下午三點,茶水間。
劉好仃端著杯子出來,正碰上小周、老趙和林組長站在一起。他走過去,把杯子放在窗台。
“聊什麼呢?”
小周說:“我們在想,要是真做‘放歌鏡子’,家長最怕什麼?”
林組長說:“怕孩子亂按,怕進水,怕聲音太大嚇著人。”
老趙插話:“還得考慮鏡子起霧時,喇叭會不會受影響。”
劉好仃聽著,點頭,“所以問題不是‘能不能放歌’,而是‘怎麼放才安全、才合適’。”
他頓了頓,“如果我們是家長,會不會也希望浴室鏡子能陪孩子唱歌?能提醒他刷牙兩分鐘?能在他洗完澡時說句‘你真棒’?”
小周笑了,“那不就成了智能音箱貼玻璃上?”
“貼不貼得上,是技術問題。”劉好仃說,“想不想貼,是態度問題。”
他打開手機,把客戶那條“孩子想聽歌”的留言轉到新文檔裡,“先不投入資源,但類似反饋,持續記錄。等攢夠五條,我們再開個小會。”
回到辦公室,天色漸暗。劉好仃坐在桌前,電腦屏幕上是“回應組”任務進度表。小周發來消息:“首測樣品組裝完成,等冷卻後測散熱。”
小主,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,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,後麵更精彩!
他正要回複,老趙又敲門進來,手裡拿著一張a4紙。
“我把材料兼容清單重新排了序,按使用頻率分了級。”他把紙放在桌上,“最上麵三種,建議全廠公示。”
“我馬上轉給采購和生產。”
老趙走後,劉好仃一條條核對任務欄。晨會部署的事項,已有四項標記為“進行中”。他點開“柔性電路保護膜”的采購記錄,確認已入庫。驅動模塊的領用單也已簽批。
小李發來最後一條消息:“今天共收到七條新留言,其中兩條提到‘能不能讓鏡子說話’,已歸入‘回應組’文檔。”
劉好仃把這兩條拖進《用戶聲音歸類表》,在備注欄寫下:“語音交互需求初現,暫列觀察。”
他抬頭看了眼牆上的鐘,六點四十分。打樣間的燈還亮著,玻璃反著光,像一塊浮在暗處的冰。
他正準備關掉任務表,小周的消息跳出來:“樣品冷卻完成,表麵溫度比預估低兩度,線路沒位移。”
劉好仃剛要回,又一條消息進來:“但邊緣燈帶有一小段亮度偏弱,可能是驅動電壓不均。”
他手指停在鍵盤上,把前一句回複刪掉,重新打字:“拍個照發群裡,我馬上過去。”
他起身時順手抓起老趙的材料清單,塞進文件夾。走廊燈光微黃,腳步聲清晰。打樣間的門虛掩著,裡麵傳來小周的聲音:“老趙,你來看看這段,是不是膠膜貼得有點厚?”
劉好仃推開門,看見兩人蹲在工作台前,手裡拿著放大鏡。台麵上,那塊弧形鏡的燈帶正發出微弱的光,像一條斷續的星河。
他走過去,把文件夾放在旁邊,彎腰看向那處暗淡的光點。
喜歡深圳玻璃廠打工記請大家收藏:()深圳玻璃廠打工記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