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李點頭:“意思是我們改邏輯,不換硬件?”
“先改判斷條件。”劉好仃說,“比如,電壓降了,還得看持續時間。短於0.05秒的波動,一律視為乾擾,不啟動預冷。再加個延時確認機製,等信號穩定後再做決策。”
老黃想了想:“這法子穩。不動大結構,隻調參數,風險小。”
新人甲趕緊打開筆記本記下來:“那……要不要做個測試模型?模擬不同壓降幅度和時長,看看新邏輯能不能準確識彆?”
“正有此意。”劉好仃走到電腦前,調出仿真軟件,“今天就把測試方案做出來。先跑幾輪虛擬驗證,沒問題再上實機。”
小李忽然問:“這事兒……要不要報給技術科?等他們批了再動?”
辦公室裡安靜了一瞬。
劉好仃轉過身,靠在桌邊:“你覺得呢?”
“我……”新人甲猶豫,“咱們算不算越權?”
“咱們是越不了權的。”劉好仃語氣平平,“技術科管標準,咱們管落地。他們定‘車要跑得穩’,我們得想辦法讓它在坑路上也不顛。真出了問題,客戶不會找技術科,隻會問——你們廠的人,到底會不會修車?”
本小章還未完,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!
老黃笑了下:“說得跟我們是修車鋪似的。”
“本來就是。”劉好仃也笑,“咱們這兒,不產玻璃,產解決方案。”
小李撓撓頭:“那……要是改完還是有問題呢?”
“那就再改。”劉好仃說,“改到它認得清風和雨的區彆為止。”
新人甲低頭看著自己記的筆記,忽然覺得那些線條和數字沒那麼冷了。她想起剛來那天,以為這工作就是抄參數、錄數據,現在才明白,每一行波形背後,都有人在琢磨它為什麼跳、怎麼跳、該不該跳。
劉好仃拿起筆,在白板上寫下三條結論:
1前置響應可複現,非隨機故障;
2觸發條件為電壓瞬時壓降+冷卻信號前置窗口小於0.1秒;
3改進方向:優化控製邏輯判斷閾值,增強環境適應性。
他放下筆,環視一圈:“今天就到這兒。數據歸檔,案例更新,明天一早,咱們開始做仿真測試方案。”
新人甲立刻起身去整理文件夾,小李開始打包存儲卡,老黃則打開工具箱,準備收設備。
劉好仃沒動。他站在白板前,目光停在第三條結論上。窗外天色已暗,廠區的燈一盞盞亮起,映在玻璃牆上,像一片片浮在空中的光斑。
“劉師傅?”新人甲回頭,“您還不走?”
“走啥。”他頭也沒回,“還沒看完。”
他伸手拿起筆,在“增強環境適應性”下麵,輕輕劃了一道線,又補了兩個字:
“必須。”
控製室的燈還亮著,打印機吐出最後一張波形對比圖,紙角微微卷起,慢慢飄落在地。
喜歡深圳玻璃廠打工記請大家收藏:()深圳玻璃廠打工記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