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晨六點,車間的燈剛亮了一排。劉好仃站在樣品區中央,手裡捏著一張打印紙,是昨晚定稿的《分層引導應對手冊_v1_draft》。他沒急著貼上牆,而是先走到音響旁,按下播放鍵。視頻開頭三秒,背景音隻有輕微電流聲。
“不對。”他擰眉,蹲下身拆開音箱後蓋,從工具箱裡抽出一根音頻線,“上次錄的車間運轉聲,得混進去。”
小李抱著筆記本匆匆進來,頭發翹著一撮,顯然是剛起床就趕來了。“劉師傅,我昨晚把信號識彆的十二句話背了八遍,結果夢裡客戶全問‘你這模塊是不是偷工減料’。”
“那你就回他,‘我們廠連螺絲都稱重入庫’。”老黃提著扳手從調試間出來,順手拍了下小李肩膀,“彆背話術,聽問題背後的意思。”
新人甲抱著三台平板電腦小跑過來,臉有點紅:“我……我把模擬客戶的問題輸進去了,可一開口就結巴。”
“結巴好。”劉好仃把新音頻接好,試播一遍,機床運轉聲穩穩地嵌在視頻裡,“說明你在想,不是在念。”
他站起身,把手冊釘在白板下方,手指點著第一條:“裝一台要多久?——這問題聽著問時間,其實是問排期風險。誰問這個,說明他已經信了產品,卡在生產安排上。”
小李皺眉:“可我要是直接說‘您是擔心影響生產排期嗎’,會不會太像審問?”
“那就換個說法。”劉好仃拿起筆,在旁邊寫:“您這邊產線停機窗口緊吧?”
“聽著像聊天,其實是探路。”
老黃點頭:“行,這句我能記住。”
“現在開始雙軌演練。”劉好仃把三人分成兩組,“一人問,一人答,不準看手冊。答錯了沒關係,但得說出你判斷的層級。”
小李主動舉手當客戶,清清嗓子:“那個……你們這模塊,換的時候要斷電嗎?”
新人甲愣住,手指在平板上滑了半天,抬頭:“這……這在第幾條?”
“第三條。”老黃在一旁提醒,“問斷電,就是關心連帶影響,第三層,信任體驗期。”
新人甲深吸一口氣:“我們設計時特意避開了主控回路,換裝期間其他設備照常運行。”
“不錯。”劉好仃點頭,“但少了點溫度。加一句:‘您放心,我們上個月給南山那家換的時候,他們質檢機都沒停。’”
“有案例就踏實。”老黃咧嘴,“人信親眼見的,也信彆人經曆的。”
演練進行到第七輪,小李突然換了個語氣:“你們這東西,有沒有人用過三個月以上?”
新人甲手一抖,平板差點落地。
劉好仃抬手示意暫停。“這個問題沒在手冊裡。誰問的?”
“我編的。”小李撓頭,“但我覺得,真客戶會問。用了三個月不出問題,才算真穩。”
“那就現在收。”劉好仃掏出日誌本,翻到空白頁,“新人甲,記下來:‘問長期使用案例’——歸為第四層,決策輔助信號。”
他合上本子:“這類問題不是疑慮升級,是信任再進一格。他不懷疑產品,隻缺一個‘彆人也行’的證明。”
“那……我們現在有數據嗎?”新人甲小聲問。
“有。”劉好仃走向主控台,調出合作客戶的運行記錄,“但沒整理成客戶能一眼看懂的。今天加一項任務——把三個月無故障運行的數據,打成小卡片,貼在樣品旁邊。”
老黃拍拍樣品架:“還得讓客戶知道這數據是真的。要不,把客戶簽字的驗收單也複印一張?”
“可以。”劉好仃點頭,“但彆放太多,一張就行。太滿反而像湊數。”
九點整,樣品區動線布置完畢。三段展示區用紅膠帶在地麵標出分界,每段配一台平板循環播放對應層級的視頻。
第一段:模塊外觀與散熱測試,語氣平實,像老工人聊天。
第二段:拆裝演示,老黃邊操作邊解說:“這接口八年沒動,照樣對得上。”
第三段:掐表演示,背景是真實車間運轉音,“從斷電到重啟,二十三分鐘,含交接。”
劉好仃站到第二段末尾,對三人說:“到這裡,講解員必須問一句:‘您最擔心哪一步影響生產?’——不是為了答,是為了聽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