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先簡單點。”劉好仃說,“樣品編號、檢測時間、評語描述、檢測人簽名。後期再加觸感儀讀數、顯微圖鏈接。”
“要不要分級?”班組長問,“比如‘光滑’‘微澀’‘明顯粗糙’?”
“先自由描述。”劉好仃說,“彆框死。老黃怎麼說,就怎麼記。等數據多了,自然能看出詞頻規律。”
小李點頭:“等我們發現‘微澀’總出現在冷卻斜率低於0.3度的時候,就能反推控製邏輯。”
“對。”劉好仃說,“現在不是要立刻解決問題,是要把問題變成數據。”
本小章還未完,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!
老黃看著那三片玻璃,忽然說:“其實摸多了,真能分出差彆。就像泡茶,水溫差五度,味道就不一樣。咱們這玻璃,也得有‘味兒’。”
小李笑了:“那以後質檢,是不是得配個‘品鑒師’?”
“你現在就是。”劉好仃說,“隻不過你品的是數據,他品的是手感。”
班組長合上本子:“那流程圖得改。我下午就更新車間看板,把‘感官兼容性檢測’加進去,位置放在三檢之後,包裝之前。”
“配上圖。”劉好仃說,“老黃戴手套摸玻璃的特寫,旁邊寫一行字:‘手感合格,才算過關’。”
老黃擺手:“彆拍我,怪尷尬的。”
“不拍你拍誰?”劉好仃說,“你是咱們第一個靠手感吃飯的技術員。”
小李把任務清單發進工作群,順手把白板上的三項任務拍了照。群裡很快跳出兩個回複:“收到”“明白”。
劉好仃喝了口熱水,水有點燙,他吹了下。
“以前覺得,工廠就是按參數走,參數對了,活就對了。”他說,“現在才知道,參數隻是底線。用戶摸到玻璃的那一刻,才是真正的驗收。”
小李低頭看平板,忽然抬頭:“那我們是不是也該重新定義‘合格品’?”
“早該了。”劉好仃說,“不隻是不碎、不割手,還得摸著舒服。就像一雙鞋,不磨腳是基本,走得穩才是好。”
老黃把三片玻璃收進工具箱,鎖好扣子。
“今晚我多留一小時。”他說,“趁熱乎勁兒,先把第一輪數據錄了。”
“彆太晚。”班組長說,“明天還得早班。”
“知道。”老黃拍拍箱子,“我跟這幾片玻璃,得處出感情來。”
小李把新表單打印出來,遞過去:“第一張,您簽個字。”
老黃接過筆,在“檢測人”欄寫下名字,又在評語欄寫了一行:“2號片,摸著像砂紙擦過指尖,不順。”
劉好仃看著那行字,沒說話,把表單收進文件夾,封麵上用粗筆寫了幾個字:“感官兼容性改進優化計劃草案)”。
他抬頭看白板,三項任務靜靜掛在那兒,責任人、截止日都清清楚楚。
“從今天起。”他說,“咱們不隻是做玻璃的人,還是懂玻璃的人。”
小李正要說話,手機震動了一下。她低頭看了一眼,是係統測試環境的提示消息。
“鎖定功能的接口調通了。”她說,“可以開始部署。”
劉好仃點頭:“去吧。老黃,樣品準備好了叫我。”
老黃應了一聲,打開工具箱,把三片玻璃並排擺好。編號1在左,2在中,3在右。他戴上新手套,指節一節節繃緊。
小李起身走向控製室,腳步輕快。班組長夾著本子往外走,邊走邊低頭寫備注。
劉好仃站在原地,看著那三片玻璃。
老黃的右手緩緩抬起,指尖懸在2號片上方,微微停頓。
然後落下。
喜歡深圳玻璃廠打工記請大家收藏:()深圳玻璃廠打工記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