劉好仃把筆記本合上,沒保存。光標還在“下一步:啟動實施”那行閃著,像在等他回頭。他沒回頭,起身時順手把茶杯往邊上推了半寸,水痕在桌麵留下一圈淡淡的印。
天剛亮,廠區的燈還亮著。他走進調度室,屏幕上的排產表已經亂了套。老陳說好的十五%定製產能,被一單急幕牆插了進去。係統自動調整,把“穩抬1型”的首單往後推了兩天。
“不能推。”劉好仃盯著屏幕,“三天前我們就跟龍崗那邊說了‘本周內交付’。”
調度員搓著手:“可那邊是大客戶,臨時加了二十塊標準板,合同都蓋章了。”
“那就重新審優先級。”他說,“咱們的新規則不是擺設。”
他調出分級標準,在係統裡一條條點進去:緊急加急類必須附現場照片和工期說明。那單幕牆拿不出來,自然落到了常規檔。調度員歎了口氣,點了確認。
排產表刷新,定製線重新亮起綠燈。
劉好仃轉身就往車間走。老周已經在模具區等著,手裡捏著圖紙,眉頭擰成一團。“兩個加固位的夾具還沒調好,技工組昨晚加班到十一點,差最後三毫米對不上。”
“先用手工夾具頂上。”劉好仃說,“三天,最多三天,新模必須上線。”
“可這會影響精度。”老周皺眉。
“影響也得動。”他拍了下肩膀,“咱們不能再等‘完美’了,得讓東西先出去。”
回到辦公室才八點,王姐已經坐在電腦前,手機架在支架上,正剪一段視頻。畫麵裡是南山工地的班組長,穿著工服,指著玻璃角上的握槽:“這個位置,正好卡住手掌,抬的時候不打滑。”
“發群裡?”她抬頭問。
“發。”劉好仃點頭,“順便看看有沒有人留言。”
話音剛落,王姐的臉色變了。“你看這個。”她把手機遞過去。
朋友圈剛發十分鐘,底下跳出一條廣告鏈接,標題寫著:“全係防滑玻璃,安全升級,價格直降三成”。配圖赫然是帶握槽的玻璃板,連弧度都像極了“穩抬1型”。
“誰家的?”劉好仃問。
“宏遠玻璃。”她翻了下公司主頁,“昨天還沒這頁麵,半夜上的。”
劉好仃沒說話,點開評論區。幾條留言紮眼地掛著:“原來你們漲價了?”“是不是換材料了?”還有人直接他們:“現在買哪家更劃算?”
他把手機還回去,掏出本子記了一行字:宏遠推低價競品,定向投放合作工地。
九點半,四人擠進小會議室。空調嗡嗡響,沒人關。
“降價三成,我們跟不跟?”老陳開門見山。
“不跟。”劉好仃答得乾脆,“他們的防滑槽是衝壓一次成型,沒做重心測試。便宜,是因為省了安全驗證這步。”
“可客戶不知道。”王姐苦笑,“他們隻看報價單。”
“那就讓他們知道。”他說,“你把成本構成做個簡圖,人工、模具調試、安全測試三項列出來,發給幾個老項目經理。彆群發,一對一。”
“然後呢?”老周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