劉好仃把手機從耳朵邊拿下來,屏幕還停在“周三微調組”群裡那條新消息上。宏遠的《靜默守護,安心無痕》視頻他已經看了三遍,畫麵裡黑屏到底,連個閃都沒有。他沒關視頻,而是把手機倒扣在操作台上,屏幕朝下,像壓住了一團看不見的火。
他從工裝口袋裡掏出u盤,插進老電腦。文件夾彈出來:“三動作執行數據——五日追蹤”。點開表格,第一行就是銷售小李的名字,三項動作完成率92;往下拉,一半人卡在“調取日誌”這一步,要麼忘帶二維碼,要麼客戶當場要截圖,手忙腳亂找不到入口。
“不是不會講,是講得不穩。”劉好仃把表格投影到白板上,叫來了銷售組的老張、客服組的王姐、質檢組的小林。三人圍過來,老張手裡還捏著半杯涼茶。
“咱們現在不是在賣係統,是在賣‘聽得見、看得見、查得到’這三句話。”劉好仃用記號筆在白板上寫下三個動作,“可客戶要是問‘上個月那次報警在哪?’,銷售說‘我問問客服’,客服說‘得找技術調’,技術說‘權限不夠’——這不叫閉環,這叫轉圈。”
王姐皺眉:“我們客服這邊,係統日誌能調,但得走審批流程,最快也要兩小時。”
“客戶等不了兩小時。”劉好仃點開一段錄音,“這是昨天回訪,客戶原話:‘我信你們有記錄,可我領導不信,你們半天拿不出東西,誰信?’”
老張嘬了口涼茶:“要不我們統一話術?就說‘記錄在後台,稍後發送’?”
“不行。”劉好仃搖頭,“客戶要的不是‘稍後’,是要‘現在’。我們靠‘可查’贏回來的信任,不能又在‘查不到’上丟回去。”
小林一直沒說話,這時候開口:“質檢這邊可以介入。每次客戶拜訪,如果完成了三動作,我們現場掃碼驗證,錄入oa,生成電子簽收單。算不算?”
劉好仃眼睛一亮:“算。而且不止算,要變成硬指標。”
他打開廠內oa係統,在“客戶拜訪考核”欄新增三項:播放“兩塊錢的聲音”視頻係統自動記錄播放時長);展示心跳圖需上傳實時截圖);調取近三十天日誌記錄客戶掃碼後係統自動標記訪問次數)。三項全完成,評分滿分;缺一項,直接標黃預警。
“以後新人培訓,第一課不是講功能,是練這三步。”劉好仃把操作流程打印出來,一人發了一份,“練熟了再上崗。”
老張看著手裡的紙:“那要是客戶不掃碼呢?”
“那就說明,他還沒真信。”劉好仃把筆帽擰緊,“我們得讓他覺得,不掃碼,反而是他吃虧。”
當天下午三點,劉好仃在“三號線九點”群裡發了條通知:“明早九點,全廠模擬客戶突擊檢查,隨機抽訪,三方聯動,不打招呼。”
第二天八點五十五,小李剛坐下,手機響了。來電顯示是“廠內短號”。
他接起來,聽見劉好仃的聲音:“我是客戶張工,上個月你們係統報過一次黑屏,編號是g087,我現在要查記錄,能給嗎?”
小李愣了半秒,立刻打開係統,輸入編號。頁麵跳轉,日誌明細出來,他截了圖,回複:“張工您好,這是當時的異常響應記錄,已通過企業微信發送給您。”
電話那頭沉默兩秒:“你們這係統,真能記住?”
“不止記住。”小李按培訓流程接話,“每次出問題,它都會‘咚’一聲,像打卡。您要是信不過,現在就能掃碼,看過去三十天的所有記錄。”
“……行。”電話掛了。
十分鐘後,劉好仃走進來,點頭:“響應時長六分十八秒,合格。但‘像打卡’這句可以換掉,太隨便。”
小李撓頭:“那怎麼說?”
“說‘像值班員點名’。”劉好仃順手把小李電腦上的便簽紙揭下來,上麵寫著“貴在誠實”,換成一張新的:“貴在可查,一次不漏。”
演練結束,三方組長坐回會議室。劉好仃打開oa後台,三動作完成率從67升到89,客戶掃碼頻次平均每次拜訪1.8次。
“還是有人沒跟上。”小林指著數據,“銷售小趙,三次拜訪,一次沒播視頻,兩次沒調日誌。”
“他覺得客戶不像會問的。”老張解釋。
“可客戶現在都開始問了。”王姐翻著客服記錄,“昨天一個新客戶,一見麵就說:‘先讓我掃個碼,看看你們是不是真能查。’”
劉好仃把數據導出來,貼在公告欄。左邊是“競品動態72小時追蹤表”,宏遠那欄寫著:“宣傳語未變,無新功能披露,客戶案例視頻播放量下降12。”
他在右邊貼上一張新表格,抬頭是:“競爭成果日查表”。三項指標:三動作完成率、客戶掃碼頻次、異常響應時效。每日早會通報,連續三天不達標,部門組長當眾說明原因。
小主,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,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,後麵更精彩!
“以前我們怕對手學我們。”小陳路過公告欄,看著兩張表並列,“現在他們不學,我們反倒有點不踏實。”
“學了也不怕。”劉好仃把u盤拔出來,收進口袋,“他們要學,得先有東西可藏。我們這三步,每一步都踩在‘亮’字上。他們敢亮嗎?”
小陳笑了:“他們連‘響’都不敢承認。”
中午飯後,質檢組小林跑來:“劉師傅,剛才巡線發現,新來的實習生給客戶演示時,把‘心跳圖’說成‘心電圖’,客戶當場笑了。”
“笑完問啥?”劉好仃問。
“問是不是能測血壓。”
劉好仃也笑了:“明天早會加一條:術語統一。心跳圖就是心跳圖,不能叫心電圖,也不能說‘像心跳’——它就是心跳。”
他走到白板前,把“貴在可查,一次不漏”圈起來,下麵寫了一行小字:“查得到,還得說得清。”
下午四點,銷售組老張發來一條消息:客戶試用協議簽了,備注欄寫著:“就是因為能查到記錄,才敢用。”
劉好仃把消息截了圖,發進“三號線九點”群,配文:“今天第三份。不是因為我們便宜,是因為他們信了。”
群裡很快冒泡。小陳回了個王姐發了個“鼓掌”表情包,小林說:“剛有個客戶掃碼掃了五次,說要發朋友圈。”
劉好仃沒再回複。他把oa係統裡的“客戶拜訪評分”導出,按部門排序,打印出來,夾進工裝內袋。路過公告欄時,他停下,看了眼“競爭成果日查表”。今日數據剛更新:三動作完成率91,客戶掃碼頻次2.1次,異常響應時效5分43秒。
他拿起記號筆,在表格下方寫了一行字:“不是我們做得多好,是客戶開始要真相了。”
寫完,他蓋上筆帽,轉身走向車間。身後,公告欄上的兩張表格並列貼著,左邊是對手的“靜默守護”,右邊是他們的“可見可查”。陽光從高窗斜照進來,落在“日查表”的“掃碼頻次”那一格,數字2.1被光鍍了一層邊。
劉好仃的工裝口袋裡,u盤靜靜躺著,表麵有一道細小的劃痕,是昨天插拔時蹭到桌角留下的。
喜歡深圳玻璃廠打工記請大家收藏:()深圳玻璃廠打工記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