保溫杯倒扣在共享屏上,杯口的圓剛好壓住“day1”的進度格。劉好仃沒看表,但知道時間剛過八點七分。老張抱著一盒電容從倉庫回來,眉頭擰得像擰不緊的螺絲。
“型號是對的,尺寸不對。”他把新電容往桌上一放,“腿太長,插不進板子,得剪。”
劉好仃拿起來比了比,果然,引腳比原裝的多出三毫米。他翻了眼采購清單,“標的是通用型,沒寫具體封裝。倉庫就這一款,說是廠家推薦升級款。”
“推薦個頭。”老張嘟囔,“升級不成,先卡住了。”
“電話已經打了,調貨要兩個鐘頭。”劉好仃把電容放回盒子裡,“先不等了。老張,你拿塊薄鋁板,打兩個孔,做個過渡架,雙層固定,先把這顆‘高個子’穩住。”
老張一愣:“還能這麼玩?”
“能用就行。”劉好仃笑了笑,“又不是登月,講究的是解決問題,不是標準答案。”
那邊小陳剛打開模擬界麵,正準備調取舊測試數據跑模型。劉好仃走過去,手指一點屏幕:“換掉。”
小陳抬頭:“這數據乾淨,好分析。”
“乾淨?”劉好仃搖頭,“咱們的係統不是在溫室裡長大的。換上昨天焊機啟動那段,帶電壓塌陷的。”
小陳歎了口氣,重新導入音頻信號。波形一出來,滿屏都是毛刺,像被貓撓過的毛線團。
“這才對。”劉好仃拍他肩膀,“你教它認人,總得讓它先見過邋遢樣子。”
老周已經在主控箱前蹲了十分鐘。圖紙攤在膝蓋上,手電筒叼在嘴裡,正用鑷子撥弄裡麵的線束。磁環拿在手裡,比了又比,愣是塞不進預定位置。
“擠得太死了。”他自言自語,“再塞一個,散熱全堵死。”
他翻出三年前的布線圖,對比現在的實物,發現多了兩條線,顏色都褪了,接頭還用黃膠帶纏著。
“這倆是冗餘的。”他掏出剪刀,“維修記錄裡寫過,備用信號線,後來沒用上。”
哢嚓兩聲,線剪了。他把磁環輕輕推入,嚴絲合縫。紅外測溫槍對著裝好後的接口掃了掃,連續測了半小時,溫度穩定在三十八度。
他拍照上傳,附言:“剪廢線兩條,加磁環一組,溫升正常,可繼續。”
劉好仃在屏上點了個讚,順手把照片拖進共享文檔的“信號層”文件夾。
小陳那邊模型跑了一輪,警報突然響了。
“又來了。”他皺眉,“電壓一掉,係統就當故障處理,直接報警。”
劉好仃湊過去看日誌:“持續時間多長?”
“不到半秒,恢複了。”
“但它報了。”劉好仃指屏幕,“咱們要的是它不瞎叫。你那個‘持續性判斷’機製,加時間閾值了嗎?”
小陳一拍腦門:“忘了設時長。”
他迅速在邏輯裡加了一條:信號異常持續超過0.5秒,才觸發報警。重新運行。
電壓再次驟降,波形一沉,係統沉默。
三秒後,恢複正常。
警報沒響。
“成了?”小陳盯著屏幕,聲音有點抖。
“初步分得清了。”劉好仃點頭,“噪聲一閃而過,它知道是打噴嚏;真故障拖著不走,它才當病看。”
小陳咧嘴笑了,順手保存模型,命名為“v1.1帶毛版”。
劉好仃正準備回看三項任務的進度,車間燈突然滅了。
整個控製區陷入短暫黑暗,隻有幾台筆記本還亮著電池供電的微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