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李盯著手機屏幕,指尖劃過最新一條推送記錄。客戶那邊又掃了一次碼,數據流穩穩跳動,良率曲線沒掉。她鬆了口氣,抬頭看劉好仃:“這回真動了。”
劉好仃站在檢測台邊,正把昨天打印的“手感三招”口訣往牆上貼。聽到這話,他沒回頭,隻說了句:“動是動了,可人沒留下來。”
班組長端著水杯走過來,聽見這句,手一頓:“什麼意思?不是都掃碼了?”
“掃了十二次,”劉好仃把膠帶撕斷,“兩個填了谘詢表,沒人約深談。”
小李愣住:“可他們訂了每日推送啊。”
“看熱鬨和掏錢,是兩碼事。”劉好仃拍了拍牆上的紙,“咱們得算清楚,到底有多少人真想了解,又有多少人隻是路過瞧一眼。”
班組長把杯子放下:“那接下來咋辦?”
“開會。”劉好仃說,“把數據攤開,不吹不黑,看看這第一周到底咋樣。”
小李立刻打開電腦調後台,班組長去通知老黃。五分鐘後,四個人圍在休息區的小桌前,投影儀把客戶行為數據打在白牆上。
劉好仃指著第一條:“七十二小時內,十二次掃碼,平均停留四分四十秒。”
“不到五分鐘?”小李皺眉,“我們ppt有八頁呢。”
“大多數人,”劉好仃點下一頁,“卡在這兒——‘係統如何學習老師傅手感’。”
畫麵切到熱力圖,那一頁的右下角明顯變灰,用戶視線到這兒就斷了。
班組長一拍大腿:“我就說嘛!昨天二班講解,客戶直接問‘這玩意兒能省多少錢’,我張嘴就卡住。”
小李低頭翻記錄:“我們講了預警準確率、返工率下降、數據上鏈……可沒人提錢的事。”
“人家不關心你多厲害,”劉好仃掏出本子,寫下一排字,“他們隻關心,用了能少賠多少。”
老黃一直沒說話,這時忽然開口:“他們是不是……覺得我這雙手,隻是個表演?”
屋裡靜了一下。
劉好仃合上本子,看著他:“不是表演。你摸出來的那片震紋玻璃,gc009,係統記著呢,客戶也看到了。”
他點開曆史記錄,那條紅色警報還在,旁邊是老黃的手寫備注:“底下發震,像水底石頭。”
“可問題在這兒,”劉好仃放大頁麵,“他們信你,但不知道信你能換來啥。咱們得把‘信’變成‘賬’。”
小李反應過來:“意思是,得算出具體省了多少錢?”
“對。”劉好仃點頭,“比如,每百片少誤判三次,省十五分鐘工時,折合人工成本多少,廢料損耗降幾個點。數字越小,越要算明白。”
班組長掏出手機翻計算器:“這倒不難,我們班這周返工單少了七張,按一張五十算,就是三百五。攤到每片,也能出個數。”
小李立刻接話:“我可以做個新圖表,把效益換算成‘每平米節省x元’,直接標在看板上。”
“行。”劉好仃在本子上劃掉一行舊筆記,寫下:“推廣有效,轉化偏弱,核心缺經濟換算。”
老黃低頭看著自己的手,慢慢說:“那……我還能乾點啥?”
“你已經乾得夠多了。”劉好仃把本子推過去,“但接下來,得讓更多人明白,你這雙手不是看點,是標準。”
小李忽然想起什麼:“要不,我把那三片盲測的數據單獨拎出來,做成‘老黃vs係統’對比頁?顯示你們倆判斷一致率?”
“彆比人。”劉好仃搖頭,“要比結果。比如,這三片如果沒被攔下,流入客戶手裡,索賠多少?”
班組長一拍桌子:“這招狠!誰不怕賠錢?”
老黃沒再說話,隻是輕輕摩挲了下指尖,像是在回想那三片玻璃的觸感。
劉好仃收起本子:“這周數據就這些。熱度有,信任在,轉化弱。評估完了,下一步該乾啥,心裡也該有數了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