終端屏幕還亮著,那條“用戶id:dgg03”的日誌停在最後一行。小李伸了個懶腰,順手把歸檔文件夾拖進“已完成”目錄。“這輪優化總算閉環了。”他說。
老黃把工具包往地上一放,腳跟一蹬椅子:“巡檢表也交了吧?歇兩天不過分。”
班組長翻完手頭的回訪本,合上蓋子:“客戶都說用著順,係統沒報錯,咱們繃這麼緊乾嘛。”
劉好仃沒接話。他轉身走到白板前,抹布一揮,把“評估總結”四個字擦得乾乾淨淨。粉筆灰落下來,像一層薄霜。
他寫下新的標題:今日巡檢重點:穩定性維持。
屋裡安靜了幾秒。
“李工把報告存成‘老李的記錄’。”劉好仃指著終端,“咱們這邊就開始收工了?”
小李撓頭:“不是……這不說明有效嗎?”
“有效,不代表穩。”劉好仃翻開日誌本,停在那頁畫著三道橫線的紙上,“心一平,事就清。現在心平了,可事兒還沒落地。”
老黃嘟囔:“機器不報警,人不喊難,還不算落地?”
“落地是啥?”劉好仃問,“是客戶打開係統,第一反應不是‘這玩意兒會不會出事’,而是‘它知道我要乾啥’。”
班組長皺眉:“可這種感覺,怎麼查?”
“查不出來,就養出來。”劉好仃合上本子,“從今天起,巡檢不光看設備,還得看人——看他們用係統的手順不順,眼神慌不慌。”
小李試探著問:“那……要不加個‘信任指數’?我可以用登錄後首次操作時長、誤觸率這些算個分。”
“彆整虛的。”老黃擺手,“打分誰不會?工人又不是考試。”
“那就列清單。”劉好仃從兜裡掏出一張折好的紙,展開貼在白板上,《操作穩定性維護清單》七個字手寫得方正。
下麵三條:
1.操作中斷頻次——是否頻繁退出重進
2.參數修改路徑——是否反複調整同一項
3.主動調用曆史方案次數——是否信任係統記憶
“每天巡線,看見誰點三下退兩回,記一筆;誰老在同一個參數上打轉,記一筆;誰從不調自己存過的模板,也記一筆。”劉好仃說,“這不是考核,是提醒——人不信了,咱們得知道。”
班組長看著清單,有點犯難:“可這麼記,像盯著人乾活。”
“那就彆讓對方覺得你在盯。”劉好仃看向老黃,“你修機的時候,順口問一句‘今天用熟手版還順嗎’,比咱們在後台看一百條數據都真。”
老黃咧嘴:“我可不會說話,問不好人家以為我要查他技術不行。”
“那就換個問法。”劉好仃想了想,“你可以說:‘這機器最近記性咋樣?有沒有忘了你上次設的?’”
小李笑出聲:“這不跟問寵物似的?”
“差不多。”劉好仃也笑了,“養狗你還知道它愛吃啥、怕啥聲音,咱們用了三年的係統,反倒不如你了解你家狗?”
老黃低頭琢磨了一會兒,默默掏出記事本,在封皮內側撕下一小塊紙,用鉛筆歪歪扭扭寫了一行:問一句,你覺得它懂你嗎?
他折好,塞進工具包拉鏈夾層。
“行,我試試。”他說,“但要真碰上愣頭青瞪我,彆怪我沒提醒你。”
“碰上了,說明咱們還沒到位。”劉好仃說,“人對機器發脾氣,從來不是因為機器笨,是因為它辜負了期待。”
小李正想說話,終端“叮”了一聲。
係統提示:3號生產線a機台,操作中斷三次,用戶手動重啟“熟手版”。
“剛說就來。”班組長起身,“我去看看。”
“我跟你一塊。”劉好仃抓起外套。
老黃拎起工具包:“那我也走一趟,正好那邊電機該潤滑了。”
三人一前一後出了調試間。
3號生產線正在換班。新來的年輕工人站在操作台前,手指懸在屏幕上,遲遲不點。
劉好仃沒上前,站在兩米外看著。
班組長走過去,照清單一項項核對,低頭記:“中斷三次,參數修改集中在溫度補償值,未調用曆史方案。”
老黃蹲在設備旁,擰開潤滑口,一邊打油一邊抬頭問工人:“小夥子,這係統不好使?”
工人一愣:“啊?沒……還能用。”
“那你剛才點了又退,退了又點,是不是怕它記錯?”劉好仃走過來,聲音不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