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李把電話掛了,手還搭在座機上,人已經轉過身來:“劉師傅,宏遠那邊問‘熟手版’能不能授權給他們用。”
班組長正擰著保溫杯蓋子,一聽這話手一頓,水蒸氣往上躥:“哎喲,這是認咱們了啊?”
老黃蹲在設備旁換濾網,頭都沒抬:“人家大廠都開口了,說明咱們這功能真戳到點子上了。”
小李眼睛亮著:“要不咱們趁熱打鐵,做個‘授權包’推出去?名字我都想好了——‘劉師傅定製版’。”
劉好仃沒動,坐在操作台邊,手指在桌麵上輕輕敲了三下,像在數什麼。他問:“他們問能不能用,有沒有說為什麼用?用了多久?出了問題找誰?”
空氣一下子靜了。
小李愣住:“這……沒問。”
班組長也收了笑:“人家就是個電話,總不能一上來就盤問吧。”
“那就不是授權。”劉好仃說,“那是送上門的麻煩。”
老黃終於抬頭,抹了把臉上的灰:“你的意思是,他們想抄?”
“不一定是抄。”劉好仃站起來,走到白板前,拿起筆,“問題是,他們問的是‘能不能用’,不是‘怎麼用’。一個功能,彆人連怎麼用都不知道,就想拿去——這說明什麼?”
小李想了想:“說明……他們覺得這東西簡單?”
“說明在他們眼裡,這隻是個按鈕。”劉好仃在白板上畫了個方框,“可咱們做的不是按鈕,是習慣。習慣這東西,不能授權,隻能養。”
班組長皺眉:“可客戶都在用啊,使用率都六十八了。”
“六十八?”劉好仃回頭,“那是點擊率。我問你,你每天早上刷牙,用不用看說明書?”
“那當然不用。”
“那就是了。”劉好仃把筆往桌上一放,“真養成習慣了,沒人會覺得自己在‘用功能’。現在人家還專門打電話來問,說明在他們心裡,這玩意兒還是個‘新東西’。”
小李臉上的興奮慢慢收了。
下午三點,劉好仃把人叫到調試間。牆上掛著剛打印出來的係統日誌圖,密密麻麻的點連成線。
“從今天起,咱們不看‘用了多少人’,看‘離不開放多少人’。”他說,“小李,做個熱力圖,記錄每個客戶每天啟動‘熟手版’的次數、誤操作率、退出路徑。每三天,回訪一個典型用戶,記下他們操作時的原話,一個字都彆改。”
小李點頭:“要不要加個自動提醒?比如連續三天沒用,係統彈個提示?”
“彆。”劉好仃搖頭,“我們現在不是推銷員,是觀察員。讓人用,不是靠催,是靠它自己長進人家日子裡。”
老黃在角落裡抽煙,煙頭一明一暗:“那你打算看多久?”
“看到它變成空氣。”劉好仃說,“等哪天沒人提它了,咱們才算成了。”
第一周數據出來,小李拿著平板衝進車間:“劉師傅,您看!使用率穩定在百分之六十五以上,宏遠張工這周用了二十三次!”
劉好仃接過平板,滑到用戶行為流頁麵,盯著看了半分鐘,手指停在一條折線上:“他什麼時候用的?”
“呃……主要在交接班前後。”
“白班呢?”
“白班……好像沒怎麼用。”
劉好仃把平板還回去:“去把張工這周的所有操作日誌調出來,按小時排。”
數據鋪開,清清楚楚:每天早上七點五十五,張工準時點開“熟手版”,設好參數,啟動設備。之後一整天,再沒碰過。
“他不是不用。”劉好仃說,“他是不信它能扛住全天。”
小李愣住:“可係統沒出過錯啊。”
“機器沒錯,人心有縫。”劉好仃拿起筆,在白板上寫下兩行字:
“表麵采納:調試時用,正式生產不用。”
“深度依賴:開機即用,全天貫穿。”
他圈住第二行:“咱們要的不是第一個,是這個。”
班組長摸著下巴:“那是不是得搞個培訓?讓客戶知道這功能多穩?”
“培訓解決不了信任。”劉好仃說,“你越說它穩,人家越怕出事算自己頭上。”
老黃吐出一口煙:“所以呢?乾看著?”
“看,但得看明白。”劉好仃轉向小李,“在係統日誌裡加個字段,每次用‘熟手版’,自動記下操作員id和時間戳,確保能追溯。”
“這不就是留證據嗎?”小李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