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陳皺眉:“視頻存儲壓力不小,還得加權限分級。”
劉好仃沉默幾秒,說:“先不答應,也不拒絕。老周,你帶兩個人去現場看看,記清楚他們的作業流程和驗收節點。回來咱們評估,能不能做,怎麼做才不亂套。”
老周應下:“明白,不能為了接單把規矩踩碎了。”
中午前,係統自動回複模塊上線。客戶輸入“優先服務”“快速通道”等關鍵詞,立刻彈出圖文說明。老陳盯著後台流量,發現人工接入率下降了四成。
王姐趁空檔重新調整了短信模板。新版內容去掉所有修飾詞,隻寫事實:“您的訂單已進入快速通道,施工師傅將上門確認並拍照留痕。如有疑問,請撥打專線。”
“太正式不好,太隨意也不穩。”她說,“就這麼平平實實地說,反而讓人信。”
下午兩點,第一批優化後的服務完成。三條客戶反饋錄音被剪輯出來,在調度組晨會上播放。
第一位阿姨說:“師傅拍完照,還讓我看了眼手機,說這是留痕。我說挺好,他就笑了——這年頭,有人對你笑,比打折還實在。”
第二位客戶是年輕姑娘:“我以為又是走形式,結果他一邊裝玻璃一邊講注意事項,講得還挺認真。我就順口說了句‘辛苦了’,他還真回頭說了聲‘應該的’。”
第三位大叔語氣輕鬆:“你們這回搞的啥名堂我不知道,反正我覺得靠譜多了。以後我家窗戶都找你們換。”
小主,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,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,後麵更精彩!
車間裡靜了幾秒,然後有人鼓掌,有人吹口哨。
劉好仃站在黑板前,拿起筆寫下四個字:“客戶注意到了。”
他轉身麵對大家:“以前是我們追著流程走,現在是客戶看著我們做。彆怕被看,就怕做得不值一看。”
沒人說話,但眼神都亮了。
當天晚上,車間微信群陸續上傳了十幾條短視頻。都是工人在施工現場錄的,有的展示門框拍攝角度,有的模擬話術流程,最長的一條甚至把整個服務環節從進門問候到離場確認全拍了下來。
老周一連點了五個讚,回了句:“明天評比照常,誰最自然,三天調休。”
劉好仃坐在辦公室,一條條點開看。視頻畫質有高有低,聲音夾雜著風噪和工具響,但每個人說話的語氣都比之前自然。
他打開文件夾,新建一個文檔,命名為“第二天反饋彙總”。剛輸完標題,係統提示音響起——龍崗區,陳師傅,確認卡上傳成功,附言寫著:“客戶說,你們最近挺用心。”
劉好仃點開照片。門框居中,光線均勻,角落裡小孩的滑板車還在原位。他把這張圖拖進“客戶反饋”文件夾,重命名為“第二天”。
窗外天色完全暗下來,樓道燈一盞接一盞熄滅。辦公室隻剩他這一片亮光。
他刷新頁麵,最新一條記錄跳出:福田區,李師傅,上傳時間十九點四十六分,附言:“客戶主動遞了瓶水。”
劉好仃把這條也歸類進去,手指停在回車鍵上。
屏幕右下角的時間跳到十九點四十八分。
喜歡深圳玻璃廠打工記請大家收藏:()深圳玻璃廠打工記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