運輸車後視鏡裡車間的燈一盞盞熄滅,劉好仃剛把生產日誌合上,手機就震了。林曉彤發來消息:“唐山淩晨三點的視頻傳回來了,ar卡在川劇變臉,工人喊‘整兩杯’沒反應。”
他沒回,直接撥通王浩電話:“把佛山的‘裂痕日記’推過去,聲音外放,循環播。他們不是聽不懂係統,是係統聽不懂他們。”
會議室電子鐘跳到0917,王浩抱著平板衝進來,防護服上還沾著爐灰:“劉工!視頻播了,係統真動了,可藍光閃一半又卡住,工人說像看卡帶的老電視。”
劉好仃抓起桌角的凍梨散熱片,在掌心轉了一圈:“那就換帶子。把川劇貼紙拆成單幀,震動一來,一幀一幀彈,省算力,還像放鞭炮,熱鬨。”
林曉彤已經調出客戶數據庫,屏幕上57個紅點密密麻麻:“川渝地區投訴占43,主要卡頓在吹火動作識彆,老手機帶不動高幀率。”
“那就彆帶。”劉好仃敲了敲投影屏,“小李帶納米疏塵塗層去曹妃甸,那邊粉塵重,散熱片容易堵。王浩,你帶兩台體驗機去南京,老張說江蘇客戶要用三星s10看動畫,我們得讓人家手機彆變暖手寶。”
南京那邊警報來得比人快。華東銷售總監老張的視頻請求在屏幕上閃得像心跳監護儀:“劉工!動畫一開,手機後蓋發燙,cpu直接降頻,客戶說修玻璃還沒修,先給手機辦了後事。”
林曉彤調出熱成像圖,手機後蓋紅得發紫:“環境溫度41c,散熱孔積灰,風扇堵了。建議啟動動態幀率協議,震動低於0.3g時切靜態貼紙,彆讓蝦餃沒蒸熟,鍋先燒穿。”
“行。”劉好仃點頭,“告訴老張,讓他們工友喊‘裂咗’前,先把手機放涼水裡泡三秒——咱這係統,也得講究個天時地利人和。”
唐山現場,王浩敲著高爐觀察窗,聲音悶在防護麵罩裡:“劉工,係統剛把‘整兩杯’識彆成‘飲啖茶’,進度條彈出一籠蝦餃,工人差點拿扳手砸屏幕。”
“切換東北庫。”劉好仃對著對講機吼,“加載‘杠杠硬’識彆包,把川劇貼紙關了,先保藍光。等他們拍完大腿,咱們再放臉譜。”
藍光亮起那刻,王浩鬆了口氣。跟拍的電視台記者湊過來問:“劉工,這係統真能聽懂全國方言?”
“聽不懂。”劉好仃接過話筒,“但它能學。客戶說一遍,它記一輩子。咱們不是做翻譯機,是給每道裂痕找個會說家鄉話的醫生。”
實驗室警報響得突兀。小李抱著冒煙的榮耀x50衝進來,後蓋已經鼓起一塊:“劉工!南京體驗機,幀率鎖60fps,兩小時沒停,電池直接鼓包。”
劉好仃戴上防靜電手套,拆開後蓋,散熱片邊緣結了一層灰白結晶:“還是塵。把凍梨冰晶結構縮小到0.3毫米,刻在石墨烯膜上,彆光散熱,還得自潔。”
“可幀率一降,藍光拖影。”林曉彤盯著測試機屏幕,“像拖著條尾巴,客戶說像鬼片開頭。”
“那就分檔。”劉好仃調出震動波形圖,“0.2g以下彈貼紙,0.5g以上才激活藍光掃描。讓係統學會等——等一等,反而更準。”
深夜測試室,熱成像儀上cpu溫度從68c滑到52c,藍光重新連貫。林曉彤鬆了口氣:“動態幀率跑通了,低端機也能撐住三分鐘高負載。”
“不光是撐住。”劉好仃敲下回車,“是讓每道裂痕找到自己的節奏。急的不催,慢的不趕,修好了,比啥都強。”
次日清晨,南京傳來視頻。紅米note12屏幕上,老師傅對著玻璃喊“裂咗”,藍光一閃,進度條變成金陵鹽水鴨,慢悠悠轉著圈。評論區炸了:“求粵語包!”“山東人等煎餅果子進度條等哭了!”
王浩轉發時加了句:“下一站,濟南。煎餅,安排。”
第398小時,控製室警報撕破寂靜。大屏上,唐山樣機的ar界麵泛起一層粉紅,像被鐵鏽染過。
劉好仃抓起檢測儀衝進測試艙,拆開散熱片,吸附膜上積了厚厚一層暗紅粉塵:“氧化鐵,含量超標四倍,孔隙全堵了。”
“一代塗層扛不住十年粉塵。”小李調出元素分析圖,“得加氟化矽,改疏水性,讓粉塵滑下去,不卡住。”
“那就改。”劉好仃把舊塗層樣本扔進廢料盒,“彆怕成本,怕的是客戶修到一半,係統先‘生鏽’。”
技術組連夜重鑄散熱片,氟化矽溶液滴上晶圓,0.2微米孔徑在顯微鏡下像蜂巢。林曉彤啟動十年模擬程序,風沙、高溫、震動全開。
“按華北鋼鐵的除塵標準,這相當於連續用十年。”她盯著熱成像圖,“cpu溫度49c,藍光誤差0.08秒,穩了。”
第400小時,劉好仃按下終止鍵。控製屏彈出“通過”字樣,王浩舉著香檳衝進來,剛要開瓶,被劉好仃一眼瞪住。
“去給河北鋼廠發測試報告。”他撕下生產日誌上“384小時色偏”的便簽,塞進文件袋,“附上南京老師傅的抖音鏈接——這才是最好的質保書。”
傍晚,林曉彤發來新消息:“唐山工人拍了段視頻,喊完‘整兩杯’,藍光亮了,進度條是驢肉火燒,底下寫著‘保熟’。”
劉好仃笑了笑,回了個字:“行。”
喜歡深圳玻璃廠打工記請大家收藏:()深圳玻璃廠打工記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