展台上的綠燈還在亮著,劉好仃的指尖輕輕敲了敲本子封麵,聲音不大,卻讓小李停下了手裡的登記表整理。新人甲剛把那張寫著“等,是為了不白等”的便簽貼上去,回頭看見劉好仃已經把本子攤開在展台邊緣,紙頁上密密麻麻的字跡被陽光照得有些反光。
“咱們得換個打法。”他說。
老黃從設備箱後頭直起身,手裡還捏著測溫儀,“剛才那波電壓抖得比前兩小時都輕,係統一點沒晃。可人還是不信?”
“不是不信數據。”劉好仃用筆尖點了點桌上排成一列的九張便簽,“是他們心裡有四道牆——怕耽誤、不會調、能不能裝老機器、出了問題誰來扛。咱們光在牆外喊話,沒用。”
小李把筆帽咬在嘴裡,“那怎麼辦?拆牆?”
“不,繞過去。”劉好仃把本子往前推了推,“講道理不如看結果,看結果不如親手試一次。咱們不能隻放視頻、發資料,得讓人摸到、看到、感覺到。”
新人甲眼睛一亮,“您是說……讓客戶自己操作?”
“對。”劉好仃點頭,“咱們搞個‘一分鐘體驗區’,新舊模式切換,讓他們親眼看看,慢半秒,換來的是不停機。”
老黃皺眉,“可萬一客戶亂按,把主係統搞崩了呢?”
“主係統不動。”劉好仃指了指角落那台備用機,“副機專門用來試,參數鎖死,隻留一個按鈕——切換模式。按下去,電壓模擬波動,看它反應。反應快的是老係統,紅燈閃;穩的是咱們的,綠燈亮。”
小李笑出聲,“這不就跟考試抄標準答案一樣?明擺著誰對誰錯。”
“就是要明擺。”劉好仃說,“他們不是看不懂,是不敢信。得讓他們親手按下去,親眼看見綠燈沒滅,才肯點頭。”
新人甲已經開始拿筆畫草圖,“我把對比流程做成大圖貼牆上,左邊是‘亂跳’,右邊是‘穩走’,再加個倒計時動畫,十秒演示完。”
“好。”劉好仃從本子上撕下三頁紙,分彆寫下三行字。
遞給小李的那張寫著:“慢半秒,省三天;不瞎停,才高效;老機器,也能請保安。”
“這是新話術,統一口徑。誰來問,都這麼說。彆講原理,就說結果。”
小李念了一遍,點頭,“比‘穩定性冗餘窗口’順口多了。”
給老黃的那張寫著:“副機調試,安全鎖開啟,僅開放模式切換;每半小時檢查一次電源隔離狀態。”
“你盯著設備,彆讓它出岔子。咱們不怕客戶試,怕的是試的時候掉鏈子。”
老黃接過紙條,折了兩下塞進工裝口袋,“副機我十分鐘內調好,保險再加一級。”
最後一張給新人甲:“高頻問題實時更新,展板提示每日三輪調整;體驗區上方掛主標語——‘等,是為了不白等’,字號放大。”
新人甲接過去,眼睛亮亮的,“我馬上去打印。”
劉好仃合上本子,站直身子,“咱們現在有三條線:演示要更活,話術要更短,體驗要更近。不能光站著講,得讓人動起來。”
小李一邊挪動谘詢桌,一邊問:“劉師傅,要是有人問‘這玩意兒真能用在我們廠?’我咋答?”
“你就說:‘不是升級機器,是給老機器請個保安。’”劉好仃頓了頓,“不乾活,專看有沒有人搗亂。真出事,他才出手。”
老黃悶笑一聲,“這話說得接地氣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