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晨六點二十三分,打樣間的燈亮得比人還早。劉好仃推門進來時,電腦屏幕剛從休眠中醒來,u盤插口閃了下紅光,像是輕輕眨了眨眼。
他坐下,沒喝水,也沒換鞋,直接調出昨晚存好的三份區域反饋表。鼠標滑動,一條條數據劃過,最後停在“複發率4.7”那一行。他盯著看了五秒,點了打印。
紙張出來後,他用筆在“達標”兩個字下麵畫了一道橫線,又補了一句:“不是終點,是起點。”然後起身,把這份報告夾進文件夾,順手敲了兩下小周工位的隔板:“七點整,老地方開會。”
小周揉著眼睛抬頭,“這麼早?我還以為這陣子能喘口氣。”
“喘可以,閉眼不行。”劉好仃笑了笑,“咱們剛站穩腳跟,就得往前走一步。不然風一吹,還得倒。”
七點整,三人圍在打樣間角落的小桌邊。桌上攤著報告,牆上的白板空著,像一張等著寫字的臉。
“第一件事,”劉好仃開口,“三個不放鬆——問題跟蹤不放鬆,客戶溝通不放鬆,市場拓展不放鬆。現在成績有了,但不能當‘完成任務’看,得當‘剛剛開始’看。”
老趙翻著手裡的退貨清單,皺眉:“可華東那邊,還是有老人裝反支架。我們視頻都錄了三版了,他們手機都不會開攝像頭,更彆說掃碼。”
“那就彆讓他們掃。”劉好仃翻開筆記本,抽出一張新畫的安裝示意圖,“咱們換個思路——語音播報加倒計時。每步結束,自動重複一遍,再等五秒才進下一步。慢是慢點,但聽得清。”
小周一聽樂了,“您這是要把鏡子變成幼兒園老師?”
“對啊,”劉好仃點頭,“誰家爺爺奶奶聽不懂普通話,咱就講粵語;聽不清快的,咱就放慢。不是產品要高大上,是服務要蹲下來。”
老趙點點頭,提筆記下:“適老專項升級,加重複提示和語音引導節奏控製。”
“第二件事,”劉好仃轉向小周,“華南那批年輕客戶,喜歡聯動功能,能不能做個短視頻包?掃碼直接跳轉教程,圖文配上動感音樂,讓他們覺得這鏡子挺潮。”
小周眼睛一亮,“行啊,我還能加個‘一鍵分享到朋友圈’按鈕,寫句‘我家鏡子比我聰明’。”
“隨你發揮,”劉好仃笑,“隻要他們願意用、願意傳,就是成功。”
會議開了不到四十分鐘,散會後,三人各自領了活。小周回工位改腳本,老趙去整理過去五個月的退貨原因,準備更新培訓材料。
劉好仃沒走遠,坐在原地打開客服係統,一頁頁翻客戶留言。他發現一個規律:年紀大的關心“好不好用”,年輕人問“能不能連藍牙”,而批量采購的家裝公司最在意“安裝效率”。
他抽出一張便簽,寫下三類標簽:“適老型”“技術型”“批量型”。然後在每類下麵列了幾條典型需求。
中午前,他把這張便簽遞給小周,“照這個做三套指引方案,彆一刀切。讓每個客戶都覺得,這鏡子是為他做的。”
下午兩點,物流那邊傳來消息,最近三個月簽收的客戶信息可以分批導出。劉好仃立刻讓小周幫忙,按區域劃分名單,準備啟動電話回訪。
“咱不能光等人家打電話來罵,才動手改。”他說,“得主動問一句:用得好嗎?有沒有哪裡卡殼?”
他還提議每單附一張簡易反饋卡,背麵印二維碼,掃碼就能錄音留言,說一條建議,送五塊錢優惠券。
“聲音回來了,心就回來了。”他在筆記本上寫下這句話,圈了起來。
傍晚五點,第一批回訪結果出來了。十二通電話,八人表示“挺好用”,三人說“說明書有點花”,還有一位退休教師提到:“每天早上洗漱,孩子對著鏡子唱歌,要是它能誇兩句就好了。”
劉好仃聽完錄音,沒笑也沒評,隻在本子上記下:“晨間互動功能,待研。”
他抬頭看牆上的鐘,六點四十七分。廠區安靜下來,隻剩打樣間還亮著燈。
他打開白板,寫下“成果鞏固進展欄”,列出十項關鍵動作:
1.適老語音升級完成→進度:進行中
2.華南短視頻包上線→進度:待測試
3.客戶回訪啟動→進度:首日完成1210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