主管辦公室的門開了條縫,劉好仃把手裡那份還帶著打印機餘溫的報告遞了進去。對方接過時點了點頭,沒多說話,但眼神裡有了點之前沒有的東西——不是慌,是警覺。
他轉身下樓,順手從資料室拿了四份複印件,紙邊在樓梯拐角蹭出輕微的沙沙聲。手機剛掏出來,還沒撥通,王姐的微信先跳了出來:“老劉,會議室空調修好了,能用了。”
他回了個“好”,把電話撥了過去。兩分鐘後,王姐拎著水杯往三樓走,路上順口問了句同事:“劉師傅又叫開會?這回是不是要動真格的了?”
十點零七分,小會議室的燈亮了。老陳抱著筆記本最後一個到,坐下就說:“材料我看了三遍,你說的那家‘恒’字頭廠,真要推新東西,咱們現在反應,來得及嗎?”
劉好仃把打印紙一張張推到每人麵前,沒急著答話。他在白板上寫下四個字:快、準、穩、深。
“來不來得及,不看他們什麼時候出,看我們什麼時候動手。”他拿起筆,在“快”字下麵畫了一橫,“研發提速,兩個月內拿出節能加強版。老陳,你這邊能不能拉上質檢組提前介入?不用等流程走完再改,邊測邊調。”
老陳皺眉:“可材料配方還沒定,試驗線也排滿了。”
“那就騰一條出來。”劉好仃說,“彆等上麵批設備,先用舊線改參數跑小樣。我知道你擔心數據不穩定,但咱們不是要立刻量產,是要搶時間窗口。哪怕隻做出一個樣板間用的批次,也能撐住客戶信心。”
王姐插話:“可客戶不會隻聽我們說‘我們在改進’,他們要看結果。”
“所以第二條腿得跟上。”劉好仃轉向她,“你帶人梳理近半年主動問過節能、隔音、k值這些詞的客戶,列個名單。下周起,安排專人上門做‘能效檔案’服務——拍現狀、測數據、給建議,最後附一份咱們新產品進度說明。”
“這不是變相催單?”老周坐在角落,咧嘴一笑,“聽著像推銷,不像服務。”
“那就做得比服務還細。”劉好仃點頭,“人家換窗是大事,咱們不能光說‘我們的玻璃好’,得讓人知道‘為什麼非你現在換不可’。你想想,要是有人告訴你,你家窗戶一年白白漏掉三千度電,你會不動心?”
屋裡安靜了幾秒。王姐低頭翻記錄,忽然抬頭:“上周龍華那個科技園項目,負責人就問過類似問題,後來沒下文了。”
“那就是信號。”劉好仃在白板上劃出三個模塊,“研發提速歸老陳管,客戶維穩你負責,市場預熱這塊,老周牽頭。”
老周一愣:“我?我又不懂技術參數。”
“你懂工地。”劉好仃笑,“我不讓你講傳熱係數,讓你去拍照片、錄視頻,收集那些正在施工的寫字樓、連鎖店是怎麼選玻璃的。拍回來咱們一起分析,哪些細節被忽略了,哪些話術能打動工頭和項目經理。然後做成短片,發給銷售當工具。”
老陳合上電腦:“可這些東西做出來,萬一管理層不認,資源卡住,咱們豈不是白忙?”
“報告已經遞上去了。”劉好仃說,“他們可以不批,但不能說不知道。我們現在做的事,不是越權,是替公司存住反應速度。真等到人家產品上市才開始動,黃花菜都涼了。”
王姐點點頭:“我下午就開始篩客戶數據,優先挑有續簽可能的。”
“對。”劉好仃掏出隨身的小本子,“還有件事——既然對手主打節能,咱們的服務記錄就得往‘省電’上靠。以後現場拍照,加一項內容:貼標簽。比如‘此窗安裝後預計年節電約1800度’,數字可以估算,但要有依據。”
老周撓頭:“客戶信這個?”
“信不信是一回事,做不做是另一回事。”劉好仃說,“你做了,他就覺得你認真;你不做,他連比較的機會都不給你。現在拚的不是誰便宜,是誰能讓客戶感覺‘這事交給你,我心裡有數’。”
會議開了四十分鐘,白板上的字越來越多。劉好仃最後把三大任務寫成清單:
1.研發提速組老陳):聯合質檢,兩周內完成首批加強版樣品測試方案,啟動小批量試產準備;
2.客戶維穩組王姐):三天內提交高價值客戶名單,製定“能效檔案”服務標準流程;
3.市場預熱組老周):五日內完成至少三個典型工地走訪,產出第一期《施工現場觀察筆記》。
“每天早上七點半,咱們碰一次。”劉好仃收筆,“不用長篇大論,一句話進展,一句話卡點。有問題當場協調,彆等攢成堆。”
老陳抬眼:“要是哪天你沒來呢?”
“我會來。”劉好仃笑了笑,“這種時候,我不在,你們反而更難開口。”
王姐收拾包時突然問:“萬一……他們新品其實沒那麼厲害呢?我們是不是有點反應過度?”
“防的是可能性,不是確定性。”劉好仃把投影儀關掉,“就像下雨前收衣服,沒人非得等雨砸頭上才動。我們現在做的,就是把晾在外麵的那幾件,先拿進來。”
小主,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,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,後麵更精彩!
老周站起身,伸了個懶腰:“行吧,反正我也好久沒去工地上吹風了。明天我就帶相機出發。”
“記得穿反光背心。”劉好仃提醒,“安全帽也要戴嚴實。”
“知道知道,您這叮囑比我媽還細。”老周擺手出門,腳步聲在走廊裡漸漸遠了。
王姐臨走前回頭看了一眼:“我先把客服係統裡的關鍵詞統計導出來,晚上發群裡。”
老陳背著包站在門口:“我回去就找質檢組的人聊聊,看看誰能先搭把手。”
劉好仃點頭,沒說話。等人都走了,他把白板擦了大半,留下最中間那四個字:快、準、穩、深。
他重新打開電腦,把會議紀要整理成文檔,標題寫上“應對策略框架初稿”,附件加上三張分工表,點擊發送。群消息彈出的瞬間,係統提示音跟著響了一聲。
他沒關頁麵,轉頭去打印機取新的材料。紙張出來的那一刻,手機震動。
是老周發來的語音:“剛路過廠區東門,看見物流車在裝貨,是不是今天福田那個項目要開工?”
劉好仃回了個“是”。
“那我明天早點去,順便幫師傅們拍幾張進場畫麵。”
他正要打字回複,抬頭看見窗外天色有些陰下來。風從半開的窗縫鑽進來,吹動了桌上的紙頁。
他伸手壓住,順手把剛才那張寫著“節能”的便簽從口袋裡拿出來,夾進了文件夾裡。
喜歡深圳玻璃廠打工記請大家收藏:()深圳玻璃廠打工記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