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剛蒙蒙亮,廠區門口的自動門還沒完全升起,劉好仃已經站在裝配線旁,手機屏幕亮著,是小李昨天發的那段安裝視頻。他點了播放,畫麵晃得像在坐拖拉機,聲音裡還夾著車間廣播的雜音。他沒關,就讓這粗糙的影像在寂靜的早晨循環播放。
“就這個,發群裡。”他把手機遞給林曉彤,“讓裝完的客戶拍張現場照,警報燈亮著的那種,算打卡。”
林曉彤接過手機,看了眼時間:六點零七分。她沒問為什麼非得這麼早,隻是打開共享文檔,新建表格,第一行寫下三欄:客戶名、安裝時間、燈是否亮、有無異常。每項後麵加了個紅色星號。
“缺一項,不算完成。”她說。
劉好仃點頭,順手把視頻轉發到客戶聯絡群,附了句:“兄弟們,亮燈為證,咱們這玩意兒不靠嘴說。”
消息發出去不到十分鐘,華東一家客戶回了張照片。警報燈紅得紮眼,背景是布滿油漬的控製櫃。接著西南的也來了,角度歪,但燈亮著。林曉彤一條條核對,標記“已確認”。
可到了上午十一點,華南那家始終沒動靜。
她翻了翻聊天記錄,隻有一條模糊視頻,三秒不到,斷電後警報拖了四秒才響。客戶最後那句話還在屏幕上掛著:“你們說的‘癱了也響’,是不是有前提?”
劉好仃把視頻放慢到0.5倍速,盯著傳感器位置。他放大,再放大,突然伸手點了點屏幕:“櫃子背麵?金屬殼?”
林曉彤湊近:“好像是。”
“電磁乾擾。”他轉身拉開抽屜,翻出一塊巴掌大的鋁箔套件,“出廠前沒這環境變量,他們裝的位置,跟我們想的不一樣。”
“要不發個說明文檔?讓客戶避開強電區?”
“文檔誰看?”劉好仃搖頭,“明天派人,帶屏蔽套件,現場加裝,不收費。”
林曉彤記下,猶豫道:“可這玩意兒不是標配,臨時配,裝配組那邊……”
“那就讓它變成標配。”劉好仃打斷,“從今天下午那批開始,每塊模塊預裝簡易屏蔽層,成本多一塊七,但不說漲價,就叫‘基礎防護升級’。”
“一塊七,十萬個就是十七萬。”
“十七萬買個安心,比客戶罵我們‘說話不算數’便宜。”他頓了頓,“咱們推的是規矩,不是零件。規矩立不住,再快的響應也是白搭。”
中午飯沒回宿舍,他在車間角落支了張折疊桌,泡了碗麵。林曉彤坐對麵,打開客戶反饋彙總,念出幾個名字:“有兩家一直沒回消息,私聊也不接。”
“怕問多了惹人煩?”劉好仃吸了口麵湯。
“嗯。一個說‘怕顯得不懂’,另一個乾脆問‘問太多會不會被踢出群’。”
劉好仃放下叉子,掏出手機,給小李發了條語音:“做個朋友圈,就說‘第一批勇士用戶征集吐槽’,送個帆布袋,印句‘我讓警報提前響了0.1秒’。”
林曉彤笑了:“真送?”
“當然。袋子成本八塊,但比我們閉嘴強。”他擦了擦嘴,“人不敢問,不是問題小,是咱們讓人覺得問題大。”
下午三點,裝配組組長老陳找上門,手裡捏著新批次的模塊樣品:“加屏蔽層可以,但得改工裝夾具,今晚夜班得晚開工二十分鐘。”
“那就晚二十分鐘。”劉好仃看著樣品上的銀色塗層,“你算過沒,二十分鐘耽誤多少?”
“最多五十台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