通道儘頭那幾個人影越走越近,腳步聲混在展館嘈雜的人流裡,像一串敲在鐵皮上的小錘。劉好仃抬手看了眼表,十二點四十七,離午休結束還有十三分鐘。
他轉身拍了拍小李的肩膀:“來了。”
小李立刻站直,把“一分鐘體驗區”的指示牌又往前推了半寸。新人甲低頭檢查流程卡,每張都壓著一枚小磁鐵,貼在展板邊緣,風吹不走,手一碰就響。
第一個走近的是個穿灰夾克的中年男人,手裡捏著筆,眼睛先掃展板,再盯副機上的按鈕。他沒說話,但腳停在體驗區前,沒後退。
劉好仃走過去,沒開口,直接按下按鈕。
屏幕亮起,倒計時動畫開始:“十、九、八……”
紅燈在舊模式框裡閃了兩下,隨即滅掉,綠燈穩穩亮起。
“成了。”老黃在箱後輕聲說。
灰夾克男人眨了眨眼,“這就完了?”
“完了。”劉好仃把手從按鈕上拿開,“您看,紅燈跳得快,但它慌了;綠燈慢半秒,但它對了。我們廠三號爐三個月沒非計劃停機,靠的就是這半秒。”
男人笑了,“你們這玩意兒,像給機器請了個保安?”
小李立刻接上:“您說得一點沒錯,不乾活,專防搗亂。”
新人甲把這句話記在本子上,標了星號。
第二撥人是三個年輕人,廠牌掛在胸口,其中一個直接問:“按壞了賠嗎?”
“賠不了。”劉好仃指了指副機底部的標簽,“這機子不連主係統,參數鎖死,隻能切換模式。您就是連按十次,它也隻會乖乖亮綠燈。”
老黃補充:“電源三級隔離,信號獨立回路,真出問題,也是我們修。”
年輕人互相看看,最小的那個伸手按了下去。
“十、九、八……”
綠燈亮。
他抬頭,“真穩。”
“不是它穩,是它不急。”劉好仃說,“機器一急,就亂判。人一急,也一樣。”
小李趁機遞上新印的話術卡,卡通保安舉著盾牌,底下寫著:“我不快,但我穩。”
第三組客戶是兩人同行,一個戴眼鏡的一直在記,另一個反複看體驗說明。
“這係統,能在老設備上裝?”
“能。”
“萬一按了綠燈不亮呢?”
“那就再按一次。”劉好仃說,“它不怕試,就怕沒人信。”
戴眼鏡的笑了,“你們倒是不怕折騰。”
“折騰才有數。”新人甲把流程卡遞過去,“您看這圖,左邊是亂跳,右邊是穩走,十秒演示,看得明白。”
那人接過卡,忽然問:“你們自己廠真在用?”
劉好仃沒答,掏出手機,劃開監控界麵,放大一條生產線畫麵。
“這是我們二號線,三個月前裝的。您看這運行曲線,沒斷過。”
對方湊近看,指著某個節點:“這電壓抖了一下?”
“抖了,0.08秒壓降,係統沒動。”
“要是老係統?”
“已經報警停機了。”
那人把手機還回來,點頭:“我信了。”
小李立刻拿出意向書,遞過去。
“先簽個意向,後續技術對接我們專人跟進。”
那人提筆要簽,忽然又停住:“萬一你們這保安睡著了呢?”
“它不睡覺。”劉好仃說,“它二十四小時盯著。真出事,它比誰都快。”
對方笑了,簽下名字。
小李把文件夾合上,手指在封麵上輕輕敲了兩下,像是在打節拍。
新人甲在展板右下角貼上新便簽:“你們廠自己用嗎?”下麵用紅筆寫了解答:“三線實裝,零誤停。”
老黃蹲在副機旁,打開側蓋,手指摸了摸接線口,溫度正常。他合上蓋子,順手擰緊一顆鬆動的螺絲。
第四撥人來得密集,五個人擠在展板前,問題一個接一個。
“能不能裝在電爐上?”
“適配哪些品牌控製器?”
“維保多久一次?”
新人甲記不過來,筆尖在紙上打滑。
劉好仃看她本子快寫滿,喊了聲:“小李,彙總!”
小李立刻停下接待,拿過新人甲的本子,翻到最後一頁,把重複問題圈出來:
“能不能裝老機器”“按了會不會壞”“你們自己用嗎”“反應慢會不會漏警”“壞了誰修”。
他抽出一張空白卡,把前三個編成順口溜寫上:
“慢半秒,省三天;不瞎停,才高效;老機器,也能請保安。”
寫完遞給新人甲:“貼展板頂上,加粗。”
新人甲拿去打印,兩分鐘後貼上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