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但我們不能因為有人想要,就立馬投入資源。”陳工依舊謹慎,“萬一這隻是短暫風潮呢?”
“所以才叫‘跟蹤’,不是‘響應’。”劉好仃寫下會議目標:“今天我們隻做兩件事:第一,確認這個趨勢值不值得持續關注;第二,提出三條可落地的建議方向。”
小李舉手:“我可以整理一份客戶原話合集,看看他們的具體使用場景。”
小主,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,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,後麵更精彩!
王工接話:“售後這邊可以加一個問題:下次回訪時順便問一句,是不是最近設備操作變複雜了?看看背後有沒有真實痛點。”
陳工想了想:“技術組可以做個可行性初評,不開發,隻評估實現路徑和大致周期。”
“很好。”劉好仃一一記下,“建議明天中午前彙總到我這兒,統一歸入預案附件。”
散會後,王工抱著打印稿往外走,嘴裡還在念叨:“動作—反饋—情緒……現在連開會都講套路了。”
陳工回到座位,重新打開競品招聘信息頁麵,發現深玻科昨夜更新了一條新崗位:智能調度算法工程師。
他截了圖,存進監測檔案。
小李則把《一頁簡報》模板發到群裡,兩聲“叮咚”回複接連響起。
劉好仃坐回工位,打開預案文檔的附件表,開始錄入短會結論。光標在“建議方向”一欄跳動,他一條條填進去:
1.收集客戶原聲案例,分析使用情境;
2.回訪中嵌入引導問題,驗證需求真實性;
3.技術端完成可行性初評,明確關鍵節點。
寫完,他抬頭看了眼牆上的鐘:十九點四十二分。
窗外夜色沉厚,樓道燈光穩定地亮著。辦公室隻剩他一人,主機風扇低鳴,打印機旁疊著三份剛打出的簡報樣張,桌上茶杯底還剩半口涼茶。
他伸手摸了摸電源鍵,又縮回來。
鼠標移向屏幕右下角,那裡有個小小的倒計時浮窗:
“首次數據更新:075832”
他盯著那串數字,輕輕呼出一口氣。
突然,郵箱再次彈出提醒。
他點開一看,是係統自動生成的補充報告——
在今日新增的客戶通話中,有一條被標記為“高置信度潛在需求”:
“你們要是能預判我的操作習慣,那就真的省心了。”
劉好仃把這句話複製到文檔末尾,標注為:潛在需求信號案例2
然後他新建一行表格,輸入內容:
|風險方向|客戶語義遷移|競品技術儲備|當前等級|責任人|
||||||
|操作習慣預判|今日首現|深玻科招聘算法崗|觀察級|小李|
填完,他正準備保存,電話鈴響了。
是客服中心的夜班同事。
“劉師傅,剛接到南區一個客戶電話,他說……”
“說什麼?”
“說他夢見我們的機器會說話,提醒他換濾網。”
喜歡深圳玻璃廠打工記請大家收藏:()深圳玻璃廠打工記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