劉好仃把手機塞進工裝褲兜,沒看那條剛震動的消息。他順手把兩份材料往懷裡一揣,轉身就往早班交接區走。腳步比平時快半拍,背也挺得直了些。
老王剛脫下防護手套,正擰開水杯蓋子。劉好仃迎上去,把宣傳冊遞過去:“你們班昨天是不是有塊邊裂沒報?”
老王一愣,水杯停在嘴邊:“哪塊?”
“三號線尾料那批,邊緣帶毛刺的。你們放過去了。”劉好仃語氣平常,像在聊天氣。
“那不像是大問題。”老王皺眉,“再說了,機器沒報警,我們怎麼知道要攔?”
“現在機器知道了。”劉好仃翻開冊子,指了張圖,“這裂看著小,應力集中,裝上去撐不過一個月。咱們的新流程,它自己就標紅了。”
老王湊近看,手指在圖片上劃了劃:“這也能看出來?”
“它不敢漏。”劉好仃合上冊子,“寧可多抓,也不放走一個。”
老王把水杯彆回腰帶上,接過冊子:“你這回搞的,真能行?”
“行不行,你拿回去看看。”劉好仃拍拍他肩膀,“明天交班時,咱聊聊感受。”
他沒停下,又攔了兩個剛接班的質檢員,一人塞一份材料。有人推辭說忙,他就一句話:“五分鐘,看完扔都行,就當認個字。”
轉了一圈,十份材料發出去七份。有人塞兜裡沒看,也有人當場翻了兩頁。
小李在檢測台邊等他,手裡拿著平板:“你真就這麼發?也不講兩句?”
“講多了反而嚇人。”劉好仃掏出另一份冊子遞過去,“你去三班,我上四線。見人就講,但彆端架子。”
小李點頭走了。劉好仃靠著牆站了會兒,掏出手機看了一眼。是條群通知,沒回。
中午飯點前,他們把幾張折疊桌拚在一起,擺上打印好的對比圖和視頻播放平板。老張負責開機,小李連投影,劉好仃拿了個小喇叭。
“不占大家吃飯時間,”他對著路過的人喊,“看兩眼圖,聽一句實話,涼茶我請。”
沒人圍上來。幾個年輕工邊走邊笑:“又來這套,上次說ai能省事,結果讓我們多填三項記錄。”
劉好仃沒辯解。他掏出手機,調出138號玻璃的照片,舉過頭頂:“這玩意兒要是上了幕牆,炸了算誰的?”
畫麵清晰,裂紋像蜘蛛腿一樣爬在邊緣。人群腳步慢了下來。
“這不是漏檢,是差點出事。”他把照片切到係統報警記錄,“它發現了,標了紅,自動喊人看。這不是搶活,是幫咱們兜底。”
老張這時站出來,指著複核台:“那天是我批的‘留’。係統報警,我們三個人一起看,十分鐘定結論。錯了算我們的,對了算大家的。”
小李按下播放鍵。警報聲“滴滴”響起,模擬攔截流程。畫麵裡機械臂一推,問題玻璃滑進廢料筐。
幾個原本低頭刷手機的工人抬起了頭。
“你們怕被機器頂了飯碗?”劉好仃問,“可機器不會簽字,不會擔責。它喊人,人還得看。它越聰明,咱們越輕鬆,但活兒還是咱們的。”
有人問:“那要是它老報警呢?一天幾十次,誰受得了?”
小李接話:“過去兩周,係統主動攔下十九塊高風險玻璃,平均每天不到兩次。比你手機提醒還少。”
現場安靜了幾秒,有人笑出聲:“那還行。”
劉好仃趁機說:“我們不賣概念,就賣安心。漏檢少了,返工沒了,誰都不用背鍋。”
他話音剛落,質檢員小陳從人群裡擠進來:“我替你講!我們班最怕出事,天天提心吊膽。”
“行啊。”劉好仃笑著遞上材料,“講完回來,涼茶管夠。”
“不止涼茶吧?”小陳眨眨眼,“再來包煙?”
“煙沒有。”劉好仃從兜裡摸出一張小票,“但可以換一杯熱奶茶,廠區便利店通用。”
人群哄笑。氣氛鬆了。
老張低聲說:“你還真準備了兌換券?”
“小事。”劉好仃掏出一疊小票,“人要動起來,總得有個由頭。奶茶便宜,人情貴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