劉好仃盯著電腦屏幕右下角的時間,六點三十九分。光標還在那封未發送的郵件上閃爍,收件人是質檢室負責人,主題寫著“b型基材兼容測試排期申請”。他沒動鼠標,隻是把茶杯裡涼透的茶水倒進盆栽裡,順手給花鬆了兩下土。
六點四十二分,小周的頭像在內部通訊框跳了一下,第一份《行業動態簡報》發了過來。標題頂著個醒目的黃底紅字標簽:“華東鍍膜液庫存緊張,多家廠商啟動二級采購預案”。劉好仃點開附件,掃了一眼數據來源,順手轉發到團隊群,附言:“七點整,會議室。”
不到十分鐘,李工抱著筆記本進來,老趙提著保溫杯跟在後頭,小周最後一個衝進門,手裡攥著打印出來的報價單草稿。沒人說話,但氣氛已經繃住了。
“今天是第一天。”劉好仃翻開新本子,寫下“三線並進”四個字,“每人一句話,現在最急的事是什麼?”
老趙先開口:“浙江那家回信了,樣品三天能到,但價格漲十二個點。”
李工接道:“設備協調好了,今晚八點開始跑第一組參數,排期表我待會兒發你。”
小周舉起手機:“剛收到一條消息,說是江西有家新廠願意接單,便宜八個點,但我查不到他們供貨記錄。”
劉好仃點點頭,在本子上劃了三條線,分彆標上“供”“技”“情”。他抬頭:“老趙,彆急著回話,先把兩家的合同模板、質檢標準、交貨周期全要過來。不承諾,隻收集。”頓了頓,“咱們現在不是挑飯吃的客人,是得自己做飯的廚子,菜貴點不怕,就怕爛了心。”
老趙笑了:“明白,先看菜相,再問價。”
“李工,測試排期加個備注——如果前三天數據穩定,第四天直接追加老化模擬。”劉好仃指著白板,“七天出結論,咱們等不起慢火燉湯。”
“我已經安排了兩班倒。”李工翻開筆記本,“明晚我值夜班,您不用來。”
“我不去誰壓得住場?”劉好仃合上筆帽,“這事我得看著。”
小周舉手:“那個供應風險指數,我打算按三級打分,一級是官方公告,二級是行業群消息帶截圖的,三級是聽說的。三級的標橙色,每天更新。”
“行。”劉好仃點頭,“再加上個‘接觸頻率’欄,哪家供應商最近聯係咱們次數多,也記一筆。有時候話少的,反而是真想做生意的。”
十分鐘後,會議結束。四個人散開,各自回到位置。劉好仃沒走,坐在原位翻起係統裡的原料庫存模型。屏幕上跳出一行紅字:a類鍍膜液預計可用時長——18.7天。他調出過去一個月的供貨記錄,發現最近兩次到貨時間都比合同晚了一整天以上。
他掏出手機,給倉庫主管發了條消息:“從今天起,每天上午十點、下午三點,給我發一次實時庫存量。彆等彙總,現拍現傳。”
剛放下手機,小周探出頭:“劉師傅,要不要我在簡報裡加個午間快報?萬一早上漏了啥,中午還能補。”
“加。”劉好仃說,“設置個關鍵詞提醒,比如‘斷貨’‘限供’‘優先客戶’,一出現就自動標紅,推送到群裡。”
“我試試做個簡易抓取腳本。”小周搓搓手,“雖然咱不是大數據部門,但能省一秒是一秒。”
中午十二點零七分,老趙快步走進辦公室,手裡捏著兩張打印紙。“浙江那邊除了漲價,還要求預付三成定金。”他把紙放在桌上,“但他們答應隨貨附一份第三方質檢報告樣本。”
劉好仃拿起紙看了看,又問:“江西那家呢?”
“回得挺快。”老趙坐下,“報價低,付款方式也鬆,可我問他們有沒有合作過的玻璃廠客戶,對方支吾半天,最後甩了個視頻鏈接,說是生產線實拍。”
“視頻?”劉好仃挑眉。
“二十秒,機器在轉,工人穿著工服走來走去,背景音還有機械聲。”老趙掏出手機點開,“您聽聽。”
劉好仃湊近聽了幾秒,忽然伸手:“把音量調大。”
老趙照做。畫麵裡傳來一陣嗡鳴,夾雜著隱約的人聲。
“停。”劉好仃指著屏幕,“倒回去五秒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