打印機還在吐著紙,最後一張草案剛落進托盤,劉好仃就伸手按住了它。紙邊還帶著機器的溫熱,像剛出爐的餅。
“彆吹涼了,”他抬頭看了眼三人,“趁熱開會。”
小周正要起身去拿水杯,聽見這話又坐了回去。老趙把剛摘下的眼鏡重新戴上,李工則合上了剛打開的代碼編輯器界麵,轉頭看向桌中央那疊打印件。
劉好仃抽出最上麵一頁,舉起來晃了晃:“昨天咱們分出了四個窟窿——信息轉交斷檔、執行惰性、數據不同步、觸達不可驗。今天不談問題,隻談怎麼補。”
他把紙翻過來,背麵是手畫的簡易表格,三欄:任務、責任人、節點。
“先說第一個。”他點著第一項,“流程標注閉環,誰提的主意?”
小周一愣:“我……我說過彈窗確認的事。”
“那就你來牽頭。”劉好仃直接在表格上寫下名字,“係統裡每個協作動作,都得標清楚誰接、啥時完、怎麼回。不點‘已處理’,就算沒走完,上級自動收到提醒。”
“可這改動不小,”小周皺眉,“後台邏輯要加判斷條件,測試也得時間。”
“給你五天出初版。”劉好仃筆尖一頓,“第十天模擬跑一遍,行不行?”
“五天……”小周咬了下嘴唇,“能趕出來,但得優先排期。”
“從現在起,這就是最高優先級。”劉好仃把紙轉向他,“你不是嫌上次材料沒人看?這次咱們讓係統盯著人看。”
小周笑了下:“那我得給彈窗起個名字,不然大家煩了隨手關。”
“叫‘請簽收’。”老趙插嘴,“跟快遞似的,亮紅燈,不點不讓乾活。”
“行。”劉好仃記下,“你就照這個勁兒弄,簡單、直白、躲不掉。”
接著轉向老趙:“交接規範,你來主抓。”
“啊?”老趙一怔,“我還以為就是改個表。”
“不止。”劉好仃翻開昨天的記錄,“你說漏了成都客戶那事,是因為製度寫‘建議簡報’。建議能當命令嗎?能追責嗎?”
老趙撓頭:“不能。”
“所以現在要變。”劉好仃聲音平穩,“晨會五分鐘,必須開;話術三句話,必須背;表格三簽名,必須留。誰沒來,補錄視頻也算數。”
“這等於多了一道手續啊。”老趙嘀咕,“班前本來事兒就多。”
“我知道。”劉好仃點頭,“可手續煩一陣,比出事後悔一輩子強。你帶了這麼多年班,哪次事故不是省了一個步驟開始的?”
屋裡靜了兩秒。
老趙慢慢點頭:“我乾。三天內把新模板和話術整出來。”
“好。”劉好仃寫下名字和“3日”,又抬頭,“最後,數據同步。”
李工立刻坐直了些。
“雙軌並行這事,是你提的校準戳。”劉好仃看著他,“現在由你牽頭,做一套自動比對機製。每小時係統拉一次數據,人工核對後打戳,偏差超一分鐘就報警。”
李工眉頭微鎖:“it那邊資源緊張,不一定配合。”
“你不找他們,你先做出原型。”劉好仃說,“讓他們看到東西,才願意接手。七天內能出個可演示版本嗎?”
李工沉默幾秒:“如果下班後自己調,能。”
“那就這麼定。”劉好仃把最後一欄填完,“五日內,所有方案初稿交上來。第十日,全組試運行。第十五日,驗收。”
小周忍不住問:“要是卡住了呢?比如技術對接不上,或者有人不配合?”
“那就當場說。”劉好仃把筆往桌上一放,“咱們每三天碰一次頭,進展、卡點、誰拖了,全擺在明麵。不搞背後議論,也不等月底總結。”
“那……監督誰?”老趙笑了一聲,“總不能您天天盯著吧?”
劉好仃起身,走到白板前,撕下一張新紙,貼在角落。
他用藍筆畫了個長方形,分成三塊區域。
“進度牆。”他說,“這邊貼任務,這邊寫責任人,這邊畫進度條。完成一半塗黃,全成塗綠,超期變紅。”
他又在下方劃了三條橫線:“第一次碰頭,三日後;第二次,六日後;第三次,九日後。每次你仨站這兒講五分鐘,有事當場認領。”
李工看著那空蕩蕩的表格:“萬一……忘了更新呢?”
“不會。”劉好仃拿起記號筆,在“責任人”下麵重重寫上三個字,“貼名字。”
“名字一掛上去,誰都能看見。你不動,彆人就看著你動。這不是懲罰,是提醒。”
小周低頭笑了笑:“有點像小時候班級評比欄,誰戴小紅花,誰掛黑板。”
“對。”劉好仃也笑了,“人不怕忙,怕白忙。現在咱們就把忙的痕跡留下來。”
老趙伸頭看了看白板:“那我現在就得動了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