貨車尾燈的紅光剛消失在廠區拐角,劉好仃就坐回了椅子。他沒開燈,隻把電腦屏幕調亮了些,點開客服係統後台,翻出過去四十八小時的谘詢記錄。
三條紅色標記的對話跳出來:
“你們現在是不是漲價了?”
“宏遠那邊同款便宜三成。”
“能不能也給我們降點?”
他一條條看完,順手把王姐昨天發的視頻鏈接複製到新消息框裡,轉發給了三個項目負責人,附上一句話:“您工地的老李拍的,剛傳上來。”
手機震動了一下,南山那邊回得最快:“這人我認識,乾活實在,他說好,那肯定差不了。”
劉好仃把這句話截了圖,拖進一個新建文檔,標題打上:“客戶原聲集·第一輯”。
九點整,老陳抱著排產表進來,眉頭皺著:“模具組說今天最多出兩批‘穩抬1型’,技工被調去支援幕牆線了。”
“先停幕牆。”劉好仃抬頭,“所有橙標訂單優先,包括試用樣板。”
“可那是常規產能……”
“非常時期。”他指了指屏幕,“我們賣的不是玻璃,是讓人少摔一跤的安心。安心等不了。”
老陳張了張嘴,最後點了頭,轉身去改調度單。
十點,王姐端著紙杯咖啡進來,頭發紮得比平時高,顯得精神利索。“我聯係了龍崗、南山、寶安三個工地,班組長答應下午錄對比視頻。舊板新板一起抬,鏡頭從腳麵往上拍,不露臉也行。”
“不用躲。”劉好仃搖頭,“讓他們正臉對著鏡頭,說什麼都行,罵我們也行。”
王姐笑了一聲:“你還真敢想。”
“他們抬過才知道輕重。”他說,“咱們的東西,不怕比。”
王姐轉身要走,又被叫住。
“加一條:讓工人戴普通手套操作,彆用防滑的。真實點。”
她記下,小跑著出去了。
中午十二點,劉好仃提著兩個盒飯進了車間食堂。老周正低頭吃飯,旁邊坐著質檢組長老李,兩人筷子都沒動幾下,臉色都不太好看。
“聽說了?”老周抬頭,“模具調得太急,抽檢多了兩道工序,發貨卡住了。”
劉好仃把飯盒推過去:“我吃過了,這個給你加個雞腿。”
老李歎氣:“不是錢的事。昨天發的五塊樣板,每塊都多查了承重縫和邊角應力點,耽誤了四十分鐘。今天要是全這麼搞,交不出貨。”
“那就換個法子。”劉好仃掏出本子,“明天起,‘穩抬1型’列專項抽檢目錄,隻查三項:握槽承力、重心偏移、邊緣毛刺。查完當場蓋章,不壓單。”
老李眼睛一亮:“能行。”
“再設個應急通道。”他繼續寫,“凡是貼橙標的,質檢隨叫隨到,算加班費,我簽字。”
老周夾菜的手頓了頓:“你親自盯?”
“我不盯誰盯?”他笑了笑,“咱們廠最小的部門,乾最大的事。”
兩點鐘,調度室門口站了四個人。十分鐘站會,劉好仃站在白板前,拿馬克筆畫了個三角。
“底邊是生產,左邊是客戶,右邊是技術。現在三角缺角,就得補快的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