劉好仃把光標從“今天改,明天發”那行字上移開,點了下保存。屏幕右下角彈出提示:文檔已同步至共享文件夾。他沒急著關頁麵,而是新建了一個空白文檔,標題打上幾個字——《競爭應對實施方案v1.0》。
小周端著杯子路過時瞥了一眼:“這麼快就升級版本了?”
“初稿是想法,v1.0才是乾活的家夥。”劉好仃抬頭,“都過來坐,趁現在還沒人打電話來改圖紙。”
老趙摘下工牌掛好,李工也從車間登記本裡抽出身來,三人圍到他桌前。顯示器上的新文檔還空蕩蕩的,隻有開頭一行加粗標題。
“咱們昨天說的幾件事,方向是對的,但不夠細。”劉好仃調出之前的構想文檔,“比如‘快速打樣’,到底多快才算快?誰來盯?出了問題找誰?這些不寫明白,到時候一亂,誰都以為彆人在管。”
小周點頭:“我昨天回去想了想,客戶分級這塊確實得再劃清楚。不能光看區域,還得看需求頻次和修改意願。”
“那就從你這兒開始。”劉好仃打開表格模板,“兩天內把abc類客戶的判定邏輯表做出來,重點是a類的標準——反應快、有改圖傾向、回款記錄良好。符合條件的,全部進重點台賬。”
老趙掏出隨身的小本子記下:“我來建台賬,每天早上九點前更新一次進展,群裡通報。問題不過夜,承諾不變。”
“對。”劉好仃轉向李工,“你現在手頭留了兩套模位,萬一哪天來了二十單緊急件呢?咱們不能靠運氣撐過去。”
李工撓了撓後腦勺:“說實話,真要爆單,現有班次頂不住。白班做完模具切換,夜班沒人接。”
“那就定個規則。”劉好仃在白板上畫了個三角,“日接緊急改樣單超過十五單,自動觸發紅色預警,備班組上線。你今天就把名單報上來,挑六個能隨時頂崗的,廠裡補貼算加班費。”
李工眼睛一亮:“這法子穩當。有章法了,大家心裡也有底。”
“還有視頻的事。”劉好仃繼續說,“上次拍的安裝實錄反響不錯,接下來要係列化。你列個拍攝計劃,每周一條,優先講客戶常卡殼的地方——密封條怎麼壓、異形角怎麼測尺寸、運輸途中怎麼防磕碰。”
“行,我今晚就排時間。”李工掏出手機備忘錄,“爭取下周三前出第一條。”
“名字彆太死板。”小周插話,“叫‘玻璃工人的小竅門’怎麼樣?聽著親切。”
老趙笑出聲:“再加個副標題——‘師傅不說,你就得交學費’。”
幾個人都笑了,氣氛鬆了下來。
劉好仃也笑了笑,但很快又正色:“笑歸笑,活要落地。我現在把任務分一下:小周負責宣傳材料和分級標準;老趙主抓客戶需求台賬和跟進節奏;李工統籌車間產能預留和視頻進度。每項任務後麵我都標上截止時間和對接人。”
他一邊說一邊在文檔裡逐條錄入,動作不快,但每敲一個字都停頓半秒,像是在心裡過一遍能不能執行。
突然,小周皺眉:“劉師傅,我有個擔心。咱們把資源全往a類客戶身上堆,b類c類會不會覺得被冷落?尤其那些老客戶,雖然不常改圖,但年年下單,要是慢慢走掉了,劃不來。”
辦公室安靜了一瞬。
劉好仃沒馬上回答,而是翻開了昨天的客戶谘詢記錄。看了幾分鐘,他說:“你說得沒錯。我們不能隻顧衝尖子,忘了基本麵。”
他轉過身,在白板另一側寫下“動態反哺”四個字。
“這樣,”他說,“每周五下午,老趙牽頭整理一次a類客戶服務中發現的共性問題——比如某個接口尺寸容易出錯,某種結構需要特彆加固——提煉成一份簡明指南,交給小周做成標準化資料包,自動推送給所有bc類客戶。”
小周立刻反應過來:“相當於用重點客戶的反饋,提升整體服務體驗?”
“正是。”劉好仃點頭,“我們不是隻服務少數人,而是讓少數人的經驗帶動多數人受益。”
他還補充:“官網也加個‘自助服務通道’,把常見問題、尺寸模板、安裝要點全放進去。客戶自己能查的,就不必等我們回複。既減輕壓力,也顯得專業。”
老趙豎起大拇指:“這招高。等於變相提升了所有人待遇。”
“最後一點。”劉好仃看向三人,“方案定了,得確保每個人都明白自己乾啥。我現在打印四份,咱們一頁頁過,有問題當場提。”
他把文檔打印出來,一人發了一份。翻到“免費微調”那一節時,老趙指著其中一句:“這裡說‘結構不變動的情況下可免增費’,但客戶口頭答應和書麵確認是兩回事。萬一事後扯皮,咱們吃虧。”
“說得對。”劉好仃拿起筆,“加上一條:凡涉及免費調整,必須由客戶簽字確認變更內容。附件補個《變更確認書模板》,下次一起發。”
小周笑著嘀咕:“您這是把人情事做成合同事啊。”
小主,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,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,後麵更精彩!
“人情要講,規矩也要立。”劉好仃合上筆帽,“不然好心辦壞事。”
一圈討論下來,文檔改了七處,新增兩個附件。最終版重新命名、保存、上傳,目錄裡多了個嶄新的文件:《競爭應對實施方案_已審定》。
四人在打印稿末尾簽了字。劉好仃收好原件,看了看牆上的鐘——下午四點十七分。陽光還是斜斜地照在鍵盤上,像一層薄油浮在金屬鍵帽之間。
他沒動,隻是把椅子往前拉了拉,重新打開後台監控頁麵。新的搜索詞正在滾動刷新:
“深圳玻璃廠改圖要多久回複快不快”
他盯著看了幾秒,輕聲說:“準備好了。”
小周起身收拾桌麵:“我去把分級表框架搭起來。”
老趙拿著台賬本走向自己的工位:“我先把漳州那幾家標上星號。”
李工臨出門前回頭問:“紅色預警機製要不要做個提醒彈窗?免得到時候漏看數據。”
“要做。”劉好仃應道,“你現在就去找it小王,讓他今晚加個係統提示,隻要當天累計緊急單達到十二單,自動標黃預警,十三單標紅,十四單直接彈窗通知我們三個。”
李工點頭走了。
辦公室恢複了日常節奏,電話鈴聲、鍵盤敲擊、偶爾幾句低聲交流,一切如常。但空氣裡有種說不出的緊繃感,像是雨前的風,輕輕吹著,卻讓人知道——
有人正坐在工位上,手指搭在鼠標上,眼睛盯著不斷跳動的搜索關鍵詞。
屏幕上最新一條是:“深圳玻璃廠真的能當天改完嗎”
喜歡深圳玻璃廠打工記請大家收藏:()深圳玻璃廠打工記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