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人乙的手還按在公告欄的紙角上,風停了,那張寫著三句話的打印稿不再晃動。他沒鬆手,像是怕一鬆,剛才那股勁兒就散了。
劉好仃從檢測台起身,日誌本夾在腋下,走過去把新人乙的手輕輕撥開,“貼牢就行,不用一直按著。”他撕下一段透明膠,四角一壓,動作利落。
小李站在門口,手裡捏著剛打印出來的圖解,邊角有點卷,“我這版……真能行?”
“不行也得行。”劉好仃轉身,拍了拍白板,“昨天咱們把活兒做實了,今天,得把話講明白。調試間就是第一站,誰也彆想溜。”
老黃把工具包往牆角一靠,抱臂站著,“講就講,可我說不來那些軟乎話。”
“沒人讓你軟乎。”劉好仃抽出五本新日誌本,往桌上一放,“是讓你說人話。”
新人甲翻著筆記本,小聲問:“那……要是說岔了呢?”
“說岔了就重來。”劉好仃翻開自己的本子,指了指首頁那張流程圖,“資料做了,話術練了,動員會也開了。今天這一步,不過是從‘自己懂’變成‘讓人懂’。現在,開始。”
他抬手看了看表,“四人輪流講,每人三分鐘。老黃打頭陣。”
“我?”老黃瞪眼,“你咋不先來?”
“我是裁判。”劉好仃把筆遞過去,“你先上,彆念,就當聊家常。”
老黃磨蹭著走到白板前,清了清嗓子:“新模塊……焊點亮堂,散熱快,還不容易燒。”
底下一片靜。
劉好仃點點頭,“挺好,像產品說明書。再加點‘人味兒’。”
“人味兒?”
“比如,以前你摸外殼,燙得縮手,現在呢?”
老黃想了想,“現在摸著,溫的,跟泡完麵的碗差不多。”
小李噗嗤笑出聲。
“這就對了。”劉好仃敲了敲白板,“就這麼說。誰都能懂。”
新人甲舉手,“那我呢?我講成本,可數字太多……”
“數字不是給人背的,是給人算的。”劉好仃拿過她的本子,翻到那頁“省錢賬”,“你說,換一個模塊,一年省兩千四。”
“對。”
“兩千四能乾啥?”
“……交電費。”
“再具體點。”
新人甲眨眨眼,“夠交十個月房租。”
“這就叫人話。”劉好仃在白板上寫下:“省兩千四=十個月房租。”“你講的時候,先甩這句,再回頭解釋。數字是根,但人得先看見果。”
小李低頭看著自己的圖解,嘀咕:“我這箭頭畫了七條,怕人看不懂。”
“那就砍到三條。”劉好仃拿過他的圖,“熱從哪來,往哪走,最後散在哪——三個動作,三根線。”
“可緩衝電路那塊……”
“不講電路。”劉好仃用筆圈住核心區域,“隻說‘電壓一衝,它能扛住’。怎麼扛?圖上畫個盾牌,行不行?”
“……行。”
“技術是骨頭,話是皮肉。骨頭硬,皮肉得貼身。”
新人乙一直低頭擺弄那張橢圓槽圖紙,手指來回摩挲修改線。
劉好仃走過去,“你準備講啥?”
“我……我想用圖對比。”他聲音輕,“左邊是舊的,孔對不上,機器裝不穩;右邊是新的,槽能滑動,隨便配。”
“好。”劉好仃把圖紙接過來,貼在白板上,“你就這麼講。不提公差、不講適配率,就說‘以前卡殼,現在順滑’。”
新人乙點點頭,手指鬆開了。
“現在,重來。”劉好仃環視一圈,“老黃,再來一遍,加點‘溫的像泡麵碗’。”
老黃咧嘴,“非得這麼土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