劉好仃的手指還搭在白板邊緣,筆帽哢嗒一聲扣上,會議室裡沒人說話。空調的風把桌上的紙頁吹得輕輕晃了一下,趙磊低頭看平板,王芳翻文件夾,陳濤盯著自己剛記下的生產排程,孫雯捏著那張手繪草圖,指尖在感應條帶的位置來回摩挲。
過了幾秒,劉好仃轉身,重新擰開筆蓋,在“個性化光照記憶係統”旁邊寫下三個字:“試點建議”。他沒抬頭,隻說了一句:“咱們先在一個病房試三個月,不改流程,不抽主力,也不加預算。”
這句話像一塊小石子扔進靜水,漣漪一圈圈散開。
趙磊立刻抬頭:“那就儘快出樣機,越快越好。客戶等著數據反饋,我們拖一天,彆人就多一天抄作業的時間。”
陳濤卻皺起眉:“現在訂單排到六月尾,車間連補休都排不開。再抽人搞試驗,萬一主單延誤,誰來扛?”
“這不是耽誤,是提前布點。”趙磊聲音抬高了些,“我們現在做的每一塊玻璃,技術門檻都不高。真要被人抄了去,換個殼子就能賣,到時候我們拿什麼守市場?”
“可眼前這堆活兒不是虛的。”陳濤翻開生產日誌,“上周返工兩片,就是因為模具微調占了時間。你現在讓我分人出去做新東西,等於拿主產線冒險。”
王芳插話:“但客戶確實在提需求。我整理過十二家回訪記錄,七家明確說願意參與測試,還有三家主動問能不能提前裝。”
“願意歸願意,”陳濤搖頭,“他們不擔成本,也不擔風險。可我們一動手,人力、材料、時間全得實打實往上貼。”
孫雯這時開口:“其實技術改動不大。記憶功能可以在現有控製器裡升級,不用換整套模塊。感應條帶也做了簡化版,隻需要在窗框側麵嵌一條導電塗層,手掌靠近就能觸發。”
“聽著簡單。”陳濤翻著圖紙,“可一旦出問題,滲氣、誤觸、信號乾擾,哪樣不是麻煩?上次非接觸模塊試產,壓了兩輪才過檢。現在主單壓著,真出了岔子,影響的是信譽。”
趙磊不服:“所以才要早點試!問題不出在實驗室,就得暴露在市場上。我們躲著不做,等彆人做成了,回頭反咬一口說我們侵權,你信不信?”
“我沒說不做。”陳濤語氣硬起來,“我說的是——怎麼做的問題。你們光講前景,不講代價,誰來收尾?”
會議室一下子安靜下來。
劉好仃一直沒說話,這時拿起王芳遞來的客戶反饋彙總表,一頁頁翻過去。有護理院寫:“老人半夜怕黑,總想調光,但找不到開關。”有康複中心提:“護工每天要幫七八個病人調亮度,手都酸了。”還有一條備注畫了個笑臉:“要是玻璃能記住我的習慣就好了。”
他合上本子,看向陳濤:“你說得對,主單不能動。但也不能因為忙,就把眼睛閉上。”
陳濤沒吭聲。
“這樣。”劉好仃走到白板前,拿起藍筆,“我們做最小原型,隻用一個病房的數據跑模型。硬件不批量改,軟件先在後台跑學習算法。孫雯設計結構,趙磊對接客戶拿使用日誌,王芳起草協議,讓對方簽個免責說明。”
他頓了頓:“陳濤,你從夜班組調一個人,專門配合調試,白班不動。材料用邊角料,不占正式排產。怎麼樣?”
陳濤想了想,點頭:“如果隻是小範圍試,不影響交期,我可以安排。”
“那就定了。”劉好仃在白板上寫下“試點籌備組”,下麵列了五個人的名字。
趙磊馬上說:“我今晚就聯係康養社區,讓他們開放三天的調光記錄權限。”
“等等。”王芳提醒,“數據涉及隱私,得先簽協議。而且他們可能擔心係統不穩定,得承諾免費運維三個月。”
“行。”劉好仃應下,“這部分你來牽頭,模板今天就出。”
孫雯舉手:“感應條帶的初版圖紙我下午能改完,要不要先打一個小樣?”
“先彆急著打樣。”陳濤插話,“得先算清楚工藝耗時。如果一道新工序要多花二十分鐘,哪怕隻做五塊,也得重新排班。”
“那就先模擬流程。”孫雯調整思路,“我在車間角落搭個臨時台位,手動走一遍裝配,測時間。”
劉好仃點頭:“可以。地方不夠就挪工具櫃,彆耽誤正常作業。”
趙磊有點急:“可如果我們連實物都沒有,客戶怎麼相信我們真在推進?”
“客戶要的是結果,不是表演。”劉好仃看著他,“我們現在資源有限,拚的不是速度,是穩當。你想衝,我懂,但得踩著實底走。”
趙磊抿了抿嘴,沒再爭。
王芳打開手機備忘錄:“那我先列幾家最可能合作的機構。郊區那家護理院之前提過局部調光,他們對創新接受度高,適合當首個試點。”
“可以。”劉好仃說,“你下午就聯係,看他們願不願意簽協議。重點說清楚:我們不收錢,隻求真實反饋。”