十九點四十八分,係統提示音剛落,劉好仃沒動。他把那條“客戶遞了瓶水”的記錄歸進文件夾,順手點開區域訂單分布圖。屏幕上的色塊像拚圖一樣鋪開,深紅的是高密度下單區,淺黃則是冷清地帶。他的手指在觸控板上滑動,目光落在龍崗和寶安交界處——那裡本該是片淡黃色的低頻區,可今天卻跳出三塊突兀的深紅。
三筆訂單,同一家客戶,都是標準尺寸的雙層中空玻璃,備注清一色寫著“儘快交付”。
劉好仃眉頭一皺。這家客戶半年沒動靜了,之前每次下單都磨半天,比價、改尺寸、拖付款,像個老會計似的摳細節。現在倒好,一口氣甩出三單,還催著要貨。他調出曆史記錄對比,發現這批貨的規格跟以往一樣,不是定製款,也沒加急費,就是普通走量的活兒。
他靠回椅背,手指輕輕敲著桌麵。這節奏不對勁。
他打開行業資訊平台,輸入關鍵詞“新型隔熱玻璃”,頁麵跳出幾條專利公示信息。其中一條來自南邊一家廠,名字帶“恒”字,他們這幾年一直悶頭搞研發,不打廣告也不降價搶市場,像隻蹲在角落的老貓。可最近兩周,這家公司連發五條招聘信息,崗位全是“結構設計”“材料測試”“光學仿真”,專業門檻一個比一個高。
更巧的是,這些專利申報時間,正好卡在他們發布招聘啟事前後。
劉好仃又翻到本地建材市場的月度報告。過去六個月,普通玻璃銷量平平,但帶節能標識的產品增長率從百分之三一路爬到八點七,尤其是寫字樓和新小區精裝房項目,開始主動提“k值”“遮陽係數”這些術語。以前客戶哪懂這些?現在連包工頭打電話都問:“你們那玻璃能省多少電費?”
他盯著屏幕,慢慢把這幾條線串起來:市場需求在變,有人在招人,有人在報專利,還有個老客戶突然反常下單。
他退出網頁,打開私人筆記文檔,新建一頁,標題寫上“異常信號彙總”。光標閃了幾秒,他一條條敲進去:
1.沉默客戶突擊采購,連續下單三筆,無定製需求,強調交付速度;
2.競企密集發布高端技術崗招聘信息,方向集中於材料與結構創新;
3.近期多項外觀及結構類專利集中公示,技術描述涉及“多腔體密封”“低輻射鍍膜”。
敲完這三條,他停頓片刻,又調出公司產品庫,翻看自家主推款的技術參數。他們的主打款還是三年前的老結構,雖然穩定可靠,但節能指標已經落在行業平均水平線上下浮動。去年有同事提議升級,結果因為成本問題被壓了下來。
他合上產品頁,重新看向市場趨勢圖。曲線微微上揚,像是被人悄悄推了一把。這種變化不劇烈,不會讓管理層立刻警覺,可他知道,風往往是從最安靜的地方刮起來的。
辦公室很靜,隻有主機風扇低低地響。窗外廠區燈火通明,運輸車來回穿梭,裝卸工人喊話的聲音隱約傳來。他起身關掉投影儀,屋裡暗了一圈,隻剩電腦屏幕泛著藍光。風吹起窗簾一角,他站在窗前看了會兒,沒說話。
回到座位,他沒關文檔,而是新建了個加密文件夾,命名為“待研判0415”,把剛才整理的內容複製進去。設了權限,定好明天晨會前自動提醒。他不打算現在就嚷嚷出去,畢竟手裡沒實錘,光憑幾條公開信息就喊“敵人來了”,聽著像神經緊張的老員工瞎猜。
但他也不能裝看不見。
他重新打開後台監控界麵,切換到客戶谘詢關鍵詞雲圖。這個詞圖每天自動生成,把所有來電、留言、短信裡的高頻詞按熱度排列。前幾天還是“價格”“工期”“破損賠償”占大頭,今天卻冒出來不少新麵孔:“隔音怎麼樣?”“抗紫外線嗎?”“有沒有節能認證?”
他拿起筆,在便簽紙上把這些詞一個個圈出來,再標上出現頻次。有幾個詞連續三天上升,尤其是“節能”,從前天的第七位跳到了今天的第三。
他盯著這幾個字,忽然想起上周去車間巡檢時,有個年輕師傅一邊擦玻璃一邊說:“我老家縣城新房都開始裝三層玻璃了,說是冬暖夏涼。”
當時他隻當是閒聊,現在想想,也許那不是個彆現象。
他把便簽紙壓在鍵盤旁邊,重新翻回那份競企的專利摘要。有一句寫著“通過優化腔體布局提升熱阻性能”,說得挺玄乎,但他大概明白意思——就是在玻璃中間做更多層空氣隔斷,像夾心餅乾一樣,層數多了,熱量就不容易傳過去。
如果真是這樣,對方一旦量產,價格哪怕貴兩成,也會有一批客戶轉投過去。特彆是那些對能耗敏感的商業項目,省下的電費可能幾年就能抹平差價。
他閉眼幾秒,腦海裡浮現出王姐昨天發來的客戶反饋錄音。那位阿姨說:“有人對你笑,比打折還實在。”這話讓他心頭一暖,可現在想來,光讓人心裡舒服還不夠。服務再貼心,產品跟不上,遲早會被彆人用硬實力撬走。
本小章還未完,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!
他睜開眼,手指在桌麵上輕輕點了兩下。
這時候,手機震動了一下。是係統推送的夜間值班提醒:今日最後一輛發貨車將於二十點十分離廠,請確認調度單狀態。
他點開調度係統,檢查了一遍出庫單,確認無誤後提交放行。屏幕上跳出“已確認”三個字,綠色勾選圖標一閃而過。
他沒退出頁麵,反而點進了曆史調度日誌,拉到三個月前。那時他們的訂單結構還很均衡,住宅和商用差不多各占一半。可最近三周,商用項目的比例明顯抬頭,尤其是一些小型連鎖店和共享辦公空間,開始集中換窗。
這類客戶不大,但決策快,要求高,喜歡比參數。他們不像老小區住戶那樣隻關心“結實不結實”,而是張口就問“u值多少”“能不能配智能溫控”。
劉好仃把這幾周的數據做成簡易表格,貼在詞雲圖旁邊。兩相對照,趨勢更加清晰。
他坐直身體,重新打開加密文檔,在末尾加了一句:
“對手極可能正在籌備差異化新品,意圖搶占升級市場。我們現在的優勢在服務響應,但若產品端長期無動作,客戶信任將難敵技術代差。”
寫完,他刪掉草稿裡的修飾詞,隻留核心判斷。然後保存,退出,頁麵回歸平靜。
他沒關電腦,也沒起身。手指無意識地敲著桌麵,節奏不快,一下,又一下。
屏幕右下角的時間跳到二十點十五分。
風從窗口灌進來,吹散了桌上一張便簽,飄到打印機底下。上麵最後圈住的那個詞,是“節能”。
喜歡深圳玻璃廠打工記請大家收藏:()深圳玻璃廠打工記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