係統提示音剛落,劉好仃的手指就敲在回車鍵上。那條“功能等待”持續48秒的日誌還掛在屏幕上,像一根沒剪完的線頭。
他起身,把椅子往後一推,順手拎起桌上的水杯——涼了,茶葉沉在底。他沒喝,隻是握著杯壁走了兩步,然後撥通內線。
“小李,叫老黃和新人甲來小會議室,十分鐘後,開個短會。”
掛了電話,他又打開客戶分析表,把“預判式溫控”那一欄的字體加粗,然後拖到頁麵最上方。
八分鐘後,小會議室的門被推開。老黃背著工具包,手裡還拎著半盒沒吃完的盒飯。小李抱著平板,邊走邊低頭回消息。新人甲最後一個進來,手裡拿著記事本和一支筆,站定後下意識瞄了眼白板。
“坐。”劉好仃站在投影幕前,“不聊彆的,就一件事——咱們的機器,讓客戶等了快一分鐘。”
老黃把飯盒放在桌上:“等的是係統響應,不是機器本身。這要看軟件調度邏輯。”
“我知道。”劉好仃點開模擬視頻,“但客戶不管這個。他們開機,機器不立刻乾活,就等於耽誤錢。”
小李翻著數據:“剛才我算了,浙江那家一天開六次機,每次等48秒,加起來四分多鐘。一個月下來,差不多能多出兩爐成品。”
“兩爐玻璃,按他們的出貨價,淨利三萬左右。”劉好仃把數據打在屏幕上,“咱們改一個參數,等於給人家送三萬。這買賣,做得做不得?”
老黃沒說話,盯著曲線圖看了會兒:“改可以,但得測試。萬一預升溫太猛,材料進去溫度不均,反而廢品率上升。”
“所以不是直接上線。”劉好仃點頭,“先做測試版,內部跑通再推。”
新人甲舉手:“那生產那邊……要不要提前打招呼?萬一他們排產緊張,臨時借測試爐不好協調。”
“我已經問過車間主任了。”劉好仃說,“三號爐今晚檢修完空著,明天白天可以用來跑數據。”
老黃皺眉:“可我這邊代碼調試,最少得四天。”
“三天。”劉好仃看著他,“客戶今天還在等,我們不能拖到第四天。”
“劉師傅,我不是不想快。”老黃放下筷子,“可這玩意兒得一步步來。傳感器反饋、加熱模塊響應、安全閾值校驗,少一步都可能出問題。”
“我懂。”劉好仃把浙江客戶的操作畫麵切出來,“你看這個操作員——機器一啟動,他就盯著屏幕,眉頭皺著。等了48秒,他直接關機去抽煙了。這不是機器問題,是信任在一點點漏。”
會議室安靜了幾秒。
小李輕聲說:“他要是知道咱們現在還在爭論要不要改,估計得把煙掐了直接打電話來催。”
老黃笑了下:“行吧,三天就三天。但我得加人手,不然光我一個人調,風險太大。”
“技術組抽兩個骨乾,歸你調。”劉好仃說,“明天下午四點,我要看到第一版測試報告。”
“那售後呢?”小李問,“客戶要是問起來,我們怎麼說?總不能說‘你們等等,我們在給你們機器升級’吧?”
“不告訴他們升級。”劉好仃搖頭,“就說我們優化了日常巡檢流程,會更頻繁地遠程查看運行狀態。如果有異常,提前處理。”
“相當於偷偷給人家提速?”小李笑了。
“對。等他們發現機器變快了,再告訴他們原因。”
新人甲記完最後一筆,抬頭問:“那如果測試出了問題,比如預升溫導致某次彎折失敗,責任算誰的?”
劉好仃看了她一眼:“這次改動,誰參與,誰負責。我不是要追責,是要所有人知道——這不是技術組的私活,是全廠一起陪客戶走的路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