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人甲的聲音不大,但主控室裡所有人都聽見了。
劉好仃沒立刻抬頭,手指在鍵盤上輕點兩下,把剛才那幀圖像存進“待複核”文件夾。他這才轉過身,看了眼牆上的時鐘,十一點二十三分。
“記下來,時間、坐標、幀號。”他說,“先標為‘疑似回縮’,等下一輪循環再對一遍。”
小李鬆了口氣,以為又要連夜排查新問題。老黃乾脆把手裡剛寫的“維修口訣”往桌上一拍,嘀咕:“剛穩三天,又要翻篇?”
“不是翻篇。”劉好仃站起身,走到白板前,拿起記號筆把“改進成效確認”那一欄畫了個圈,然後在旁邊寫下四個字:推廣籌備。
“技術這關,咱們算走出來了。”他回頭看了眼三人,“接下來,得讓人知道咱們走出來了。”
新人甲眨了眨眼,“現在就開始?”
“越早越好。”劉好仃把筆帽哢地一按,“客戶看不懂咱們的報告,不等於咱們的東西沒用。問題是,咱們得學會‘說人話’。”
小李皺眉,“上次的資料不是挺全的?數據、圖表、參數對比,連誤報率都標了三次驗證。”
“可客戶問的第一句是——”新人甲翻出記錄本,“‘這玩意兒到底能讓我的生產線少停幾次?’”
小李張了張嘴,沒接上。
“咱們寫的是‘技術說明書’,不是‘解決方案介紹’。”劉好仃走到投影儀前,調出上次的宣傳ppt,“你看這頁,‘基於多模態圖像識彆算法的裂紋演化動態捕捉係統’——誰看誰懵。”
老黃嘿嘿一笑,“我都看不懂,客戶能看懂?”
“所以這次得重做。”劉好仃拿起紅筆,在白板上畫了個三層結構,“第一,術語全砍掉,換成‘能乾啥’‘省多少’‘穩不穩’;第二,加圖,能用圖說的絕不用字;第三,做個一分鐘小視頻,讓客戶一眼看明白。”
小李猶豫道:“可太簡單了,會不會顯得不專業?”
“專業不是讓人看不懂。”劉好仃笑了,“你媽給你寄衣服,會寫‘采用高密度聚酯纖維編織工藝’嗎?她隻會說‘這件厚,冬天穿’。”
新人甲噗嗤笑出聲,小李也繃不住了。
“那就……真做視頻?”小李問。
“做。”劉好仃點頭,“真人真場景,拍咱們自己人乾活。客戶愛看真東西,不愛看動畫片。”
老黃立刻擺手:“我可不上鏡,我這臉拍出來像剛修完鍋爐。”
“你不用露臉。”劉好仃指著他剛寫的口訣本,“你念詞,咱們拍手、拍工具、拍操作台。你那‘第一步看燈,第二步聽聲’,多接地氣。”
老黃一愣,“這也能用?”
“這最能用。”劉好仃拍拍他肩膀,“客戶要的不是專家,是能解決問題的人。你就是。”
老黃摸了摸後腦勺,沒再推辭,反倒低頭翻了翻本子,嘀咕:“得把‘擰螺絲’那段再順順……”
會議就這麼定了下來。
新人甲負責整理客戶常問的十個問題,提煉成通俗腳本;小李把所有技術圖表重做,用顏色塊、進度條、對比柱狀圖代替曲線和參數;老黃配合拍攝操作流程視頻,提供口訣解說;劉好仃統籌所有物料,最後統稿。
“咱們不求高大上。”劉好仃在白板上畫了個箭頭,“就三點:看得懂、記得住、信得過。”
分工剛完,新人甲突然想起什麼,“上次推廣,資料發出去三天,才收到第一個谘詢電話。咱們這次……要不要加點啥?”
“加個‘試用反饋表’。”劉好仃立刻接話,“就一頁紙,三個問題:你看懂了嗎?你覺得有用嗎?你最關心哪一點?”
“客戶願意填嗎?”小李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