
“還可以動態更新。”林曉彤接過筆,“客戶填完年產值,進度條就變成火鍋店排號——前麵還有187家企業在等,您排第89,預計三小時後可用。”
“那得加個叫號提醒。”王浩笑著,“‘您的火鍋基金已到賬,請及時提現’。”
技術組送來新打樣的ar手冊,封麵裂痕處做了微雕處理。手機一掃,內蒙古礦長舉杯的畫麵跳出來,背景音是風雪聲和笑聲。“我們把‘閃腰子’做成彩蛋,”小李說,“滑到第三頁,設備突然抖兩下,用戶得穩住手機才能繼續。”
“好玩,但得有用。”劉好仃指著裂痕位置,“這裡加個溫度感應區,客戶手捂上去,修複層就變藍光,像真的從冷變熱。”
林曉彤立刻改設計稿:“用戶上傳自家裂痕照片,係統生成‘極光修複報告’,帶時間戳和溫差動畫,還能分享到工作群。”
王浩的電腦突然彈出警報:華北某鋼鐵集團的員工宿舍區,ar案例庫訪問量十分鐘內漲了三百次。他點開熱力圖,發現多數人停留在“老板驗傷”視頻上。
“他們不是看技術,是看態度。”劉好仃看著屏幕,“一個廠長肯蹲在爐邊看修補,說明這事兒真重要。”
林曉彤調出客戶旅程地圖,在“信任建立”節點插了新標簽:“從‘怕被看出修過’到‘主動曬修複過程’,中間差一個能說故事的工具。”
“那就讓每道裂痕都帶二維碼。”王浩說,“掃出來是修複日記,第一頁寫‘我裂了’,最後一頁寫‘我好了,還省了十二萬’。”
劉好仃拿起熒光筆,在樣本裂痕儘頭畫了個箭頭,指向生產線方向。晨光透過窗戶,把“極光藍01號”的投影拉長,正好落在正在下線的玻璃板上。
喜歡深圳玻璃廠打工記請大家收藏:()深圳玻璃廠打工記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