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晨五點四十七分,廠裡還沒完全亮起來,東區三線的燈管閃了兩下,劉好仃已經站在傳台邊上,手裡捏著一張新打印的表格。他沒開燈,借著窗外透進來的灰光,把紙對準位置,一釘一釘地固定在操作台側麵。釘子有點歪,他拔出來重敲,第三下才穩住。
“達標不是檢查,是證明。”他念了一遍自己寫的那行字,順手用記號筆描了描,免得蹭花。
六點整,第一批工人陸續進來。有人瞥見那張表,嘀咕:“又來新花樣?”
劉好仃沒搭話,隻把手機拿出來,對著傳台掃了一下。屏幕亮起,跳出個二維碼,下麵寫著:操作員劉好仃,訓練次數47,達標率93.2。
他把手機遞給剛來的夜班老張:“你掃掃看。”
老張愣了下,掃完抬頭:“這……真能存?”
“存。”劉好仃點頭,“客戶也能掃。以後誰操作的,人家一眼就知道。”
小李騎著電動車衝進廠區時,褲腳卷到膝蓋,手裡抱著一台打印機改裝的標簽機。她一頭紮進西區工具間,老黃正蹲在地上拆模塊外殼。
“網口鬆了。”老黃頭也不抬,“老接口,焊點脆,一震就斷信號。”
小李把標簽機往桌上一放:“那我程序得改。”
她打開筆記本,敲了兩行代碼,加了個緩存開關。“斷網自動存本地,連上就傳,不丟數據。”
老黃抬頭:“幾點能好?”
“現在就能試。”小李點了運行,“你焊完直接連。”
老黃嗯了一聲,烙鐵尖兒一挑,兩根細線接上,吹了口氣,蓋上蓋子。通電,屏幕亮起,數據流重新滾動。
“行了。”他拍了拍手,“兩台都這麼整。”
班組長七點半開交接會,把本子往桌上一拍:“從今天起,每班交班前報三件事:傳台在位、達標率、有沒有新人練過。”
底下有人問:“達標率誰定?你說了算?”
班組長沒急,把小李做的評分表貼牆上:“動作標準、推速均勻、哢聲清脆,三條,缺一不可。小李每天抽三個人複核,數據公開。”
又有人嘀咕:“搞這些,活兒還乾不乾了?”
班組長說:“客戶問‘你們怎麼保證不出錯’,你總不能說‘憑良心’吧?這叫把良心變成看得見的東西。”
沒人再吭聲。他最後補了一句:“月底達標率最高的,叫‘手感王’,獎五十,名字貼光榮榜。”
小李中午沒吃飯,蹲在電腦前調“手感檔案”的模板。第一單是河北客戶的定製磨砂板,原定下午三點發貨。兩點五十分,車間打來電話:訂單厚度從3.2改到3.5,臨時換人操作。
她立馬調出新記錄,發現是小周上的手。小周才來三個月,動作錄像顯示手腕壓得不夠穩。
她衝到東區,攔住正要推模的小周:“停一下。”
“咋了?”
“規格變了,你這手速得調。”
她翻出老黃總結的“厚板三慢”口訣:慢啟動、慢加壓、慢收尾。小周試了兩次,第三次哢聲乾脆。
小李拍下視頻,傳回係統,更新檔案。兩點半,打印出新卡片,塞進發貨袋。
出廠前五分鐘,她盯著那張卡被貼上紙箱,才鬆口氣。
老黃下午帶人去西區裝第二台傳台。布袋掛在牆釘上,編號03,裡麵躺著備用模塊。他順手試了試,拿、插、歸位,動作利索。
“以後誰用誰登記。”他對路過的小工說,“彆怕麻煩,麻煩一次,省十次。”
小工點頭,掏出筆在貼紙表上勾了一筆。老黃看了眼,時間寫的是1418,名字簽得歪歪扭扭。
“字可以醜,”他說,“但得寫。”
劉好仃傍晚巡線,走到西區,看見牆上多了塊小黑板,寫著:今日達標率——東區89.4,西區76.1。
他問值班的:“誰寫的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