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姐那句“老鐵,咱家玻璃給您排上優先啦”在劉好仃腦子裡轉了半宿。第二天一早,他泡了杯濃茶,打開電腦第一件事就是把三人發來的“反思記錄”全調了出來。
郵件一條條點開。王姐寫:“我們總怕說得不清楚,結果越清楚越像通知。”老陳寫:“係統能精準推送,但推給誰、推什麼語氣,後台管不了。”老周寫:“工人不知道‘安心戶’是啥,客戶問起來,他們隻能笑。”
劉好仃看完,把椅子往前拉了拉,順手把茶杯挪到右邊,騰出左邊放筆記本的位置。他新建了個文檔,標題打了八個字:“改進措施,先定方向”。
十分鐘後,微信群彈出一條消息:“九點半,小會議室,不遲到。”
人來得齊整。王姐進門時手裡捏著打印稿,老陳抱著筆記本電腦,老周穿著工裝褲,鞋底還沾著廠區外的灰。
劉好仃沒開場,先把三封郵件投影到白板上,一句句念出來。念到王姐那句“客戶要的不是流程,是感覺”時,老周噗地笑了:“這話說得,跟談對象似的。”
“本來就是談對象。”王姐攤手,“咱們跟客戶處不好,不就是因為光講道理,不走心嗎?”
老陳皺眉:“可走心也不能亂來。要是所有通知都改成‘老鐵’,係統標簽對不上,後期數據統計全亂套。”
“所以不是全改。”劉好仃接話,“是分兩條路走。一條照常,係統自動發正式通知;另一條,加個‘人情味通道’,人工篩一批重點客戶,用口語化短訊單獨提醒。”
“那工作量不小。”老周撓頭,“調度組現在一人盯二十單,再加文案活兒,怕是顧不過來。”
“不讓他們寫。”劉好仃搖頭,“我昨晚列了個模板,就三句話:你家這單走的是快速通道;師傅上門會主動提;有問題直接打專線。簡單明了,背都能背下來。”
王姐眼睛一亮:“可以!咱們再做個提示卡,貼在訂單備注裡,工人一看就知道怎麼講。”
老陳還在猶豫:“可萬一工人忘了說呢?客戶沒聽到,又變成單方麵宣傳。”
“那就得讓他非說不可。”劉好仃點開係統界麵,“等會兒我跟技術對接,加個新流程——‘現場確認上傳’。工人上門,拍一張帶門框的照片,附一句話:‘您好,您這單是安心戶優先服務’。不傳這個,訂單就不算完成打卡。”
老周一聽就懂了:“等於把話術變成硬指標。行,這招狠,但我喜歡。”
“不止是狠。”王姐笑著補充,“這是讓服務‘看得見’。客戶聽見這句話,拍照留痕,係統有記錄,三方都認賬,誰也賴不掉。”
老陳點點頭:“那我在後台加個字段,專門統計‘確認卡’上傳率。還能看哪些區域執行不到位,針對性補訓。”
“這就對了。”劉好仃在本子上劃下第一條:“措施一:增設人情味短訊通道,試點口語化表達;措施二:推行現場確認卡,強製服務話術落地。”
會議室安靜了一瞬。老周忽然抬頭:“可我還是擔心一點——工人自己都不懂這是乾啥,光逼他們說,也說不自然啊。”
“你說中了。”劉好仃翻開員工培訓係統的頁麵,“所以我昨晚上就把‘服務意識模塊’設成強製學習,下周生效。但這還不夠,咱們得搞一場穿透式培訓。”
“啥叫穿透式?”王姐問。
“就是從上往下,一層不落。”他說,“管理層先學,明白為啥改;主管再帶一線,學會咋講;最後考核,不合格的不能接單。目標就一個:讓每個工人都知道,‘安心戶’不是新規矩,是新態度。”
老陳皺眉:“全員培訓,得花時間。現在推廣暫停著,再拖下去,機會就沒了。”
“但改一半更危險。”劉好仃看著他,“我們現在的問題不是慢,是前後脫節。總部想得好,中間傳得歪,底下做得糊。這次必須一口氣打通,不然又是白忙。”
王姐點頭:“而且培訓內容可以精簡。不用講大道理,就放幾個錄音——客戶說‘還行’的時候,和聊細節的時候,對比聽。誰都能聽出差彆。”
老周咧嘴一笑:“要我說,乾脆錄段視頻,讓表現好的老師傅出鏡,教大家怎麼說話。比念文件強多了。”
“這主意好。”劉好仃記下來,“措施三:啟動全員穿透培訓,配圖文指引+標杆視頻,納入上崗考核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