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我說……可以。”她聲音有點抖,“他還問了溫度記錄是不是實時的。”
“你帶他去看了?”
“嗯。他看了三分鐘,抄了兩組數字。”
劉好仃走到主控台,調出運行日誌。那台自用模塊的記錄顯示,過去七十二小時溫度波動始終在±0.3c以內,響應延遲無異常。
“他不是來問數據的。”他說,“他是來找‘和自己一樣的人’。”
小李若有所思:“所以長期案例不能隻擺結果,得讓人看見過程。”
“對。”劉好仃拿起紅筆,在白板上新增一行:“展示真實使用痕跡——運行日誌可查,故障記錄可溯。”
老黃從架子底下鑽出來:“那咱們是不是該留點‘小毛病’?比如哪天記錄跳一下,顯得更真?”
本小章還未完,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!
“不用造假。”劉好仃說,“真設備跑久了,自然會有波動。等哪天真出了小問題,修完再把記錄打出來,比現在說一百遍都管用。”
新人甲低頭記下,忽然問:“那要是客戶問‘從來沒壞過?’呢?”
“就告訴他。”劉好仃合上主控台蓋板,“目前沒壞過。但壞了我們修得更快。”
五天後,評分係統跑出第二輪數據。第四層客戶占比穩定在35以上,二次返場客戶的信任指數平均達到4.6分。更明顯的變化是,越來越多客戶在離開前會主動問:“我能拍張運行日誌嗎?”
劉好仃把最新周報夾進文件夾,站在白板前看了一會兒。他在“二次提問轉化率”旁邊標上“76.4”,又在“沉默觀察角”下方補了一句:“停留超五分鐘且無提問者,83會在四十八小時內回訪。”
小李調試完最後一台平板,抬頭說:“係統現在自動提醒講解員,誰在哪個點停得久。”
“挺好。”劉好仃點頭,“但彆讓講解員盯著客戶看。”
“為什麼?”
“你看人,人也看你。”他指了指監控畫麵,“我們得讓客戶覺得,他們是自己發現了什麼,不是被我們引導的。”
老黃擰緊最後一顆角鐵,站起來活動肩膀:“這架子現在撞兩下都不晃。下一步是不是該讓客戶自己上手試試?”
“時機還沒到。”劉好仃說,“他們還在用眼睛信任,還沒到用手信任的時候。”
新人甲整理完評分表,輕輕放在主控台上。表上最後一欄寫著:“今日沉默觀察客戶數:7,其中3人停留超六分鐘,1人要求拍照,0人提問。”
劉好仃拿起筆,在日誌本上寫下:“信任不是突然跳過去的,是一步步蹭過去的。”
他合上本子,目光落在白板上那個被圈住的半句話:“可安排實地參觀——但得等客戶主動問第二次。”
小李忽然說:“剛才那個拍日誌的客戶,走的時候回頭看了眼調試間。”
“看了多久?”
“三秒。然後笑了笑。”
劉好仃走到窗邊,看見那人走出車間大門,腳步沒停,但右手在褲兜裡掏了掏,像是在翻手機。
他轉身對新人甲說:“記一下,今天第七個沉默客戶,離開展示區步速正常,但出門後左轉多走了十五米才上車。”
新人甲低頭寫:“多走十五米……是因為停車場在右邊。”
劉好仃沒說話。他把日誌本放進抽屜,又拿出來,翻到空白頁。
筆尖懸在紙上,他寫下兩個字:
“等他。”
喜歡深圳玻璃廠打工記請大家收藏:()深圳玻璃廠打工記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